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植物油对肉牛血液、肌肉中十八碳脂肪酸及肌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012-08-09夏广军严昌国刘成名

饲料工业 2012年23期
关键词:亚麻酸亚油酸共轭

夏广军 严昌国 刘成名

(1.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000;2.延边天一畜牧有限公司,吉林珲春133000)

反刍动物日粮添加植物油能够改善乳脂的脂肪酸组成,提高乳脂中功能性脂肪酸——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的含量。研究发现,在日粮脂肪酸向乳脂脂肪酸的转变过程中,血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乳脂中十八碳以上的长链脂肪酸主要是乳腺通过血液摄取脂肪酸生成。因此,血液是联接日粮脂肪酸与乳脂脂肪酸的枢纽和通道。

目前,国内有关植物油对反刍动物肌肉组织十八碳脂肪酸含量影响的报道较少。所以,本试验选择不同脂肪酸构成的豆油、红花油、葵花油混合物为脂肪源,探讨日粮添加混合植物油后对提高肌肉中十八碳脂肪酸含量的效果和血浆与肌肉中十八碳脂肪酸含量间的关系,以及对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为阐明植物油对牛肉品质的影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选用体重相近、健康无疾病的延边黄牛(公牛)16头,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处理分别为:4%植物油组、5%植物油组、6%植物油组和对照组。在延边天一畜牧有限公司进行为期88 d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78 d)。

1.2 试验日粮

将豆油、红花油、葵花油按55%、25%、20%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按基础日粮的4%、5%、6%添加于精料中并混匀。即4%植物油组饲喂4%混合植物油+基础日粮,5%植物油组饲喂5%混合植物油+基础日粮,6%植物油组饲喂6%混合植物油+基础日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3 饲养管理

所有供试牛在试验前用“虫克星”驱除体内、体外寄生虫,并且口服健胃散。牛入舍前,舍内及器具均彻底消毒。预饲期让牛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和饲养管理方式,在此期间精料的喂量由少至多,到第10 d完全改为正式期的试验日粮,日粮饲喂时间为早5:00和晚4:00。此期间由专人负责管理,自由采食和饮水,保持牛体清洁,被毛柔顺。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 血浆脂肪酸的测定

血样的采集:于宰前一周,晨饲前颈静脉采血,3 000 r/min离心15 min,将血浆放入带盖离心管中,于-70℃保存。

血浆中脂肪酸的测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9695.2—88。本标准同时采用国际标准ISO5508—1978《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和国际标准ISO5509—1978《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制备》。并参照了Raes等[1]的方法。

1.4.2 肌肉脂肪酸的测定

试验动物按常规方法屠宰后取12~13肋骨处的背最长肌,铝箔密封,真空-20℃保存,以备分析。肌肉脂肪酸的测定参照尚秀国[2]的脂肪酸分析方法。

1.4.3 肌肉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氨基酸的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246—2000进行。酸水解和氧化水解使用日立L-8800氨基酸分析仪,碱水解使用岛津SPD-10A液相色谱仪。

1.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均用SPSS软件11.5进行方差分析,试验结果表示为±SD。

2 结果与分析

2.1 肉牛血浆中的十八碳脂肪酸含量(见表2)

表2 血浆中十八碳脂肪酸含量(mg/g)

从表2可以看出,血浆中硬脂酸(C18∶0)含量各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油酸(C18∶1)含量各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植物油水平的提高呈上升趋势。亚油酸(C18∶2)含量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6%植物油组最高。共轭亚油酸(c9,t11CLA)含量各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亚麻酸(C18∶3)含量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5%植物油组最高。血浆中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共轭亚油酸(c9,t11CLA)和亚麻酸(C18∶3)含量,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2.2 肉牛肌肉中的十八碳脂肪酸含量(见表3)

表3 肌肉中十八碳脂肪酸含量(mg/g)

从表3可以看出,牛肉中的硬脂酸(C18∶0)含量,各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油酸(C18∶1)含量,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植物油水平的提高呈上升趋势;牛肉中的亚油酸(C18∶2)含量,各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亚麻酸(C18∶3)含量,各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共轭亚油酸(c9,t11 CLA)含量,各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植物油水平的提高,共轭亚油酸(c9,t11 CLA)含量呈上升趋势。

2.3 肉牛肌肉中的氨基酸含量(见表4)

表4 肌肉中氨基酸含量(%)

从表4可以看出,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和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各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3.1 添加混合植物油对肉牛血浆十八碳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日粮脂肪酸在瘤胃微生物的氢化作用下,主要终产物为硬脂酸(C18∶0),在氢化过程会产生一系列的中间产物如共轭亚油酸(c9,t11CLA)、反式油酸(t11-C18∶1)等,这些中间产物会通过瘤胃壁被吸收或随着食糜流到小肠被吸收入血。

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植物油显著提高了血浆中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的含量,试验组血浆中油酸(C18∶1)含量随植物油水平的提高呈上升趋势,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含量随植物油水平提高无明显变化趋势。有研究表明血浆中的长链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日粮[3],本试验日粮添加的豆油、葵花油和红花油,提高了瘤胃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同时因瘤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增加,为氢化反应提供了充足的底物,进而提高了瘤胃中反式油酸(t11-C18∶1)的产量。研究表明,从反式油酸(t11-C18∶1)到硬脂酸(C18∶0)的氢化速度慢于其它反应,从而造成反式油酸(t11-C18∶1)在瘤胃液中的大量累积[4]。Noble等(1972)[5]在试验中发现,山羊补饲玉米油后十二指肠的trans-C18∶1流量增加,进而吸收到血浆中的trans-C18∶1也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加氢中间体trans-C18∶1的含量与植物油中的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含量呈正相关。因此本试验日粮添加植物油后有更多的亚油酸、亚麻酸和反式油酸(t11-C18∶1)通过瘤胃壁和小肠吸收入血液。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

3.2 添加混合植物油对肉牛肌肉中十八碳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本试验日粮添加植物油极显著提高了肌肉中的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含量,与血浆中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含量变化一致。这与报道相一致。

大量研究表明,日粮添加植物油可使乳汁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大量增加,而提高牛肉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研究报道较少。

根据Griinar等(1997)[6]提出的共轭亚油酸来源的理论。反刍动物产品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取决于瘤胃中共轭亚油酸与t11-C18∶1的产量和组织中△9去饱和酶的活性。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植物油显著提高了牛肉中共轭亚油酸(c9,t11 CLA)含量,并且随植物油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本试验日粮添加植物油对肉牛血浆中的共轭亚油酸(c9,t11 CLA)含量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了血浆中油酸(C18∶1)的含量,为肌肉组织合成共轭亚油酸(c9,t11 CLA)提供了酶所作用的底物,这可能是本试验牛肉中共轭亚油酸含量提高的主要原因。也间接说明肌肉组织能合成共轭亚油酸。朱成明等[7]研究表明,添加膨化全脂大豆可以诱导乳腺△9脱氢酶mRNA的表达,使其表达量提高了77.77%。诱导乳腺△9脱氢酶mRNA的表达是膨化全脂大豆提高牛奶中共轭亚油酸(c9,t11 CLA)含量的重要因素。而本研究添加植物油对肌肉组织△9脱氢酶mRNA表达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3.3 添加混合植物油对肉牛肌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牛肉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蛋白质上,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又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牛背最长肌中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本试验添加的植物油水平不影响牛肉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

4 结论

①日粮中添加混合植物油显著提高了血浆中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的含量(P<0.05)。

②日粮中添加混合植物油显著提高了牛肉中的共轭亚油酸(c9,t11 CLA)的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了牛肉中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P<0.01)。

③日粮中添加混合植物油对牛肉中氨基酸含量无影响。

[1]K.Raes,G.Huyghebaert,S.De Smet,et al.The deposition of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in eggs of laying hens fed diets varying in fat level and fatty acid profile[J].The Journal of Nutrition,2002,132(2):182-189.

[2]尚秀国.共轭亚油酸对蛋黄脂肪酸组成调控机理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3]D.L.Palmquist,T.C.Jenkins.Fat in lactation rations:Review[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1980,63(1):1-14.

[4]侯俊财,刘艳平,桂仕林,等.大豆油对瘤胃培养液中共轭亚油酸及氢化中间产物累积规律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08,39:449-454.

[5]R.C.Noble,W.Steele,J.H.Moore.The metabolism of linoleie ac⁃id by the young lamb[J].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1972,27(3):503-508.

[6]J.M.Griinari,M.A.McGuire,D.A.Dwyer,et al.Role of Insulin in the Regulation of MilkFat Synthesis in Dairy Cows[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1997,80(6):1076-1084.

[7]朱成明,蒋林树,刘万香,等.添加膨化全脂大豆对奶牛肝脏和乳腺中△9脱氢酶mRNA表达量的影响[G].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2008.

猜你喜欢

亚麻酸亚油酸共轭
一个带重启步的改进PRP型谱共轭梯度法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巧用共轭妙解题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NH3和NaCl对共轭亚油酸囊泡化的影响
冷冻丙酮法提取山核桃油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黑豆中α-、γ-亚麻酸含量
团头鲂幼鱼饲料中α-亚麻酸、亚油酸的适宜含量
超声场中亚油酸共轭反应的动力学
美丽速成从“补”开始 LNA亚麻酸孕产期“美肤软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