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理想的超越——对超写实雕塑有感
2012-08-14张威中国雕塑院助理研究员byZhangWei
■ 张威(中国雕塑院助理研究员) by Zhang Wei
笔者曾于两年前在金泽21世纪美术馆看到过Ron MUECK的大型回顾展,在超现实的空间尺度与颠覆性视觉经验的集体爆发中,充分体现了人性与历史、社会的碰撞,人类对自身问题的审视与怀疑。Ron Mueck代表了西方社会对于科学与艺术集体认知的共性存在问题的当代解读,是西方主流美学体系中的延伸。Ron Mueck的作品就是凭借他多年模型翻制与道具制作的经验完成了具有相当视觉震撼的作品。他并没有因为对于制作技术的过分追求而忽略了对社会的批判与人性的关怀,而是借助于超逼真的效果更加突显了作品中所涉及的美学与哲学问题。
之所以要“超”写实,一定是在某种意识与观念中对写实这一习惯性视觉经验有所突破与解读,在这一前提的框架下,最初会停留在“技巧”这一层面。艺术家会通过各种塑造技法与材料质感试图更接近所要表达的视觉原形,这就是我们所总结出的写实“技巧”。从艺术史的发展来看,“技巧”的突破并不是仅仅在艺术领域内可以完成的,它一定是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进行,比如说电脑3D制作技术。3D技术能够使“再现”变为简单。此时,能如实再现一个人物或物体已经不是一种艺术的理想,而成为一种大众可以掌握的手段与媒介,超写实雕塑就要完成超越雕塑语言的转换,成为“超”雕塑。
我们要探讨超写实雕塑的问题,不能忽视以下几个问题:
1.超写实雕塑与雕塑的关系。这里所说的雕塑是普遍意义的雕塑概念。超写实雕塑是否还可以用空间、体量、材质等雕塑语言的基本问题来衡量;是否可以用传统的雕塑语言的价值判断来对超写实雕塑进行对接与参照。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是否应该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这个新的评价体系是否包括空间、体量、材质等这样几个问题呢?
2.超写实雕塑与艺术史及社会学的关系。超写实雕塑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表现技法的问题,它是后现代艺术观念及存在主义美学所凸现出的社会思潮。它带有极强的当代性与公共性,比如说Charl Ray的作品《噢!查理、查理、查理…》中对男人体的再现就出于对情色,甚至同性等带有社会性话题的提示与宣扬,无法避免的会产生艺术与公众的某种错位与误读。这种社会性的误读恰恰是后现代主义在艺术公共性问题上的探索,更是对社会集体认知的批判性解构。
3.超写实雕塑与3D技术等新媒体的关系及未来发展。3D技术可能会使超写实雕塑在技术层面达到一次飞跃。笔者曾在东京大学的研究室中亲身体验过3D技术在人体再现过程的震撼,从头骨可以还原此人的真实样貌。假如说3D技术如果得到普及,一定会像照相术对与绘画的颠覆性作用一样,对“雕塑”这一固有词汇产生新的定义与解释。它的意义不光只是在写实的逼真程度上可以达到极致,更多地拓宽了写实技术的可能性,并使设计语言与雕塑表现产生更多交流的平台。超写实主义所体现的制作性与叙述性被现代设计观念普遍采用,而设计所代表的消费性理念也深深地影响了超写实主义的发展。
多年前,当超写实雕塑、绘画作品大量出现在第五届卡塞尔文献展(1972年)时,许多艺评家嘲笑它是令人无法忍受的退步。也就标志着超写实主义达到了它的顶峰并逐步走向衰落,直到Ron Mueck出现之前都没有出现可圈可点的艺术家。而以Ron Mueck为代表的一批超写实雕塑家的卷土重来似乎为世纪初的国际艺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我们重新要对这一以技术命名的艺术流派予以新的定义与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