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科学发展W助推煤炭强国——解读《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
2012-08-09本刊评论员
文/本刊评论员
VIE
科学发展
W助推煤炭强国——解读《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
文/本刊评论员
3月22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工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业绩,对“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基于此,《规划》用大量篇幅阐述了煤炭行业改革的重要性,并就煤矿企业的兼并重组等一揽子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
应该说,所有的重大改革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都是自上而下向前推进的,没有顶层的周密设计,各行其是,改革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从这一点上讲,《规划》的出台,对于煤炭工业的改革与发展,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促进作用。
自本期起,本刊将就《规划》涉及的一些有关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话题进行解读,特别是就有关深化煤企改革、优化布局、供需平衡、对外交流与开发利用等话题进行深层次探讨,以助行业真正实现科学发展,促进中国这个世界上第一大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向真正的煤炭强国转变。
QUE
从脱困到腾飞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作为全世界最负盛名且能一窥中国悠久历史的古代建筑杰作,一直是中外游客的必到之地。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素称有9999.5(实为8707)间房屋。因为使用木炭取暖,近五个世纪以来,偌大的皇宫里没见过一缕煤烟。
与故宫一墙之隔的南长街边,一入冬就能看到林立的烟囱,每天向城市上空排放着不计其数的烟尘。有雾的清晨,在睡梦中都能闻到略带酸涩的煤烟味。
随着市民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取缔小煤炉”越来越受到重视。直到2011年冬季,新华社发布的消息宣称,到2015年,以五环为界限的整个北京城区不能再用小煤炉。
取缔小煤炉的背后,是整个中国煤炭工业为实现节能减排而付出的努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经济对作为基础能源的煤炭的需求量猛增,“煤炭是工业的粮食”——这句话频频出现在许多以煤炭相关的文件或资料之首,紧随其后的一句表述通常是: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70%左右。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
在这种发展愿望与发展环境相背离的时代背景下,1983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乡镇煤矿的八项措施》的文件。1984年和1985年,政府分别提出“有水快流”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大中小煤矿一起搞”的方针,截止到1997年底——北京出招治理空气污染的同时期——我国共有大小矿井6.4万处。
理性地回顾这个阶段人们就会发现:中国煤炭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成了环境破坏、事故高发的代名词——带“血”的煤炭等批评声浪越来越集中,矿难甚至被称为“文明背后的伤疤”。
在这种情况下,负重前行的煤炭人开始寻求改变。1996年5月15日,《“九五”时期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纲要》正式发布,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强化企业管理,大力调整结构,推进科技进步,狠抓减人提效和扭亏增盈,促进煤炭工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尽快走出困境,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要”。
困境,源于环境污染,源于事故高发,源于国际国内波动起伏的经济走势带来的强劲冲击。
但中国煤炭工业在困境中没有停顿,行业开始觉醒,并大步前进。
减人提效和扭亏增盈成为那个年代的主要任务。
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不再保留煤炭工业部,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下设主管煤炭行业的国家煤炭工业局。原94个国有重点煤矿被下放到地方。此后,又针对煤炭行业的问题相继颁布了若干政策,整个煤炭行业进入了整顿期。从2005年到2007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发展的文件法令,使得产业的集中度提高,产业的进入门槛大幅度提高,并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了一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今天,煤炭工业发展最迅猛的这段时期里的生动片段依旧清晰、鲜活,仅从“五年规划”中就可以管窥这一过程的大致风貌。2001年发布的《煤炭工业“十五”规划》提出,“‘十五’时期是我国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要通过实施大集团、科教兴煤、洁净煤、综合经营四大战略,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主要任务从扭亏增盈转变为健康发展,“整合”的思路同时开始显现。
2006年,《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正式提出“三大”,要“优化煤炭布局,调控煤炭总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整合改造中小型煤矿,淘汰资源回收率低、安全隐患大的小煤矿,加快煤炭科技创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区”。调整布局、打造“大煤矿、大基地、大集团”的同时,科技创新和安全生产应运应时地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弹指一挥,十年沧桑巨变,从沉寂到加速,从脱困到腾飞,中国煤炭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处处大型煤炭基地建成投产,一个个技改新项目快速上马,一项项生产经营指标捷报频传……都在述说着发展中的中国煤炭工业锐不可当的前进步伐。
2012年3月22日,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行业发展目标:煤炭调整布局和规范开发秩序取得明显成效,生产进一步向大基地、大集团集中,现代化煤矿建设取得新进展,安全生产状况显著好转,资源回采率明显提高,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企业“走出去”取得新成效,矿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成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这一次,“安全、环保、可持续、科学发展”成为行业主流声音。
“煤炭超强度开采,行业超常规发展,会使煤炭工业付出过高的代价。”3月12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个代价一是资源环境的代价,二是安全生产的代价,所以“要提升行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王显政指出,总结新中国60多年煤炭工业发展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的巨大变化,结合今后一个时期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形势,全行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为主攻方向,开展一系列工作。
至此,新时期的中国煤炭工业已插上翅膀,静待腾飞。
煤业“聚”变
《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生产能力达到41亿吨/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同时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兼并重组,全国煤矿企业数量控制在4000家以内,平均生产规模提高到100万吨/年以上。
这意味着煤炭行业将掀起“聚合”新高潮,兼并重组、资源整合成为煤炭行业“十二五”发展的主旋律。煤炭行业将迎来大煤矿、大集团、大基地时代。
“小”之殇
“规模小、布局散、开采秩序乱、安全生产条件差”,是上世纪末人们对煤炭行业的评价。这种产业格局,正是由于“小”造成的。
这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在国家“有水快流”的政策指导下,具备开矿条件和不具备开矿条件的小煤矿如星星之火迅猛发展,尤其是1998年撤销煤炭部后,原94个统配煤矿全部下放到地方管理,把煤炭企业推向了市场的时候,小煤矿更是泛滥,最高时竟然达到了8万多家。
而这些遍地开花的小煤矿,布局不合理,开采技术落后,设备简陋陈旧,乱采滥挖。造成的结果是许多整装煤田千疮百孔,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稀缺煤种遭到破坏,事故频发,效率低下,产业集中度低。
同时,走入市场经济的煤炭企业没有像电力企业那样组建大集团,而是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引导和管理,自身调控价格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很弱。尤其是开采成本远远低于国有企业的小煤矿,更是竞相压价,自相残杀,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使煤炭行业发展陷入困境。
可喜的是,在2001年国家对小煤矿进行了关闭整顿;从2005年开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打响了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攻坚战”。截至“十一五”末,年产能3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已经减少到1.2万处。
通过兼并重组、资源整合,我国煤炭企业大集团初具规模。在山西焦煤集团作为第一家大集团成立后,云南、宁夏、陕西、江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纷纷组建省区大集团。截至“十一五”末,亿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已有5家,产量比重占25%。
尽管如此,我国小煤矿的数量仍然占全国煤矿总数的80%以上,产量比重占22%,仍存在着装备水平差、管理能力弱的问题。5家亿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与世界十大煤炭公司相比,在资本实力、市场控制能力、产业集中度等方面都要弱,还没有真正形成既大又强的煤炭集团。
这与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煤炭产量,也不利于煤炭企业“走出去”开发资源。因此,必须改变“小”的状况,“聚合”势在必行。
“聚合”正当时
《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煤炭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煤炭行业将掀起新一轮兼并重组、资源整合高潮,“聚合”恰逢其时,合力正在形成。
早在2008年,作为资源大省的山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在全煤行业率先推进煤矿兼并重组、资源整合。三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187;矿井总数已减少到1053座,办矿主体已减少到130个,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产业集中度大大提高。
山西省的成功经验无疑给全国煤炭行业兼并重组起到了示范作用,河南、内蒙古、山东、河北等产煤大省陆续拉开了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大幕。尤其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煤矿兼并重组不断推进。以河南为例,煤炭企业数量由原来的530个减少到30个,矿井数量由原来的797座减少到574座;单井生产能力已由兼并重组前的27万吨上升到39万吨。
各省也陆续出台了兼并重组政策,并明确了时间表。内蒙古规划从2011年到2013年底,煤炭企业从现有的353家减少到80~100家,生产规模在120万吨/年以下的煤炭生产企业将全部退出市场;四川省计划今年淘汰159处年产3万吨及以下煤矿;河北省今年6月底前关闭所有小煤窑。
这些政策为煤炭行业“聚合”创造了很好的大环境,是各煤炭集团借兼并重组之机聚合资源、扩充实力的大好时机,也是煤炭企业重新进行洗牌的大好时机。
因此,煤炭集团要抓住国家政策的有利机会,依靠资金、技术、规模优势,积极推进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开疆拓土,在资源丰富地区布局,聚合能量,最终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翘楚。
警惕“聚合”中的风险
兼并重组、资源整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变革活动,涉及面广、投入资金巨大,在煤炭企业“聚”的过程和“合”的过程都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一方面,地方政府一般会采取区域整合,一个并购主体需要整合大量煤矿,支付金额较大,造成资金风险。新疆、内蒙煤炭资源丰富,不仅煤炭企业,连五大电力企业都去跑马圈地,炒高了煤炭资源价款,现在的煤矿价格已经比两年前翻了几倍,无形中增加了收购成本。
另一方面,被整合的小煤矿基础薄弱、安全状况差,需要大量的投入进行矿井升级改造,甚至有的小煤矿如鸡肋,资源很少,投入的资金有可能收不回来。同时,被整合企业存在各种所有制形式,管理出现了真空地带,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另外还存在着“聚而不合,合而不和”现象,无法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因此,煤炭企业要提高风险意识,充分发挥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做到真重组、真出资、真管理、真负责、真安全。在资源整合过程中,煤炭企业要遵循市场规律,准确判断经济形势,不盲目追高,但也要抓住煤炭市场价格下降的时机及时出手,避免资金风险。
兼并重组、资源整合更需国家和政府的引导、监督和支持。国家要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协调建设各项基础设施,保证有序开发煤炭资源。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无形之手的作用,制定鼓励支持政策,推动兼并重组、资源整合顺利进行。
“聚合”的目的是为了“变”,“变”是为了更加美好健康。一旦条件成熟,“聚变”产生的能量将是巨大的。希望煤炭行业通过“聚合”产生“聚变”,使产业集中度得以大幅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大煤矿、大集团、大基地迅猛发展,真正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厉克林伟丽革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