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设计

2012-08-06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车身汽车情境

陈 勇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 211188)

0 引 言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职教课程在多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与探索。2004年,教育部在 《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提出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 “教学项目”课程模式,对职教课程改革提出了更加清晰明确的思路。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是汽车整形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所学内容直接指向汽车维修企业中的车身修复 (又称:汽车钣金维修)人员的工作内容。车身修复技能是该专业核心能力之一。目前国内汽车整形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应的课程建设也相对落后,主要还是以学科型的课程为主。笔者对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这门课程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探析,希望能对汽车整形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建设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设计

1.1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设计思路

汽车钣金维修是汽车整形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汽车钣金维修技术人员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汽车维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汽车维修企业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本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车身整形与修复能力。这些能力都是汽车钣金岗位最为重要和核心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在汽车整形专业中是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设计是基于车身维修的工作过程,邀请行业专家对整形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和课程标准的分析与探讨,由此确定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和课程内容。通过对传统学科体系课程知识的解构和行动体系的重构[1],设计了3个学习情境,实施情境化教学,使学生掌握汽车车身修复技术的职业能力;使学生获得车身修理的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参与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这是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转变,要有力地推动这一转变,需要以工作过程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内容。在学习情境设计中,工作任务的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本课程确定了以典型钣金工作任务作为载体的学习情境设计思路。

在整门课程内容编排上,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的安排课程内容,实现能力的递进[1]。学习情境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是由轻微碰撞的车身修复,然后再逐渐到严重碰撞车身修复,这样的顺序编排,使学生能够在完成学习情境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也符合科学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发展规律。

1.2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设计学习情境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学习情境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基础。每一学习情境都为完整的工作过程,各学习情境应该为同一范畴的事物,学习情境呈平行、递进或包容关系[2]。为使高职学生从经验的积累达到策略的提升,学习情境的设置要在同一范畴内至少设置3个以上的情境学习与训练项目,使之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重复过程、步骤和方法,积累经验,不重复的是内容,找出差异性,使学生能够达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汽车车身修复技术学习领域的情境设计选取工作对象为载体,将学习内容划为3个学习情境,如表1所示。

表1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学习情境及教学单元

1.3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设计

1.3.1 教学模式的设计

本课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结合高职教育目标和我院生源情况,逐渐摸索出 “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通过引入企业3个真实完整的工作任务,形成3个教学情境,学生完成一个情境的学习即完成企业一个真实完整的工作任务,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以行动过程为导向,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教学做一体化。图1为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

图1 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

1.3.2 教学方法的设计

本课程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从车身维修工作和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研究探索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并积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胆实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主要方法有:

(1)任务驱动教学法。本课程通过引入企业3个真实完整的工作任务,形成3个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情境目标,由学生以小型团队方式制订行动计划进行情境学习,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并完成情境考核。每个情境都是一个任务,每个任务又分若干个子任务 (比如在情境1中又分了4个子任务),任务驱动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优化了教学内容,实现了理实一体。因此我们采用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融“教、学、做”于一体,做到教中学、教中做、做中学,形成良性互动[2]。

(3)引导文教学法。在情境教学中,为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提供给学生完成学习工作过程的引导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参考。因此我们每个情境都有引导文件,主要有:学习引导电子课件、学习工作单、实训指导书等 (引导文的具体表现如图2所示),学生按照引导文件的提示一步一步完成情境学习。

(4)小组讨论教学法。本课程学习任务的开展都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小组讨论教学法贯穿于情境学习的各个环节,图3列举了小组讨论教学法在情境2车身前端碰撞中度损坏修复中的具体运用。通过小组讨论教学法较好的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沟通协调、语言表达能力。

(5)现场教学法。针对汽车车身修复课程实践性很强的特点,一般是将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的知识点放在钣喷实训中心授课,上课时由教师对照工具实物进行讲解和演示。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由于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有效。

图2 引导文的具体表现

1.4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考核

本课程考核以企业标准做为依据,关注评价的多元性,且考核不仅要针对学习成果,而且要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课程评价可概括为 “三化”,即:评价标准企业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结果全程化。

(1)评价标准企业化

突出以提升岗位职业能力为重心,参照行业和合作办学的企业所制定的标准制定本课程的评价标准,以此指导教学过程及检验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考核的效度。

图3 小组讨论教学法在情境2中的运用

(2)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由学生、主讲教师、实践教师及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组成,评价的结果由这四个主体的评价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其中教师给予较大权重,对评价起主导作用。

(3)评价结果全程化

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对于专业核心能力的学习内容,采用基于汽车行业钣金操作流程的项目化教学,其评价标准体现项目驱动、实践导向课程的特征,以能否完成项目实践活动任务及完成的质量给予评定。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基本职业素质、实践操作能力、实践的产品、理论知识水平等方面。

2 结 语

在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教学中,始终贯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努力实现 “教学做一体”的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从而促进高职汽车整形技术专业的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建设,目前本门课程已被评为2010年度江苏省精品课程。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7-9.

[2]赵志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高专类《钢结构施工》课程教学情境设计[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2-33.

[3]陈天训,刘正怀.高职汽修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9,(1):36-37,40.

猜你喜欢

车身汽车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AGV在车身车间物料转运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事故车维修中的车身防腐(三)
卡板在车身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车身塑料件的焊接修复方法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