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报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4例

2012-08-13田佩玲郑立新叶嘉玲王柏贤张清健徐珊珊周冰燚蔡慧娜方俊宇朱志勇赵文忠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着丝粒易位不育症

田佩玲 郑立新 叶嘉玲 杨 卫 王柏贤 张清健 徐珊珊 周冰燚 蔡慧娜方俊宇 朱志勇 赵文忠

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优生遗传室(广州,510600)

自Caspersson等[1]于1970年发表第一张人类染色体显带照片以及1971年巴黎国际命名会议以来,现已发现人类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畸变3 000余种,染色体病综合征100余个。本文以到本室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者为研究对象(包括不孕不育症患者及遗传咨询的育龄人群),发现4例首报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7年7月~2011年7月到本院就诊者,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疑为先天愚型的患儿及其父母;有明显生长发育异常、特别是患有先天畸形者;重复性流产患者及其丈夫;原发性闭经和女性不育症;无精子症和男性不育症;有外生殖器两性畸型者;原因不明智力低下;家庭中有多个相似的先天畸形个体等。

1.2 方法

采集外周血2ml,肝素抗凝。淋巴细胞培养72h,常规制片,G显带,每病例计数3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3~5个核型,参照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2009)进行染色体核型描述。

2 结果

在检出的大量结构异常核型中,经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鉴定,有4例异常核型在国内、外已有资料中未见报道,为首报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目前已被录入中国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收集数据库。见表1。

表1 4例首报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

3 讨论

4例首报异常核型中,平衡易位3例,环状染色体1例。3例平衡易位均为非同源染色体间的相互易位,因遗传物质并无丢失,故携带者本身表型正常。在配子形成过程中,根据同源染色体节段相互配对的特性,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将形成相互易位型的四聚体,经过分裂与交换,理论上至少将形成18种类型的配子,如其配偶染色体核型正常,则可形成18种类型的合子。其中仅一种正常,一种为表型正常的平衡易位携带者,其余16种均不正常,故临床表现多为不育或流产[2]。本文3例平衡易位患者临床表现均为不育。环状染色体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染色体的长、短臂某区各发生了一次断裂,不具着丝粒的片段丢失,含有着丝粒节段的两个断端重接而形成环状染色体。病例4的Y染色体长、短臂的两个断裂点均靠近末端,理论上遗传物质丢失较少,故本人表型正常,但有生育障碍。

(志谢:本文4例异常核型经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夏家辉院士、邬玲仟教授、戴和平教授鉴定)

1 Caspersson T,Lomakka G,Zech L.The fluorescence patterns of human metaphase chromosomes-distinguishing characters and variability.Hereditas,1971(67):89 -102.

2 周焕庚,夏家辉,张思仲.人类染色体[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332-337.

猜你喜欢

着丝粒易位不育症
平衡易位携带者61个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周期的结局分析
植物功能着丝粒DNA研究进展
为什么男性不育症患者越来越多
男性不育症不用愁,科学家研发出新型治疗方法
基因也会“作弊”
为什么男性不育症患者越来越多
对着丝点分裂还是着丝粒分裂的分析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玉米新着丝粒形成及其表观遗传学
菟丝子在男性不育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