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经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对比研究
2012-08-13朱德淼李锦成
朱德淼,李锦成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小儿外科,辽宁 锦州 121001)
将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本科收治的66例腹股沟斜疝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传统组),另一组选用经腹小切口手术(经腹组),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本科收治的6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其中男56例,女10例;年龄1~6岁,平均4.5岁。单侧63例,双侧3例。66例患儿均为择期手术病例,患儿营养状况良好,无巨大疝囊、难复性疝等特殊病例。
1.2 手术方法
1.2.1 疝囊高位结扎术 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进行治疗。
1.2.2 经腹小切口手术 患儿取仰卧位,氯胺酮全麻。麻醉效果满意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在患侧腹直肌外缘腹横纹内(内环口上方)做一长约2.0cm的横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及腹外斜肌键膜层,钝性分开腹壁肌层,显露腹膜。提起腹膜,在距内环口上方约1.0cm处横形切开腹膜与切口等长,打开腹腔,轻轻外提切口下缘腹膜,即可看到内环口,提起内环口后缘之腹膜,与切口上缘腹膜连续缝合关闭腹腔,即将整个疝囊及内环口成功地旷置于腹腔外。用小圆针细丝线缝合腹膜使腹壁肌层闭合,再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全层缝合皮下、皮肤,手术结束。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结果 66例患者手术顺利,无感染病例,术后3~6 d出院,术后第6天拆线。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患者中2例出现阴囊血肿,未予以特殊处理,2~4d自行吸收。电话随访4个月至2年,传统组中复发1例。
2.2 统计学分析结果 采用经腹小切口手术患者,在手术、住院、疼痛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P<0.05,与传统组比较;▲:P>0.05,与传统组比较。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疼痛时间(d)并发症(n)复发(n)传统组2335.27±12.57 6±2 1.8±0.4 2 1经腹组 4325.45±7.26* 4±1* 1.2±0.1* 0▲ 0▲
3 讨 论
婴幼儿腹股沟斜疝多为腹膜鞘状突未闭和腹腔相通,成为一个先天性疝囊而形成的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在出生后的6个月内很多婴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愈[1]。因此,1岁以内的婴幼儿腹股沟斜疝一般来说不主张手术治疗,但1岁以上的小儿腹股沟斜疝自愈率较低,手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最有效的方法。小儿腹股沟斜疝与成人斜疝不同,除发育过程遗留的疝囊外,腹股沟区并无肌肉薄弱因素,即使腹壁有薄弱处,以后还可以通过发育而得到加强[2]。
经腹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不破坏腹股沟管的正常解剖结构,损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因不需剥离疝囊,避免了损伤精索、输精管、闭孔动脉耻骨支、腹壁下动脉等重要组织,不会影响睾丸的动脉供血而引起睾丸萎缩等严重后果。Wantz[3]报道传统疝修补术睾丸萎缩率达1%~3%,而姚国清等[4]使用改良方法后达到治疗的目的,无脏器损伤,无缺血性睾丸炎及睾丸阴囊血肿的发生,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本研究远期随访43例无睾丸萎缩等严重后果。(2)不易损伤腹内脏器。特别是滑动性疝及先天性疝手术,常规方法较易损伤腹内脏器,因滑动性疝囊壁后的一部分组织为内脏组织的一部分,先天性疝囊壁薄并包绕精索,很难完整分离[5]。(3)经腹小切口手术结扎疝囊至鞘状突以上,完全达到了真正高位结扎疝囊、彻底消除鞘突的目的,复发率可降至最低,经典的Potts式,即小儿腹股沟疝的疝囊高位结扎术仍有0.8%~3.8%的复发率[6]。本研究经腹组43例术后随访均无复发。(4)经腹小切口手术的切口位于腹横纹内,沿横纹走行,张力相对较小,同时可以远离外阴,避免尿液的感染,安全而且美观[7]。(5)手术费用低廉,在本院两种手术的手术费用虽然一样,但由于传统手术后住院时间较长,因此,住院费用仍高于经腹小切口手术[8]。
[1]余亚雄.小儿外科学(上)[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309-313.
[2]杨家友.改良小切口腹膜折叠治疗小儿斜疝[J].右江医学院学报,2004,26(6):864-865.
[3]Wantz GE.Testicular atrophy as a risk of inguinal herniplasty[J].Surg Gynecol Obstet,1982,154(2):570-573.
[4]姚国清,孙磊,金毅.改良腹股沟疝修补术预防阴囊血肿240例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0,23(1):31-33.
[5]李勇.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47例临床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2001,14(1):25-27.
[6]梁卫春.疝囊超高位结扎术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360例[J].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1999,3(2):130-132.
[7]柳光辉.小儿腹股沟斜疝切口选择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1,6(2):123-125.
[8]周学鲁.模型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研究[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7,7(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