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式主义电影的时间形态

2012-08-15罗建英

电影评介 2012年9期
关键词:罗拉省略时空

路易斯•贾内梯在《认识电影》里说“电影风格和分类是两种最常用的分类法。三种风格——现实主义、古典主义和形式主义”[1],其中,古典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较为传统,对时间的处理比较保守,因此,本文对时间的探讨是针对形式主义风格的影片的。

“形式主义叙事特别受到华丽的雕琢,喜欢把时间打散重组来强力凸显某个主题……”[2],形式主义影片的导演会故意扭曲素材影像或使其风格化,也会扭曲时空脉络以表现其内在精神面、心理现实等。而时间表现不仅让导演的表现手法呈现多样性,使观众在时间的间离效果中获得不同于传统叙事的新鲜感外,还使时间的表现本身受到重视,印证了巴赞所说的“时间厚度”。由此,时间的多样性在电影中的重要性便可见一斑。

一、电影时间的塑形方式

施罗•彭蒂曾说“一部影片并不是一系列画面,而是一种时态。”希区柯克也意识到“难道一个导演的首要工作,不正是压缩和拉长时间吗?”诚然,电影是时空的艺术,导演通过时间将影片呈现出来,而时间在电影中的塑形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的。

(1)停顿

停顿手法的运用使小说叙事中的描写部分在电影中得到实现,画面停顿常常被用于影片结尾,比如在片尾出现一个停顿画面象征幸福的永恒定格。而在王家卫的《重庆森林》中,当警察223遇到速食店打工女孩时,两人擦肩而过,画面停顿了几秒钟,画外音是警察223的内心声音。将画面定格,用画外音来陈述心理活动,使得叙事产生停顿,它在形式上改变了时间流动的连贯性。

(2)省略

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将省略分为三种,分别是明确省略、暗含省略和假设省略,在电影中也是使用这三种省略来进行非线性叙事。明确省略就是“说明省略的时间”例如,字幕打出几年后。非线性叙事的省略还经常将时间做逆向省略,如在前面讲到的将时间顺序倒转,标明时间进行片段性叙事。暗含省略,即“没有声明其存在、读者只能通过空白和叙述中断推论出来的省略”,这种省略应该是最为广泛应用的。

(3)重复

重复的表现形式可以简单分为两种,一种叫整体重复,一种叫局部重复,不管是哪种重复,都使时间产生不同于实际时间的效果。整体重复就是指以同样的时间为起点和终点,完整地将事件全过程重复叙述几次,电影《劳拉快跑》就是整体重复的典型。局部重复是以时距为基准,将不同人、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故事情节片段重复叙述,以还原故事的全貌。在一次次地重复下,故事层层递进,最终解开所有的疑惑,这样的非线性叙事手法,运用起来既隐蔽又有极好的效果。

(4)快镜头和慢镜头

慢镜头意味着将现实时间拉长,制造出叙事时间小于现实时间的效果;而快镜头则对现实时间进行了压缩处理,使得叙事时间大于现实时间。“让•爱浦斯坦说过,摄影机眼中无静物,而布莱斯•桑德拉斯写道:‘通过快速镜头,花朵的生命也成了莎士比亚式的了。’”[3]慢镜头的运用可以表现独特的魅力,如张艺谋的《英雄》中表现雨水时的慢镜头特写将水滴落诗意的表现出来。

(5)蒙太奇

蒙太奇,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用在电影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

马尔丹认为蒙太奇的功能主要有三种创造作用:首先可创造运动: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其次创造节奏:蒙太奇将镜头随意分切组合,法国来昂•摩西纳克就认为,“节奏综合会促使观众产生一种感情,它补充了影片题材所决定的感情……一部影片就是从节奏中去确定顺序和比例的,无此,电影就不具有艺术作品的特征了。”最后创造思想:因为蒙太奇的目的不仅是叙事性,而是表现性的。小到镜头的组接,大到段落的拼凑甚至内容的表达。蒙太奇剪辑是非线性叙事赖以完成的必要技巧性元素,时空的转换,线索的交错并行,都需要通过蒙太奇剪接来完成。

二、电影叙事中的几种时间形态

电影中的时间是经过处理的时间。查希里扬说:“如果电影仅仅有可能以时钟机械的精确性干巴巴地把真实事件纪录下来。那么时间就不可能成为电影的表现手段,他(艺术家)不是去复制他的周围世界,而是根据自己的创作构思去再现它,这一构思也决定着包括时间在内的一定艺术形式的选择。因此,在一种情况下,对艺术家来说重要的仿佛是要延长或加快他所表现的事件的时间,在另一种情况下则是尽可能地精确。”而经过处理的时间也呈现出一定形态,本文将举出几种形态加以分析。

1、时间的分流与交汇:《大象》

《大象》的叙事时间结构安排,是一种“分延”和“汇聚”的形式。“分延”是德里达提出的理论概念,指的是“‘分延’消解了符号的恒定本质,而只有在符号语境中流动的意义,任何符号只有在时间的流动延搁中才能获得瞬间的意义。”[4]时间之箭的分延,使得时间里充满了各种不断发生着的事情,从而使时间之箭上的每一个点在这些“不断发生的事情”中产生意义。对于本片而言,这种意义即时间的“汇聚”,在屠杀场面的开始。这个时间段的物理时间是影片的故事高潮,也是每个人物命运的汇聚点,更是宣判每个人命运的时刻。

片中摄影机跟着不同人物在这些固定场所里展开了交叉,每一个段落都是一个人的活动片段,使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成为对方的“经验片段”,然而,仅仅是一个片段,只有把这些片段连缀在一起我们才得到了一个完整的时间。影片在枪击案发生之前设定john、Elias和Michelle的行踪,跟拍他们在事件之前所做的事。这说明对于枪击案,每个当事人都只看到了这个事件的一部分。影片很好的运用了电影时间的灵活性,在同一时间之箭上分别表现三个人的生活。在影片刚开始时,叙述是零散了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分别讲述的事件也只是简单的记录没有特别的意义。然而,当时间汇聚于一点,枪击案开始时,事件的意义便呈现出来。平静的海面之下是暗潮汹涌,生命总是充满无常。

2、时间的倒转和记忆的断裂:《记忆碎片》

《记忆碎片》在叙事结构上采用了双线交叉进行的方式,一条以彩色画面呈现,一条以黑白画面呈现,两条叙事线索虽然界限分明,但其独特处理让影片变成了一座现在与过去交织的迷宫。彩色的叙事部分是按倒叙讲述的,可被称为“倒转的时间”。倒叙的故事的开头与结尾汇聚于一点,形成一个“倒转的时间车轮”。导演采用的这种终点和起点重合的“倒转时间”的叙事组织方式,形式本身就被赋予了一种宿命的观点。精神的分裂和崩溃导致记忆的断裂。“精神分裂的自我体验打破了传统时间的线性秩序和严密的时间结构。”[5]

片中现在与过去的界限是以色彩来划分的,黑白部分是已经发生了的、过去的事件,彩色部分是正在发生的、正在吐露面貌的事件。但《记忆碎片》中的现实与过去是混乱的、没有界限可以区分的。称之为现在的彩色部分是倒退的、有其过去的现在,被认为过去了的黑白部分是指向现在、不断成为现在的过去。正是通过这样的处理,导演消解了过去与现在的对立,过去与现在、开端与结局混为一体,失去对立。

3、时间的空间化:《俄罗斯方舟》

《俄罗斯方舟》曾在西方电影评论界引起轰动,被称之为“电影史上最令人震惊的电影之一”。之所以被冠以“最令人震惊”,是因为全长90分钟的影片是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冬宫中(埃尔米塔什博物馆)由一个镜头拍摄而成。俄罗斯过往的各阶段历史被分解成为碎片,历史碎片相互交错呈现,历史被多维化,从而打破了线性的历史进程的踪迹,历史得以想象化的再现。随着摄影机镜头在空间中的延伸,这是一次空间的漫游,也是一次时间的漫游。在镜头的延伸中,时间与历史被空间化。而“所谓时间的空间化,是直线形式时间的分解和碎裂,时间失去了向度,而向四处扩散”[6]。

4、时间的游戏与想象:《罗拉快跑》

导演通过时间的回溯重复,进行了三次时间的游戏,并借此追问命运与世界的真相。关于真实,尼采曾有过这样的批评原则:“‘真实’世界并不存在,如果它存在,它也是不可接受的、不可回想的。假如它是可回想的,它也是无用的、多余的……”[7]这二十分钟的游戏不仅仅是游戏,更成为人们对理想时间的寄托,即真实时间游戏化,在游戏化中实现时间的倒转和重复。电影游戏式地讲述了罗拉快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快跑一: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快跑二:罗拉在银行抢到钱,曼尼被急救车撞死。快跑三: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罗拉和曼尼成为富人。

5、套层的时间结构:《法国中尉的女人》

影片的叙事采用了套层结构,同时展现了两个时空的故事,“现在的现实和现在的历史直接性获得了一种光彩美丽的海市蜃楼般的魅力和距离。”[8]现代时空的演员安娜与迈克的合分,过去时空的萨拉与查尔斯的分合。剧作者将两个独立时空的叙事交织在一部影片中进行平行展现。两个时空的叙事若即若离,相互呼应又相互对比,形散神会。

这种套层结构产生的效果,充分表现影片丰富的内涵和多义的主题。影片将两个时空的两段爱情故事对照表现,给观众提供了从更深层的角度来思考人类两性关系的理性目光。在过去时空中,萨拉与查尔斯由初识、试探、相恋、爆发、相离、重聚、结合,是一套循序渐进的、有起有落的故事模式,也是大多数经典爱情的故事模式。在现在时空中,安娜与迈克由同居、产生恋爱、单相思、分离,是一套非传统恋爱模式的,非循序渐进的模式,等于是把过去时空中的故事发生顺序颠倒过来产生的现代爱情,这两个时空的故事,都可以分别扩充为一个独立的、精彩的故事。

《法国中尉的女人》侧重于空间维度上的横向发散,体现出元小说叙述对外部视角、经验定位和线形结构的颠覆。这种叙述以共时的空间结构为特征,创造出的是虚构境界的多元开放结构。

三、结语

时间是对叙事表现手法的最直接的表现,随着电影叙事对的发展,时间在电影中的形态也越来越多样,呈现出易变性、碎片性、断裂性、混沌性。电影通过停顿、省略、快镜头与慢镜头等手法使人的意识、幻觉、回忆等在影片中得到体现,而时间形态的多样性也体现了“时间的厚度”。

注释

[1](美)路易斯•贾内梯 《认识电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年11月版 第4页

[2](美)路易斯•贾内梯 《认识电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年11月版 第304页

[3]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年版 第207页

[4]高伟:《论时间哲学的谱系》,转引自《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1月

[5]高伟:《论时间哲学的谱系》,转引自《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1月

[6]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版,p112

[7][法]吉尔.德勒兹:《时间—影像》,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P216

[8][美]弗瑞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或后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最新西方论文选》,漓江出版社,p347

1、(美)路易斯•贾内梯 《认识电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年11月版

2、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3、安德烈.戈德罗,佛朗索瓦.若斯特,刘云舟译.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5、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年版

6、高伟:《论时间哲学的谱系》,转引自《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1月

7、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版

8、[法]吉尔.德勒兹:《时间—影像》,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9、[美]弗瑞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或后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最新西方论文选》,漓江出版社

10、《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法)保尔.利科著,王文融译,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11、《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法)热内特著,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

猜你喜欢

罗拉省略时空
跨越时空的相遇
镜中的时空穿梭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罗拉的礼物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罗拉的自行车
中间的省略
电影时空叙事的后现代化——以《罗拉快跑》为例
省略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