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与现实的融合

2012-08-09潘勤

学理论·下 2012年7期
关键词:魔戒

潘勤

摘 要:魔戒三部曲的成功来自很多因素,其中粗犷的英雄主义是故事的一大风格。托尔金所创造的世界以及在那里出现的英雄们都和中世纪西北欧传说中的英雄故事有不少相似点,然而相似并不意味着相同。《魔戒》中的欧洲传统英雄与现实英雄形象的体现,是“真实始源”的魔幻世界,“永生”和“创造”的道德准则,英雄形象刻画的真实性,故事全新的西北欧英雄文学,进一步展示了托尔金理想英雄主义与现实英雄主义的融合。

关键词:《魔戒》;真实始源;道德准则;刻画真实;故事全新

中图分类号:I10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159-02

在1999年亚马逊网络书店的读者投票中,《魔戒》被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书。小说《魔戒》之所以在西方取得了如此大的反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它开拓了一个新的文学体裁——“魔幻”。所谓“魔幻”,就是把神话、传说等多种古典的与超现实的文学形式整合、杂糅到一起而成,实际上是理想英雄主义与现实英雄主义的融合。托尔金作品中严谨神话体系基础上的充满珍奇生物和独特地理的阿尔达世界,以及磅礴的战争、中世纪的搏击斗剑成就了一部经典之作。

一、“真实始源”是《魔戒》英雄的来源

托尔金(JohnRonaldReuelTolkien)出生于1892年的南非,16岁时,他遇见了19岁的爱得瑟·贝尔蒂,感情日深,但法兰西斯神父禁止托尔金在21岁之前与爱得瑟见面,甚至写信也不行。于是,托尔金在1911年去了牛津大学的埃克塞学院,一头扎进古英语、日耳曼语系、威尔士语与哥特语之中。他结交了不少好友,他们定时聚会,聚会被称为“T.C.B.S”(巴罗凡协会茶会),交流文学作品与评论。1913年,他终于顺利地与爱得瑟恢复了联系,两人的关系在毕业后则更加亲密。1914年秋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托尔金重回牛津学习,并从事各种诗歌实验及语言创造,并在赴法参战前的1916年3月22日,与爱得瑟结婚。4个月后,托尔金患“战壕热”于同年11月被送回英国。托尔金“T.C.B.S”的好友们则没有这么幸运,他的好友吉尔森和史密斯在战场上先后去世,后者在临死前给他的信中说,那些活着走出战场的人,应该代表全体朋友继续烈焰般的激情,说出死者未能说出的话,创造出使他们全体引以为自豪的成就。托尔金奇幻小说的创作中最为杰出的就是史诗巨著——《魔戒》系列,融合了浪漫、英雄和悲剧,这些都是他心中的感情力量。浪漫的原动力来自妻子的爱情,英雄主义和悲剧则来自战争。

《魔戒》中叙述了一枚具有无比的神力并可以让人隐身的戒指,反映了托尔金创作中的理想与现实融合的复杂心理。这枚可以隐身的戒指是一枚“魔戒”,它不但具有让人隐身的神秘力量,而且拥有戒指的主人的寿命也会愈来愈长,永远地活在人间,即是人类的理想所在。但现实却是:如果常利用魔戒的法力使自己隐形,人就会逐渐淡化,到头来变得无形无迹,并最后受控于魔戒的主人黑暗之君索隆。索隆发现了这枚遗失戒指的踪迹,为了增强他统御世界的能力,决定找回这枚魔戒。魔戒一旦被索隆控制,那么世界便将整个被邪恶所控制。弗罗多等人在术士甘多夫的帮助下,临危受命要将这枚魔戒带到火焰山去摧毁,一行人踏上了一趟正义与邪恶对峙的历险之旅。显而易见理想与现实英雄主义的融合是他成功的众多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其中不仅蕴涵着对人自身不懈的探索,对人心、人性的漫长寻觅,还写了英雄拯救世界的永恒话题。

二、“永生”和“次创造”的道德准则

托尔金创作《魔戒之王》,两个道德准则的焦点是“永生”和“次创造”。

托尔金笔下的精灵是永生的,即便他们的肉体会被外力杀死,但灵魂却不会离开西方圣地的殿堂;而人类的生命则是有限的,因此人类的堕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能忍受有限生命对自己现世欲望的限制,人皇亚拉冈的祖先努美诺尔人在第一纪元曾经奋勇对抗邪黑之王魔苟斯,其王族的血缘也和精灵相通。因此在魔苟斯被击败之后,西方的圣者们赐给他们三倍于常人的生命,努美诺尔人从而成为人类种族的顶点,由于长生的恩赐,他们的文化发展得灿烂辉煌,也成为其他蒙昧人类传说中的英雄甚至神明;然而正是由于辉煌的成就,使他们越来越不满生命的长度,从而被第二个邪黑魔王索隆所欺骗,他们为了长生而玩弄残暴的妖术,继而崇拜魔苟斯、希望他赐下永生许诺;最后努美诺尔人终于赫然攻击西方圣士,企图威逼管理世界的圣者们给自己永生。但是打倒索隆的英雄伊西铎也无法抵抗魔戒之力的诱惑,而不愿将其销毁,从而引起《哈比人》和《魔戒之王》的一系列轶事。

而次创造,也是源自故事中经常带来悲剧后果的一种欲望冲动。由于托爾金的天主教信仰,因此他所描绘的世界实际上是一神的创造,但这位真神却很少现身,这是由于作者希望尽量让作品表现出真实历史应有的风范、而不应带有过多的宗教寓言色彩。因此创世之神在创造宇宙之前,先从自己的思想中创造了一个称为埃努的种族,它们协助创世神将神意之中的世界具现化,其中一部分埃努自己也降临到那个世界中担任协调、美化、管理世界的任务,它们便是传说中的圣者、大能者,在那些参与管理世界的埃努之中力量较强的称作瓦拉,力量稍逊的称作迈雅。索隆是迈雅之中的佼佼者,在铸造锻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技能和造诣,它最主要的次创造是至尊魔戒,这枚魔戒蕴含了它统治中土的野心以及这野心不能得偿而积攒的愤怒,通过将思虑与自私欲望的收缩和具象化,这枚魔戒可以将它的能力扩大到实际上它不应该具备的程度。至尊魔戒可以说是一个谎言,迫使携带者不断编造新的谎言来寻求一个虚无缥缈的正当化结论;它也是一具放大镜,能够撕破携带者意志的防线,将他心中暗藏的不义欲望无限放大以至于不能自拔。

三、《魔戒》英雄形象刻画的真实性

托尔金笔下的英雄史诗与中世纪传统英雄文学的不同点还在于他刻画世界的真实性。

比如护戒团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可以称作是“英雄人物”。这些人物本质先于存在,其主次已有明显划分。为了使人物更加鲜活有力,作者有意识地突出他们的某些缺陷、错误与弱点,有些很具备“假英雄”的味道。这样既增强了这些人物的真实感,同时又展现了每个人特有的魅力。尤其是对弗罗多的刻画,在《双塔奇兵》中,弗罗多由于受魔戒的诱惑而一步步地丧失自我能动意识。作者一一给我们表现他在受到诱惑前后的种种变化。在表现其坚韧毅力的同时又让他自身软弱、忧郁的一面暴露无遗,进而使这个人物更加具像化、深刻化。

对托尔金刻画人物的真实性,可能有些人会产生异议,认为对汤姆就不是这样。汤姆这个人完全体现了托尔金的完美主义的思想,特别是从我们中国文化来看,汤姆的童稚与逍遥,是当受到非常大的礼敬的,甚至可说是生命之最崇高的意境,但是托尔金借用甘道夫之口说出了他对此人物的看法:汤姆缺乏抵抗邪惡势力的力量,他能成为山水草木之王,凭借的不是征服与权力,而是顺其自然的、完全不存在隶属的关系。他无惧自然,自然也不招惹他,但邪恶却会摧毁折磨自然,他只能期待有拯救使命的人。万一魔戒团的使命失败,黑暗来临,汤姆的世界也就垮掉了。

对魔戒使命团而言,汤姆他虽然可以对魔戒毫不在乎,无视于魔戒的试探,使我们有错觉以为汤姆有比魔戒更强大的力量,最能胜任魔戒使命团的责任。但甘道夫(Gandalf)知道不是这样的。他知道汤姆对魔戒满不在乎的真正原因,仅是因为汤姆是他自己的主人。但是汤姆改变不了魔戒本身,也不能用他的力量征服别的力量。他只能退缩到一个小地方,待在自己划定的界限内,等候时代改变。

故事里的正邪双方都有自己的机会,也都付出了各自的代价——索伦和它的邪念一起被粉碎,但弗罗多最终也无法抵挡魔戒对自己的侵蚀而被其控制。三名持戒者并没有因为成功销毁魔戒而得到宁静,被强大邪恶思虑所毁坏的不仅是肉体更在于精神,无论魔戒之战的结果如何,持戒者都已经被魔戒所改变了,前往西方圣土亦无法消除持戒对他们造成的永久伤害。

四、中世纪以来故事全新的西北欧英雄文学

《魔戒》本质上是一个传统的善与恶对抗的故事,体现了托尔金理想与现实融合中的魔幻世界,设计两个微不足道的,存有种种缺陷小人物,来完成了销毁魔戒的使命。以此来告诉我们弱小的人和强大的人,都可以抱有同样的自我期许。这种自我期许推动了世界往前行进。弱小的手一样做成大事,不是因其能力德性,而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信念,这种英雄的成长经历很经典。故事是全新的,虽然俗套,却有教育意义。

托尔金所创造的世界以及在那里出现的英雄们都和中世纪西北欧传说中的英雄故事有不少相似点,然而相似并不意味着相同。作为牛津大学莫顿学院的英文教授和一位语言学专家,他曾经参加过盎格鲁-萨克逊古英语史诗《贝奥武甫》的现代语版编辑,也是亚瑟王传说集中《加温爵士和绿骑士》的现代版编纂者,因此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即他笔下的中土世界是受到凯尔特古代史诗和西北欧口传叙事诗的深刻影响的继承式产物。但是托尔金本人对这种混淆曾经亲口否定,在给出版商威廉·瓦德曼的一封长信中,他阐述了自己的神话体系是献给自己的祖国英格兰的,因为英格兰长久以来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神话传说。他认为凯尔特传说“虽然瑰丽,但却混乱不堪”,而亚瑟王故事集“根植于不列颠,却不是英语的”。他要写的神话是“全新的”、将由一些错综复杂而又互相衔接的传说组成,它的内容丰富,上到宏伟的创世神话、下到浪漫史诗型的仙境传奇;它的格调必须高雅,去浊扬清。总之能够体现他的祖国风土。一样是英雄史诗类的作品,托尔金希望自己的神话能被看做是一部真正的历史,而不是像中世纪英雄史诗那做多少包含有“寓言”的意味。

现代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中没有英雄,这也正是《魔戒》与众不同、逆潮流而动的地方,也是使《魔戒》刚一推出,便能迅速引起了如此大的强烈反响的原因之一。此外《魔戒》寄托了人类的乌托邦思想。它恢复想象力的地位,是理想与现实的融合,并为人们在这个日趋纷繁混乱的现实世界之外构造了一片充满魔力的土地,为英雄开辟了发光的舞台。

参考文献:

[1][英]托尔金,魔戒之王三部曲[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英国]C.S.刘易斯.纳尼亚传奇[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8.

[3]汤定九.托尔金<魔戒>的文化解读[J].江西社会科学2003,(10).

[4]赵娜.平凡的英雄——浅析弗拉多的英雄形象[J].科技信息,2008,(29).

[5]王岳玮.析<魔戒>所蕴涵的永恒魅力[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12).

猜你喜欢

魔戒
机箱排行榜
SONIC THE HEDGEHOG刺猬索尼克
从《西游记》《魔戒》看中西文化艺术差别
会飞的大鲸鱼
电影《魔戒》叙事模式的文化内涵
中文风暴,经典版图游戏巨著《魔戒圣战》中文版消息公布
中土之战话卡牌魔戒TCG概览
至尊魔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