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健灸法对更年期大鼠抗氧化能力及脑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2-08-04王淑娟王艳杰石星业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辽宁沈阳0032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青年组脑组织自由基

王淑娟 王艳杰 石星业 宫 菲 赵 胤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辽宁 沈阳 0032)

保健灸为无病而灸,未老先灸,是在具有保健功效的穴位上施灸,逐渐积累灸效,强身健体的一种方法,是中医学“治未病”的重要内容。更年期是机体走向衰老的关键启动期,在此阶段机体内环境尤其是内分泌水平急剧变化,机体组织器官逐渐衰老,稳态失衡,抗氧化能力逐渐减弱,自由基显著增多,自由基清除酶类活性下降〔1〕,出现多系统功能紊乱。本实验采用与女性更年期相近似的雌性自然老化大鼠为研究对象〔2〕,观察保健灸对自然更年期大鼠抗氧化能力及脑组织中p53蛋白的影响,以探讨保健灸法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SD雌性大鼠42只,由北京维通利华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京2006-0009)青年组14只,3月龄,体重190~250 g;12月龄28只,体重390~450 g,随机分为保健灸组及对照组。各组动物在同等条件下常规喂养,实验室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温度保持在(24±2)℃,湿度保持在40% ~60%。

1.2 实验方法 保健灸组动物每周灸关元、足三里4次,持续2个月,青年组及对照组每周相同时间同样抓取,但不灸,亦不让其闻到灸的味道。持续2个月。

1.3 保健灸的部位和方法 大鼠关元、足三里穴定位,参照大鼠标准穴位图谱。关元位于大鼠两后肢根部连线的中点。足三里位于大鼠膝关节后外侧,即胫骨粗隆下缘与腓骨小头下缘连线之中点处。灸前将穴区直径约1.0 cm左右的鼠毛剪干净,用自制的大鼠固定器将大鼠固定,暴露穴区皮肤。自制艾炷:底盘直径0.7 cm,艾柱直径为0.1 cm,重1.0 g,放置于带有小孔附双面胶的橡皮垫上,将橡皮垫粘贴在穴区,小孔对准穴位,点燃艾炷。灸后局部皮肤略红,无发泡。

1.4 主要仪器与试剂 TU1810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有限公司);RM2235型手动石蜡切片机,EG1150C型包埋机,HI1220型烘片机(德国LEICA),BX51型OLYMPUS反射荧光显微镜(日本OLYMPU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p53一抗,即用型SABC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5 各组大鼠血清抗氧化相关指标检测 实验进行2个月后,各组动物禁食不禁水24 h后,每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10%水合氯醛(3.5 ml/kg体重)腹腔麻醉下,经腹主动脉采血,静置30 min后离心吸取上清,用于测定MDA及SOD。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SOD活性测定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3〕,具体操作步骤按照生化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根据公式分别计算MDA含量和SOD活性。

1.6 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p53的表达 剩余大鼠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开胸暴露心脏,先以生理盐水200 ml灌至无血色后,更换4%多聚甲醛200 ml进行灌注。开颅取全脑,固定6 h以上,去除大脑额叶前6 mm和后1/2,脱水,用石蜡包埋,制作石蜡切片。p53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中细胞核呈棕黄色的为阳性细胞。阴性对照片(PBS代替一抗)无棕黄色着色。检测大鼠脑组织p53的表达水平。依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灰度值测定:切片染色后,选择染色良好区域,应用Leica Q550CW图像采集和分析系统,每只大鼠观察3张切片,每张切片在显微镜下(400倍)选取5个互不重叠视野,测定单位面积阳性细胞表达的灰度平均值作为其表达情况,取平均数以表示各切片蛋白的表达结果。此系统将白色灰度值设定为255,将黑色灰度值设定为0,故灰度值越高,表达越弱。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血清中MDA、SOD含量的比较 与青年组比较,更年期对照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更年期保健灸组大鼠MDA含量低(P<0.05),SOD活性升高(P<0.01)。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血清中MDA、SOD含量变化( ± s,nmol/mgprot,n=8)

表1 各组大鼠血清中MDA、SOD含量变化( ± s,nmol/mgprot,n=8)

与青年组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1,3)P<0.05

8.82±1.85 156.96±2.96更年期保健灸组 14.24±2.851)2) 111.21±2.201)3)更年期对照组 21.96±2.881) 95.08±2.171)含量青年组组别 MDA含量 SOD

2.2 各组大鼠脑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的比较 青年组p53蛋白呈弱表达,仅见少数细胞p53蛋白表达阳性,着色较浅。与青年组相比,更年期大鼠脑组织有大量棕黄色颗粒,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增多。保健灸组大鼠脑组织p53蛋白表达有所上调,视野中散在棕黄色颗粒,阳性表达细胞数增多。见图1。计算机图像分析表明,更年期大鼠的脑组织中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青年组小鼠(148.35±16.92),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表达的p53诱导了细胞的凋亡,促使机体的衰老。更年期保健灸组与对照组相比,蛋白表达明显明降低〔(132.78±13.53)、(110.66 ±15.335),P <0.05〕。

图1 各组大鼠脑组织中p53蛋白表达(DAB,×400)

3 讨论

人体衰老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是生命力由旺盛到衰退逐渐转变的积累过程,更年期是妇女衰老进程中的启动期,此时肾气渐亏,天癸将竭,冲任脉虚,精力体力脑力开始呈现衰退趋势,多种代谢失调,是引发慢性老年性疾病的重要时期。

保健灸为无病而灸,未老先灸。通过在具有保健功效作用的穴位上施灸,逐渐积累灸效,以达防病保健的目的。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具有益肾生髓、温经通络、扶阳固本之效。《医学入门》载:“关元主诸虚损”,《针灸穴名解》中称此穴为“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为养生家聚气凝神之所”。该穴联系命门真阳,为阴中之阳穴。艾灸关元可补摄下焦元气,扶助机体元阴元阳,延年益寿。足三里具有温补脾胃,益气养血,扶正培元的功效。《外台秘要》云“三里养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灸关元、足三里可以达到补肾健脾、祛病延年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更年期阶段随着卵巢功能的衰退、体内性激素水平紊乱,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自由基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出现一系列下丘脑与自主神经之间平衡失调的症状,如潮热、出汗、情绪忧郁、神经过敏、失眠、疲劳等〔4〕。在衰老过程中,自由基引起大量的细胞衰老、死亡,资料表明这些细胞的衰老、死亡多属于自由基引发的细胞凋亡〔5〕。MDA是机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的重要代谢产物,对细胞具有严重的毒性作用,血清中MDA的含量可以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程度,间接反映细胞损伤的程度。SOD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重要抗氧化酶,其活性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增龄,体内的SOD活性逐渐降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逐渐减弱,使自由基在体内堆积,进一步加快老化的进程〔6〕。

艾灸具有较强的抗自由基损伤和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7,8〕。本实验结果说明更年期大鼠机体内酶防御系统活性下降,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降低,自由基代谢出现紊乱。而保健灸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中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增高,表明保健灸可增强更年期大鼠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降低机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物,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p53是调控细胞凋亡的重要蛋白因子,参与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等过程。p53可以直接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导致细胞凋亡。正常情况下p53蛋白以潜在形式存在并维持低水平,p53过度表达可引起细胞的衰老〔9,10〕。本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月龄的增长,p53蛋白表达升高,高表达的p53诱导了细胞的凋亡,促使机体衰老。而保健灸组大鼠脑组织中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保健灸法对增龄导致的p53蛋白表达增高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并且p53表达下调与抗氧化作用同步。研究表明自由基过量会刺激细胞凋亡〔11〕,为此可以推断保健灸法是通过增强了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一定程度抑制细胞的凋亡,从而反馈性下调了p53蛋白表达。

1 江仙远,陈友香,侯安继.更年康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机制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17(1):36.

2 张绍芬,谢 倩,哈灵侠,等.戊酸雌二醇对更年期大鼠脾细胞凋亡及卵巢功能的作用〔J〕.生殖医学杂志,2006;15(6):388-91.

3 李仪奎,王钦茂.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05-36.

4 方玉荣,王立金.围绝经期妇女血清性激素水平与自由基、血脂含量的变化〔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3):151.

5 徐 敏.人体自由基与衰老的关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3):289-91.

6 童坦君,张宗玉.医学老年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7-8.

7 项丽静.灸足三里、关元穴对运动大鼠肝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6):73-5.

8 李晓泓,宋晓琳,张露芬,等.逆灸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大鼠子宫HSP70、HSP70 mRNA、SOD、NOS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46-9.

9 许少峰,付 丽.p53研究的新进展〔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3(6):559.

10 朱燕珍.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对海马CA1区P53表达的影响〔J〕. 福建中医药,2007;38(2):45-6.

11 Yand E,Korsmeyer SJ.Molecular mechanism of apoptosis:adiscourse on the bcl-2 family and cell death〔J〕.Blood,1996;88(2):386.

猜你喜欢

青年组脑组织自由基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韩梅: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女子青年组双料冠军
氧自由基和谷氨酸在致热原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与退热展望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
1504例铁路职工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