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的根本出路在于自身的改革
2012-08-09方晓斌虞亦生
□ 方晓斌 虞亦生
曲艺的根本出路在于自身的改革
□ 方晓斌 虞亦生
只有广大观众把曲艺当作重要的精神粮食,才能形成提高曲艺工作者待遇、出高质量的曲艺节目、推动曲艺繁荣的良性循环。因此,曲艺的根本出路在于自身的改革。一是形式和内容的改革,二是介绍和传播的改革,要让曲艺走进校园,使青少年成为曲艺爱好者,曲艺事业才能走出肃杀的隆冬时节。
曲艺 改革 形式和内容 介绍和传播
一、通过改革推动曲艺事业的良性循环
曲艺是中国传承了千百年的独有的民间艺术,是国粹。它演员少,行头简单,对表演场地要求低,优秀的曲艺作品能使观众在演员的叙述性的说唱中,受到摒弃假恶丑、向往真善美的熏陶。但是,这些年,有着明显教化功能和审美功能的曲艺,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和流行文化的碰撞,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以及创作演出人才匮乏和其他众多的阻力,使得已经退出了主流文化生活,处在一个生存还是消亡的十字路口,许多曲种甚至濒临消亡。
曲艺的这种处境,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投入越来越多;各级文化部门则以举办曲艺新作大赛、曲艺征文和脚本的比赛等方式,作为激励和推动的手段,在发掘抢救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拿振兴曲艺的整个事业来说,总有点力不从心。
每种事物,如果自身缺乏活力和生机,仅靠外力生存,肯定是难以为继的。因此,如果说发掘抢救是曲艺生存的基础,那么只有敢于创新、大胆创新,才能提升曲艺品位、赢得观众;只有广大观众把曲艺当作重要的精神粮食,才能形成提高曲艺工作者待遇、出高质量的曲艺节目、推动曲艺事业的良性循环。
曲艺的特点确定了它的落伍和消亡不会引起普通民众的特别敏感,也不会引来像京剧等大型剧种那样的扶植力度。同时,它的特点也确定了其改革要比大型剧种更简单些容易些,更易出成果。当然,说“容易”不过是相对而言,曲艺改革涉及的不仅是技术问题。
就曲艺界来说,不少人士担心改革会破坏曲种的原汁原味,使之非驴非马。可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所有曲种的历史,都是和改革同步前行的。其改革的领军人物均出自该曲种的内部。就相声而言,正因为有朱绍文、李德锡、焦德海、张寿臣、马三立、常宝△、侯宝林等相声名家的承先启后的改革创新,丰富形式、扩展题材,才使得其艺术品位不断提高,从京津地区风靡到全国。就京韵大鼓而言,正因为有刘宝全、张筱轩、白云鹏、白凤鸣、骆玉笙等名家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河北农村中的木板大鼓才能够成为堂而皇之走进城市的京韵大鼓,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流派,成为北方曲艺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种……
总之,有改革就有冲破,就有矛盾,就有痛苦;改革也可能失败,但是失败了可以再重新改;不改革就只有消沉,就只有灭亡。所以曲艺的根本出路在于自身的改革。
笔者以为曲艺的改革主要是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形式和内容的改革;二是介绍和传播的改革。
二、形式和内容的改革
曲艺改革,就形式而言,可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既保留原汁原味,又踏着碎步前行;就内容而言,则应该结合现代生活气息和新的音乐元素,跳跃着前行。央视《星光大道》栏目中的一名叫石头的歌手,把一曲流行歌曲《收拾山河待后生》赋予京韵大鼓的腔调来唱,真让人有耳目一新、石破天惊的感觉,也获得了评委专家的一致高度评价!而小品王赵本山,更是借助1997年春晚的《红高粱模特队》、2006年春晚的《小崔说事》等小品,借助《刘老根》等影视剧,让“二人转”这一地方曲艺由东北推向了全国乃至国外,深入到亿万观众的心中。
通过以上例子及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和天津电视台的《鱼龙百戏》等精心打造的节目,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优秀的曲艺节目一般没有空洞说教,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神韵,令人过目难忘;它以与戏剧中诗化的台词迥然不同的表达方式,产生强烈喜剧效果和揶揄、反讽意味,令观众十分受用。有些曲艺节目中的台词和唱词已经成为寻常百姓的口头禅。有的语言还很时尚,充满了“先锋”味儿、英伦范儿。这在向观众实施审美教育,用美感陶冶情操的同时,也是对丰富我们民族语言的一大贡献。
剧本是一剧之“本”,演员凭借剧本展示才艺;有好的曲艺作品,好的曲艺演员,曲艺便能出成果,便会有市场。诸暨市文化馆创作排演的以“鹦歌调”为基调的曲艺小品《南瓜变奏曲》,去年荣获了全国群艺最高奖次“群星奖”,正是两者几上几下精心磨合的结果。
可是,现有的本来就不多的曲艺作品中,质量低劣的占着不小的比例:体裁陈旧、内容肤浅、表演单调、语言粗糙、观念落后于时代语境,尤其是钝化了歌颂、讽刺和揭露的功能。许多曲艺作品以语言制胜的特点黯然失色,使得原本应该在机智对话和精彩言词中产生的艺术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当下的曲艺节目遭致观众腹诽甚至厌弃也就在所难免。
譬如,个别地方台隔三叉五播出的地方曲艺,内容雷同:告状伸冤,男女私情,家庭闹剧,时不时打点黄色擦边球;表现当代生活的则时不时来点政治说教。人物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缺少个性:老公公嘻嘻哈哈,老婆婆念念叨叨,小女子哭哭啼啼,年轻人贫嘴嚼舌。情节拖沓,语言重复纠缠,今天播不完,且听明天后天“下回分解”。我们当然不能否认编剧和演员也为之付出的劳动,但总的来说是多快餐意识,少精品意识,因而没有新观众,腻了老观众。而任何文艺形式,一旦失去观众,就如某种产品一旦失去了市场,要重新赢得市场,就得付出原本几倍的代价和努力。
有些曲艺形式逐渐被时代淘汰,对此我们不必太悲观,因为这是艺术自身发展的正常规律。但是,我们不能不从中吸取教训:传统曲艺的日渐式微,与其总板着一副千百年不变的老面孔有关;任何跟不上时代潮流,不适应环境变化的东西,必然要销声匿迹。
三、介绍和传播的改革
持原汁原味,又以新的面目出现在演出场地,是专家们的任务。而与此相应的介绍和传播途径的改革,推出“开辟一片新天地”的有力举措,则是所有文化管理部门和文艺工作者的职责。
介绍和传播重中之重的任务,是使曲艺如何获得群众青睐,特别是获得青少年的青睐。所以,在曲艺节目自身的形式和内容具备了可喜的教化功能和审美功能,即值得推广的基础上,接着就要依仗宣传和传播的方式及力度了。笔者以为,我们是不是可以学习“让京剧走进校园”,来个“让曲艺走进校园”。
让曲艺走进校园(包括幼儿园),既可活跃校园的文化娱乐生活,有益青少年身心健康,又培养了喜爱曲艺的新一代。曲艺进校园后,文艺工作者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吁请政府牵头,让文化与教育部门互相支持,通力合作;从人力、物力的调度到时间、地点的安排,都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二是向青少年传授曲艺知识,培养他们对曲艺的兴趣;帮助他们排练曲艺节目,边教边学,从中培养曲艺小演员和小观众。需要强调的是,培养曲艺小观众与培养曲艺小演员同等重要。打个比方,两者可说是鱼水关系,没有小观众这池水,小演员这些“鱼”是“活”不起来的。让曲艺走进校园,使青少年感受到曲艺这一传统艺术可以和摇滚、迪斯科、流行歌曲等现代文艺媲美的艺术魅力。让曲艺走进校园,在青少年充满活力的心灵中播下曲艺的种子,曲艺事业才能走出肃杀的隆冬时节,生长出绿色的希望,孕育缤纷的蓓蕾,收获金色的未来。
总的来说,曲艺节目如何既保
作者方晓斌,女,诸暨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诸暨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虞亦生,男,中学高级教师(绍兴311800)。
责任编辑:孙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