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朝“大学”买卖“招生指标”

2012-08-13

共产党员(辽宁) 2012年12期
关键词:国子监俸禄工资收入

明朝时期,朝廷曾经明码标价,以收取“赞助费”的方式,公开出售国子监的“招生指标”。

1450年,明代宗朱祁钰即位。当时,边境战事远未结束,军费开支庞大,中央财政入不敷出。臣僚给朱祁钰开出的“搞钱妙方”之一是,“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给国家多上缴粮食或马匹,便能获得进国子监读书的机会。这个口子一开,后来的皇帝差不多都学着干过。遇到国库没钱、边防粮饷没着落、地方闹饥荒的时候,朝廷都会买卖“招生指标”。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书舍人陈龙正上书朝廷,建议卖国子监“招生指标”。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亡国当年),皇帝干脆让陈龙正当了“南大”的校长(南京国子监丞),开创了“大学校长卖招生指标”的先例。

由于是“官倒”,明朝的“指标交易”很透明,实行“全国统一价”。据《明史·食货志二》记载,要想获得国子监的入学资格,景泰年间(1449-1457年) 最高的要 800石米,低者300石米;成化年间 (1464-1487年)则稳定在100石米。这价格是有“学籍”的,如果不在乎“学籍”,还可以享受“优惠价”。以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年)的标准为例,每个指标须缴纳20匹马。

这样的“入学赞助费”,在当时算不算高?据《明史·食货志二》记载,朱瞻基(明宣宗)当皇帝期间,犯人可以花钱赎罪。行情是普通死刑犯免死,需60石米;流放的犯人,需40石米。简单对比便可看出,明朝时花钱上大学,比“捞人”的成本还要高。

依明洪武二十年九月定的工资标准,相当于今省部级高官的二品大员,年俸禄是576-732石米。如果缴800石赞助费,明朝“省委书记”一年的工资也不够。相当于今县处级干部的七品官,年俸禄是84-90石米。如果按800石算,明朝“县委书记”想花钱让孩子就读于国子监这所“全国重点学府”,要花去10年左右的全部工资收入;即便是100石,也要用掉一年多的工资收入。

猜你喜欢

国子监俸禄工资收入
参观国子监
俸禄的标准
王冠 国子监里拍片
古代官员“俸禄”有多少
现行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的认识与改革
协助执行企业员工工资收入的法律问题研究
职工应休未休的年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报酬
试论工资收入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北京的国子监——元、明、清朝的最高学府
俸禄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