APP下载

鲍照山水诗的般若空观和涅槃境界

2012-08-15崔爱举张润平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社科系山西阳泉045000

名作欣赏 2012年2期
关键词:石室石门庐山

⊙崔爱举 张润平[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社科系, 山西 阳泉 045000]

一、鲍明山水诗的般若空观

般若学与自然山水的联系尤其紧密,吕 认为:“所谓般若就其客观方面说是性空,就其主观方面说是大智(能洞照性空之理的智慧),把主观客观两方面联系起来构成一种看法,谓之‘空观。’”①山水自然为僧人摆脱世俗烦恼、践行般若空观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和条件,因此,治般若学的僧人往往对自然山水情有独钟。鲍照《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就包含着般若空思想。石室一般被认为是佛教高僧修习佛经的地方,鲍照以园山石室为描写对象本身就寄托了诗人对佛家修佛的向往之情。诗开篇写道:“荒涂趣山楹,云崖隐灵室。”走过人迹罕至的荒野,来到山顶的居室才可以看到隐藏在悬崖峭壁之中的石室。说明石室远离世俗红尘。接着写从远处看到的石室的景象:“冈涧纷萦抱,林障沓重密。昏昏磴路深,活活梁水疾。”穿过山冈的涧水从石室旁流过,石室的周围长满了茂密的树林;松树相夹的小路幽暗隐秘,绕过山梁的泉水鲜活地流淌。这又表明作者向往佛家修行的圣洁之地。走近石室可以看到:“幽隅秉昼烛,地牖窥朝日。怪石似龙章,瑕壁丽锦质。”幽暗石室的角落有一缕阳光射入,石室的窗户朝着东方;石室外怪石嶙峋,室内墙壁却光洁如玉。诗人用比喻句赞美石室内的景象,让人联想起谢灵运在《佛影铭》中描述的佛影“匪质匪空”,即既非质实也非虚无的状态,远观清晰,近看则淡然不明。鲍照写石室,也是从远望和近观这一程式来写,远观石室外有“龙章”一样的怪石,近看室内却是光洁如玉。我们可以这样说,鲍照在有意识地模仿谢灵运的《佛影铭》,这种非实非虚的观照,基本上反映的也是大乘中观派的观点。接着诗人又写道:“洞庭安可穷,漏井终不溢。沉空绝景声,崩危坐惊栗。神化岂有方,妙象竟无述。”鲍照用洞庭湖水没有穷尽,而漏井里的水永远不会溢出作比喻,说明石室蕴含的自然神趣;同时,诗人想象在这绝妙的景色中凭空一声响,也会使正襟危坐在石室的人感到惊悸;诗人用自然声响来反衬石室周围的静谧,惊叹石室天然造化的神功,慨叹这奇妙的景观实在无从叙述。最后诗人指出:“至哉炼玉人,处此长自毕。”这种以道教式的联想结尾,我们仍然可以看做是诗人一种习惯性的写法,也不是这首诗的主调。因为对于信仰佛教的僧人来说,在这样远离世俗生活又得天然造化的美景的石室修行,无疑也是实践“空观”思想的绝佳选择,鲍照极力赞美石室及其周围的美景,虽然我们不能说鲍照就是着意写空观思想,但是说其受到佛教“空观”思想的影响应该不是过分之词,因为佛道交融的现象在六朝诗人的作品中也是司空见惯的。

此外,鲍照在《佛影颂》也包含这种空观思想。《佛影颂》曰:“形生粗怪,神照潭寂。验幽以明,考心者迹。六尘烦苦,五道绵剧。乃炳舟梁,爰悟沦溺。色丹貌缋,留相琼石。金光绝见,玉毫遗觌。俾昏作朗,效顺去逆。”全文有三层意思:第一层:前四句写佛影形状粗疏让人感到惊异,神采朗朗使人感到寂静;它不仅可以使人明白深奥的事理,还可以洞察人们的心形。第二层:中间四句写对于世俗的烦恼和艰辛,佛影就像小船和桥梁一样能够普度众生,启悟沉沦者和陷于困境者。第三层:最后六句写佛影呈赤色,相貌像华美晶莹的美玉;罕见的金色光彩是大师描绘而成;佛影不仅能使昏暗变得明朗,而且也能给信仰佛教的人们带来和美的生活。

二、鲍照山水诗的涅 境界

涅 也译作泥日、泥洹等,意译灭、灭度、寂灭、解脱、圆寂等,原意为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的状态,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小乘一般以“灰身灭智,捐形绝虑”为涅 ;大乘空宗以“诸法实相即是涅 ”;有宗则把涅 说成具“常、乐、我、净”四德的永生常乐之佛身,以众生皆有佛性为涅 之根据。②反映鲍照涅 思想的是他的《登庐山望石门》。关于庐山石门,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选录的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载:“石门山在精舍南十余里,一名障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辟三泉之会,并立而开流,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名。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皆传之于旧俗,而未见者众。将由悬濑险峻,人兽迹绝。迳 曲阜,路阻行难,故罕经焉。”隆安四年(400)仲春,慧远率众游山,“于时交徒同趣三十余人,咸拂衣晨征,怅然增兴……于是拥胜倚岩,详观其下,始知七岭之美,蕴奇于此……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超兴非有本,理感兴自生。忽闻石门游,奇唱发幽情。褰裳思云驾,望崖想曾城。驰步乘长岩,不觉质有轻。矫首登灵阙,眇若凌太清。端坐运虚论,转彼玄中经。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这首诗开篇以概括性的句子导入,重点写庐山诸道人游石门的情景和感受,诗人通过对诸道人登上山顶,就像升入天宇的神仙的描绘,反衬出石门的高峻。鲍照的《登庐山望石门》开篇先谈自己的身份:“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诗人先称自己既不同于隐者,和“灵士”也不一样,接着描绘石门盛景:

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高岑隔半天,长崖断千里。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崭绝类虎牙, 象熊耳。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峰起。回互非一形,参差悉相似。倾听凤管宾,缅望钓龙子。

黎明时分,诗人登上云雾笼罩的山顶,从山顶俯视远处自己登山的小路;高耸的石门山峰遮住了一半天空,嶙峋峭壁阻挡了远去的道路;烟雾缭绕遮住了星辰,深壑的潭水流入江中;远远望去石门的险峰既像虎牙山(据《元丰九域志》载:“江州东一百六十里,一十六乡,古迹,古巴子国,七盘山,白马穴,虎牙山,姜诗山。”③)又像熊耳山(据《元丰九域志》载:“中下内乡州西北二百四十里,二乡,渚阳峡口长安板桥,菊潭丹水,六镇有高前山,熊耳山,黄水,菊水。”④);山峰背阴的冰雪可能过了百年,深壑潭边的树木也逾千年;山鸡在清澈的山涧鸣叫,猿猴在云雾中长啸;潭水流到山洞激起层层浪花,山峰披着绚烂的霞光;石门的风景,交错重叠,参差不齐,可以远远看到吹箫的僧人。最后诗人认为:“松桂盈膝前,如何秽城市。”庐山松桂就在眼前,为什么还要生活在污浊的城市呢?鲍照在对庐山石门景色描绘的基础上,表达了自己对清洁宁静的佛教圣地的向往。仔细玩味诗中的“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峰起”这四句,我们可以看到,“鸣鸡”、“啸猿”、“瑶波”、“霞石”是构成画面的主要意象,“鸣鸡”站在大山低处清冽的泉水边,“啸猿”引颈于山峰顶端的白云里,这一上一下,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瑶波”后用“逐”字,表现流水自然分流的状态,“霞石”后着一“触”字,写活了霞光渐渐移动的特点;关键是四句诗中分别写了四种颜色:青色、白色、暗青、红色,诗人在着意营造一个清凉的境界,当然在清净鲜洁的山林中独处静思,也是修炼禅法,获得涅 的一条途径。业师姜剑云先生在《谢灵运与“涅 圣”竺道生》一文中指出:“竺道生于永初三年(422)至景平元年(423)上半年提出了‘顿悟成佛’说,从而在僧俗界引起了一场激烈而持久的关于顿、渐悟之争的大讨论。约于元嘉五年(428)提出了‘阐提成佛’说,所谓‘珍怪之辞’,惊世骇俗,从而招来了滞文旧僧的围攻。”姜先生同时指出:“竺道生一生曾三次上庐山,第三次上庐山的时间在元嘉七年(430)至元嘉十一年(434)。”⑤元嘉十六年(439),鲍照作《登庐山》组诗的时候,正是“涅 圣”竺道生提出“顿悟说”和“一阐提”人皆得佛性的佛学理论引起佛教界激烈争论余音未了之时,离元嘉十一年(434)冬十月庚子,竺道生“于庐山精舍升于法座”之日也仅隔了四年多时间,从此次佛教界争论的激烈程度看,鲍照在写此诗时应该有感于“涅 圣”竺道生对佛学孜孜以求的精神以及在佛学理论方面的创新,特别是也可能目击了竺道生“升于法座”的精舍,回忆竺道生三上庐山的佛学经历,因而才在此诗中描绘出一幅奇崛、清洁、隐秘、云雾缭绕、连接天宇的涅 境界。

① 吕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6页。

② 普慧:《南朝佛教与文学》,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70—71页。

③《钦定四库全书》,地理类,总志之属,《元丰九域志》卷八。

④《钦定四库全书》,地理类,总志之属,《元丰九域志》卷一。

⑤ 姜剑云:《谢灵运与“涅 圣”竺道生》,《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第9页。

猜你喜欢

石室石门庐山
舟泊石门忆事有作·其一
浅谈北魏兴起的“鲜卑旧墟石室”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快乐青青队
石室花开队
避暑胜地 大美庐山
游石门涧
庐山脚下泡温泉
神秘的图案
狮虎的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