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架成本知多少

2012-08-14郁海红

情感读本·理论篇 2012年3期
关键词:误工费宣传栏罚款

郁海红

我们这个小区,居委会和社区派出所办公的地方,分别在小区入口处两间相连的平房里。平时,有些什么生活方面的信息或通知,都会贴在门口的一块黑板上或宣传栏里——比如:某天上午,邮局为了方便居民,要来社区征订报纸杂志,连续三天;某天有本市高校机电系的同学来为居民免费修理家电;某卖场要在周末来本小区设摊,免费为大家办理会员卡……这些通知,进出小区的人们都能清楚地看到。大家似乎也养成了习惯,走过路过都会瞄一眼。

昨天下班时,看见入口处的宣传栏里,原来的“冬季养生须知”,换成了标题为“打架成本知多少”的宣传图片。一共有四张图片,每张约1平方米见方。前面三张,是文字加漫画的形式,三张很夸张的打架图,在每张图片的空白处,分别用彩色水笔写有打架的经济成本: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赔偿金(视情节严重程度);法律成本:五天至十五天的拘留、五百至一千元的罚款;附加成本:心情低落、郁闷、名誉、形象受损、导致工作学习和生活蒙受更大损失,可谓害人害己等等。最后一张,则是以蓝天、白云、流水、白鸽一片祥和安宁为底图,上面写有:打架斗殴者,要受到行政或刑法处罚,轻者拘留罚款,重者判刑;还摘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具体条例。

围在宣传栏前的人群是议论纷纷,说起上周末,小区里两位中年男士,因停车位的事情起了纷争。一位挥起老拳朝另一位脸上砸去,一瞬间,另一位的鼻子被打出了血,怎肯罢休,欲带伤进行还击,好在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片警及时赶到。经过调解,打人者向被打者赔礼道歉,开车送人家去医院就诊,最后,賠偿被打者500元医药费、500元营养费、200元误工费。

站在一边的张阿婆说:还有代价更大的打架呢,儿子的两位同事,也是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开始就是互相推搡着,其中的一位,突发心脏病,送医院后不治身亡;另一位,因过失致人死亡,赔偿了20万元人民币。

想起不久前,我们楼道里,原本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楼上那位居民总是不自觉,随手往楼下扔东西,据说连居委会都上门调解过,无奈他总是不改恶习。那天冬阳正暖,又逢周日,楼下那位将两床被褥晒在阳台外的晾衣竿上,下午准备收被子时,发现被褥上一大块潮湿的印记。抬头一看,楼上一拖把正滴滴答答呢。楼下那位能不火吗?上楼理论,一语不合,就拔拳相向,导致对方骨折,经鉴定为轻伤。后来,打人者因殴打他人被依法拘留10日并处500元罚款,还赔偿对方医药费和误工费共2000元。

此时,片警小吴正手拿一沓卡片样的东西,站在小区门口分发给路过的居民。接过一看,呵呵,是浓缩版的《打架成本知多少》。小吴警官边发边说:不要小瞧这张卡片,前期我们在其他公共场合、社区做了类似的宣传,之后打架斗殴的明显减少许多了。特别是一些容易冲动的年轻人,如今也知道:打架有成本,出手需谨慎了!

居委会高主任在一边笑笑说:临近年底了,大家都喜欢晒心情、晒收入、晒奖金,我们这是警民联手,晒“打架成本”。不晒不知道,一晒吓一跳。昨天还有一位男青年跟我说呢,以后啊,该出手时,也不出手了,打架成本太高了,一不小心,一年的收入,就被一拳挥没啦,呵呵!

一旁的周老伯,是一位退休语文教师,他习惯性地总结道:这样晒打架成本,既是一种灵活的普法方式,也是智慧的执法形式,肯定比过去的单纯说教效果来得好。

如此计算打架的经济、法律以及其他成本,看似一道简单的小学数学题,但实际上内涵丰富,既体现了警方执法为民的思想,也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的理念。

摘自《北京青年报》

猜你喜欢

误工费宣传栏罚款
这才是该有的样子
罚款扣物无依据 居民告赢广电局
返聘老人被撞伤是否需要赔偿误工费
疯狂“涂鸦”不会被罚款吗?
遏制浪费需要剩菜“论克罚款”硬招
不发“误工费”照样开大会
巧安 宣传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