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分工下的“FDI—贸易关联”
——基于中国数据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
2012-08-06欧定余陈维涛
欧定余,陈维涛
(1.湘潭大学 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2.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
一、引 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传统“雁行分工”模式逐渐变形和解体的同时,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工模式开始逐渐在东亚形成和发展。东亚的生产分工由产业分工向价值链分工转变,一国不在追求某个产业或某个产品的竞争优势,而是追求占据价值链的某个关键环节或工序。同时,沿着生产价值链展开的分工,包含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得到了更加充分发挥。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融入到东亚生产分工体系之中,80年代在传统“雁行分工”模式下经济取得了初步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融入东亚生产分工体系中的步伐加快,积极参与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分工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受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分工的影响很大[1]。
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外包和FDI是国际生产网络形成和发展的两种主要方式。从东亚的实际来看,FDI的作用要更大一些,主要是因为东亚的发达经济体有进行FDI的强烈意愿和能力,后发经济体对FDI有着强烈的偏好。并且,东亚的FDI多为出口导向型和效率追赶型,其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东亚经济体的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因此,以代表性很强的中国为例,研究区域生产网络分工下的“FDI—贸易关联”,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
二、初步的经验观察
(一)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分工下的贸易和FDI发展情况
1.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分工下贸易发展情况
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分工中,生产是按价值链分工展开的,生产分散化和模块化生产带来了贸易领域中间产品和零部件产品贸易的迅速发展,以及东亚区域内贸易的迅速发展[3]。
日本作为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分工的主要推动力量和发达经济体,资金和技术优势显著,其积极利用海外后发经济体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零部件贸易发展迅速。自1995—2006年间,零部件贸易从1 783亿美元上升到2 627亿美元,发展速度较快;同时,其零部件贸易中出口的比重一直高于进口比重,反映出日本将零部件转移到其他国家完成组装的特征,也反映了区域生产网络中生产分散化的典型特征。
东亚“四小龙”是区域内新兴发展的工业体,一方面其承接了日本一部分技术产量相对较高的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其积极利用区域生产网络进行产业和产品的海外转移或组装,零部件贸易发展较快。其零部件贸易在总量及所占制造业的比重迅速上升,总额从1995年的2 041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5 953亿美元,比重由28.92%上升到42.68%,且进出口的比重比较均衡。
东盟作为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分工的加工制造基地,其零部件贸易发展迅速。零部件贸易总额已由1995年的1 750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4 445亿美元,且2006年零部件贸易出口所占比重已达51.48,超过了近一半,典型地反映了其在区域生产网络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分工下FDI发展情况
对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等东亚相对发达的经济体来讲,产业技术结构调整升级和货币的升值,给它们带来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动力和压力,有利于其以FDI为载体向后发经济体进行产业技术转移,将后发经济体纳入自己的区域生产网络分工体系之中,进行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分散化生产。对东亚的后发经济体来讲,通过引入FDI一方面解决发展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带来产业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使之融入到全球价值链生产分工体系之中。因此,FDI是促使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分工形成的最重要因素[4]。
从全球层面上看,东亚各发展经济体积极吸引FDI的流入,其吸引的FDI占全球总额的比重大大增加,且其增长速度也高于全球发展水平。如图1所示,发展中东亚 (日本除外)占全世界FDI流入的比重由1980年的6.63%上升到2009年的16.95%,而在1994年和2004年这一比重分别达到25.09%和19.39%。从具体数额上看,东亚各经济体FDI迅速增长。如图2所示,中国吸引的FDI由1980年的0.57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 083.12亿美元;东亚四小龙由1980年的21.28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843.73亿美元;东盟四国由1980年的14.17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97.37亿美元;整个发展中东亚地区由1980年的14.57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 446.52亿美元。
图1 东亚FDI流入占世界的比重 (%)
图2 东亚FDI流入量情况 (单位:亿美元)
(二)中国的贸易和FDI发展情况
中国自参与东亚生产分工体系以来,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完善的基础设施、广大的市场、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海外华人等因素,对外经济发展迅速,现已发展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国和吸引FDI最多的新兴国家。同时,中国已逐渐成为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下的生产聚合地和三角贸易的枢纽[5]。
整个亚洲地区在中国进口中所占的份额由1990年的53.9%增加到2007年的64.8%,在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从1990年的70.8%下降到2007年的46.6%;东盟5国在中国进口中的比重由1990年5.5%上升到2007年的10.9%。相反,欧盟和美国在中国进口中的份额逐渐缩小,在出口中所占的份额逐渐扩大,出口分别由8.3%和11.4%上升到23.6%和19.1%。因此,中国的贸易格局是从东亚进口、向欧美出口,是典型的东亚生产聚合地和三角贸易的枢纽。
在中国引进FDI方面,东亚各经济体是主要的来源地。其中,中国香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香港作为金融中心,发挥了资金汇集中转的作用,而且中国香港积极投资中国大陆,向中国大陆转移边际产业,充分利用其在生产领域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是华人企业生产网络的作用,华人的社会网络可为投资提供更多的便利。另外,不仅是中国香港,东亚其他经济体也积极投入到中国大陆。
经过前述分析,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的FDI多为出口导向型和效率追赶型,其FDI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中国等东亚经济体在制造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因此,中国吸引的FDI越多,出口和贸易总量应该越多。本文将以代表性的中国为例,利用引力模型来分析区域生产网络分工下的“FDI—贸易关联”。
三、模型构建及变量描述
根据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我们引入FDI、人均收入水平、APEC等解释变量,将被解释变量区分为贸易总额流量和出口贸易流量,得到以下两个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
其中,模型 (1)为中国贸易总量的引力模型,模型 (2)为中国出口贸易的贸易引力模型。φij和θij表示不随时间变化的i、j两国间的固定 (随机)效应,εijt和 μijt分别表示残差项。被解释变量LogTijt表示t年i经济体 (中国大陆)对j经济体贸易总额流量,被解释变量LogEXPijt表示为t年i经济体 (中国大陆)对j经济体出口贸易流量,单位为万美元,数据来源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解释变量LogGDPit和LogGDPjt分别表示i国(中国大陆)和j国在t年时GDP的对数。本文认为其对经济规模越大,贸易总量和出口贸易额应该越大。因为i国的经济规模越大,表明i国(中国大陆)的供给能力越大,出口和贸易总额越大;j国GDP越大,表明其需求能力越强,能为i国的商品提供更大的市场,因而使得i国的出口和贸易总量越大。GDP单位为万美元,数据来源于IMF官方网站的WEO统计数据库。
解释变量LogPGDPjt表示j国人均GDP的对数,其人均GDP的单位为美元,数据来源于IMF官方网站的WEO统计数据库。对进口国而言,其人均GDP越大。代表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消费能力和水平越高,消费的商品更具多样性,对高新技术产品和绿色环保产品的消费倾向越大。因此,对出口国贸易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如果出口国商品质量好并且绿色环保,那么对贸易会产生正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相反的影响。
解释变量LogFDIijt表示i国 (中国大陆)在t年吸引j国FDI流量的对数,其FDI流量的单位为万美元,数据来源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如上所述,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FDI多为出口导向型和效率追赶型。因此,中国吸引的FDI越多,出口和贸易总量应该越多。
解释变量LogDij表示两国首府间距离的对数,本文采取的是各经济体首府间的距离,其距离的单位是千米,数据来源于www.geobytes.com网站中的距离计算器。根据一般的贸易引力模型,两国间的距离越大,其对贸易的阻力越大,会对贸易产生相反的作用。但是,因其不随时间而变化,所以对后面估计会有一定的影响。
解释变量 APECjt表示 j国在 t年是不是APEC成员国,是个虚拟变量。因为中国在此时期一直是参加了APEC,所以以此来表示中国大陆与国际经济的联系状况。同是APEC成员国意味着两国间的经贸联系紧密,对贸易有正的影响。但是,因为参与了APEC的成员国在此时期也是固定的,所以对后面的估计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模型中各个主要变量的基本统计信息以及预期符号如表1所示。
表1 各主要变量基本统计信息以及预期符号
续表
四、计量回归结果及分析
本文选取的样本区间为1998—2008年11年间中国与50大贸易伙伴组成的面板数据。在贸易量方面,这50大贸易伙伴占中国贸易总量的90%以上,因此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面板数据的回归方法有混合回归 (POLS)、固定效应回归(FE)和随机效应回归 (RE)等三种形式。其中,混合回归与OLS类似,不区分样本间的差异,进行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估计的常数项对于任何时间段、任何个体都相同。而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估计方法假设对不同个体,其常数项是不同的。因此,首先进行混合估计和固定效应的F检验,如果检验结果表明应该采取固定效应,然后再进行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选择的Hausman检验。但由于本文中LogDij和APECjt是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固定效应估计中会被系统舍去。因此,我们将报告所有三种方法的结果,再作具体的分析[2],如表2所示。
表2 基本回归结果列表
首先,从选择的固定方法上来看,对模型(1)而言,三种估计方法都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且解释变量的符号一致。具体分析而言,通过固定效应下的F检验可知,要用固定效应估计。再通过Hausman检验可知,要选择随机效应估计,且随机效应下的B-P检验也支持随机效应估计。同理,对模型 (2)而言,选择随机效应估计方法。
其次,分析具体的计量结果。如表2所示,对于模型 (1)和 (2),LogGDPit的系数分别为1.48和1.53,说明i国 (中国大陆)的GDP在t年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会带动贸易总量和出口额增加1.48%和1.53%,如上所述,说明中国大陆经济总量的增加,会使得其制造和供应能力加强,进而带动出口和贸易总量的增加。解释变量LogGDPjt在两个模型的系数均为正,说明进口国经济总量的增加,会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带动i国 (中国大陆)出口和贸易总量的增加。
在人均 GDP的影响方面,两个模型中LogPGDPjt的系数显著为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对中国产品的需求越有下降的倾向。说明中国的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还不高,只是作为边际产品的“加工基地”,企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不强,产品进入高端市场的难度很大。这反映出了中国进行产业技术调整和升级,以及推动向产业链高端转移的必要性。
在“FDI—贸易关联”方面,两个模型中LogFDIijt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FDI的增加会引致出口和贸易总量的增加。这典型地反应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FDI多为出口导向型和效率追赶型,FDI的进入主要是充分利用中国等东亚经济体的“加工基地”的比较优势。
在贸易伙伴国间的距离因素方面,正如传统贸易引力模型所预测的一样,两个模型中LogDij的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现阶段距离给双边的出口和贸易总量的增加带来的阻力还是比较大,地理位置等因素对出口和贸易总量仍有一定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东亚经济体间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区域内的各经济体应相互合作,推动一体化建设,才能推动东亚经济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在APEC的影响方面,两个模型中其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了中国与APEC间的经贸联系比较紧密,发展潜力也比较大。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生产分工体系的建设,推动自身经济的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五、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首先,以中国1998—2008年间与50大贸易伙伴的面版数据分析可知,中国的“FDI—贸易关联”性很强。这典型反映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FDI多为出口导向型和效率追赶型,FDI的进入主要是充分利用中国等东亚经济体的“加工基地”的比较优势。同时,这也表明中国作为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分工中的一员,正在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的分工与合作,东亚生产分工与中国经济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相关性越来越强。同时,由贸易国人均GDP的回归结果可知,中国还处于生产价值链条的低端,只是作为价值链条的“加工”阶段或工序中。中国应积极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研发等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减少对能源和环境的过度消耗和浪费,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进军国际高端产品市场。
其次,从中国与贸易伙伴的GDP影响来看,中国与贸易伙伴间经济总量的增加可促进相互间的贸易发展水平。这说明,中国在参与东亚生产分工体系中,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其对东亚及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与东亚及全球经济间的联系日益加深。
最后,从距离和APEC的影响来看,地理位置是现阶段中国对外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区域内及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应积极加强同东亚区域内各国家或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推动区域内的自由贸易一体化进程建设,促进经济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陈勇.区域生产网络:东亚经济体的新分工形式[J]. 世界经济研究,2006,(2):82-88.
[2]王静文.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刘春生.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构建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6):81-85.
[4]夏平.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J].国际经济合作,2007,(3):60-63.
[5]陈媛媛,李坤望,王海宁.自由贸易区下进、出口贸易效应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跨国数据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10,(6):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