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感染并发血小板减少35例

2012-08-07黄莉丽顾永良汪玉龙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9期
关键词:死亡率计数入院

黄莉丽 顾永良 汪玉龙

浙江省海盐县人民医院血液科 海盐 314300

重症感染合并脓毒性血症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muhipe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s,MODS)已成为ICU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重症感染时全身炎症性反应之一是血小板减少[1]。笔者检测35例重症感染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水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本院住院的重症感染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18~78岁,平均48岁;其中胆道感染9例,肺部感染14例,肠道感染4例,化脓性脑膜炎2例,尿路感染2例,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所有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均<100×109/L。排除慢性肝病、慢性肾病、肿瘤和先天性止血、凝血机能异常者。

1.2 诊断标准 重症感染诊断参照2006年北京第三届重症感染高峰论坛会议内容制定,MODS诊断参照1995年在庐山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会议所制定[3]。

1.3 方 法 入院后即抽取患者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监测患者入院后第1天、第3天及第5天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患者均首先控制原发病,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具体治疗方案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的重症感染指南[2]。对于血小板计数≤20×109/L的患者,常规输注血小板治疗,直到血小板计数维持在20×109/L以上;均予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针10g/d,连用5天,同时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针80mg/d,连用5天;并发出血者予氨甲环酸针1.0/d止血,不常规使用止血剂预防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生存情况 35例入院5天内共死亡12例,生存23例。

2.2 血小板水平动态 生存组血小板计数第1天与第3天比较及第3天与第5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入院后血小板计数变化(±s) ×109/L

表1 两组入院后血小板计数变化(±s) ×109/L

注:与第1天比较,*P<0.05,与第3天比较,△P<0.05;与死亡组比较,▲P<0.05

组 别生存组死亡组n/例23 12第1天130.86±40.56 128.34±42.48第3天116.98±38.26▲88.45±40.23*第5天128.77±21.73▲48.97±20.86△

2.3 血小板计数与死亡的关系 血小板计数<20×109/L 16例,死亡7例,死亡率43.8%;血小板计数≥50×109/L 5例,死亡1例,死亡率20.0%;血小板计数(20~50)×109/L 14例,死亡4例,死亡率28.6%。血小板计数<20×109/L患者死亡率虽高于其他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症感染时,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主要有:循环血小板受到各种炎症介质和活化的凝血因子作用,使血小板破坏增多;内毒素对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直接损害,使血小板破坏增多;内毒素及造血负控因子对骨髓巨核细胞的抑制,使血小板生成减少;部分患者体内出现血小板抗体或并发DIC等可致血小板破坏增多[4]。本组结果显示,重症感染入院第1天生存与死亡患者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但第3、第5天死亡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生存者(P<0.05)。生存者血小板计数入院后检测无明显减少(P>0.05),而死亡者血小板计数水平进行性减少(P<0.05),说明血小板计数水平的变化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同时发现血小板计数<20×109/L的患者死亡率高于其他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观察的病例数少有关。对于入院后发现血小板计数水平低于20×109/L的患者应重点干预,早期治疗,改善预后,以降低总死亡率。

[1]曹丹,张慧英.血小板活化指标在重症感染患者检测中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95.

[2]邱海波,刘大为.2004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摘要[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7):390-393.

[3]安署光.ICU中的重症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67例治疗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9,5(1):60-61.

[4]任宏波,张友山,何蓉,等.重症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0,16(6):316-317.

猜你喜欢

死亡率计数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古人计数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古代的计数方法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