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习、渐进主义和适应性绩效关系的研究
2012-08-02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林丽卿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林丽卿
信息时代网络的正反馈效应,更造就了时代变化的急剧性和动态性,变化是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东西。适应性绩效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越来越多的企业除了在追求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更加重视适应性绩效的提升。信息时代没有一层不变的企业战略模式,需要采取一种叫做渐进主义的战略模式来应付变化的环境。通过组织学习,使个体行为在个体、团队、组织三个层次上发生改变,企业的渐进主义战略不断往前推进,实现适应性绩效的提升。然而,组织学习是否有利于适应性绩效的提升?渐进主义战略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进一步将组织学习、渐进主义以及适应性绩效的关系具体化,以期指导企业实践?国内学者尚未发表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上海、杭州和温州等地管理人员为对象,在回收239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对组织学习、渐进主义和适应性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其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推演
1.1 组织学习
长期以来,学者们把组织作为一种学习系统来描述。从赛耶特和马奇于1963年问世的里程碑式著作《公司行为理论》开始,阿基瑞斯和熊恩于1976年第一次提出了“组织学习”概念,到圣吉1990年《第五项修炼》的出版,学界对组织学习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由于组织学习行为的主要承担者是个体,个体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基础;同时,信息时代环境的动态性和不可预测行所要求的战略模式观认为,战略是长期行动的一致性。因此,从“个体”和“行为”两个角度从发,组织学习是一个个体行为改变的过程,并在团队和组织的层次形成一个共享的“意义结构”,应对外部世界的动态性和内部过程的非理性的过程。
1.2 渐进主义
上世纪50年代末,一套称作无序渐进主义的详尽理论被耶鲁大学教授林德布罗姆提出并建立。他认为,系列性、补救性和片断性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鲜明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政策制定要留有许多的空间是出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利用机会的考虑,而且几乎不会顾及根本目标甚至两项不同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很明显,他的理论虽然指明了一条通向思考战略形成的道路,但没有能够在团队或组织层面上定义集体观念的深思熟虑的战略方向。战略过程中的这个不足在奎因倡导的逻辑渐进主义理论里得到了解决。
奎因依据若干标准,选取了一些大公司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发现如下事实:一旦计划在战略形成过程中不能扮演重要角色时,逻辑渐进主义对于战略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蕴含的潜在逻辑将战略的各部分有机内化在一起。因此他将这种战略的形成过程成为逻辑渐进主义。管理实践之所以是逻辑有序的,首先因为它是一个有针对性的、有目标的、主动的过程;其次因为它为了克服或降低风险,采用柔性和试探性的方式进行,通过适当延缓决策获得更多至关重要的数据。真正的战略是一种共识,这种共识随着企业内部决策和外部事件汇聚在一起而在企业高层甚至员工中产生的。在一个优秀的企业里,管理者能主动地引导行动和事件朝有意识的战略方向发展。
1.3 适应性绩效
适应性绩效是一个尚需深入研究的领域,它是伴随信息时代外界环境和急剧变化和企业内部组织过程的非理性而产生的。自Pulakos等人首次提出适应性绩效的概念之后,中外学者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Pulakos等人于2000年通过关键事件考察后,发展了一个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八个维度模型。后续的学者都是在Pulakos等人提出的八维度模型基础上进行研究。Pulakos等人于2002年从上级评价的角度对适应性绩效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得到了一个整体性因素。Griffin等人把经典的适应性绩效八维度模型的七个维度(除了生理适应性绩效)纳入了三类行为类型组合中。国内学者陶祁和王重鸣于2006年通过实证分析,得到适应性绩效的四维度模型。除了这些对适应性绩效模型构建方面的研究,学界还结合不同的背景对适应性绩效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做了一些研究。
1.4 组织学习、逻辑渐进主义与适应性绩效的关系
企业在既有战略模式的影响下,通过组织学习,个体行为在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上发生改变,并在整个组织内形成一个共享的意义结构;随着对影响企业决定的未来重要事件的分析,逐渐达成共识,形成新的战略模式,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逻辑渐进主义的战略过程。因此,我们提出第一个假设条件:
H1:组织学习对渐进主义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
当代组织面临变化、动态的环境,更是凸显了组织对适应性员工的强烈需求。虽然适应性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我们正经历的变化的步伐和类型在持续增长,这导致研究赞助者、学术研究者和组织内从业者越发专注对工作场所的适应性的理解和提升。例如,变化的技术和自动化继续改变了工作的性质,这需要工人学习新的方法来完成工作。兼并、规模优化和公司重组也需要个体学习新的技能来提升不同工作的竞争水平。在全球化经济条件下,许多工作需要个体学习在不同的国家下如何有效开展工作,以及与具有不同价值观和定位的个体合作。因此,我们提出第二个假设条件:
H2:组织学习对适应性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
渐进主义战略在林德布罗姆和奎因看来,都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危机或不可预期的工作情景的。首先,现实中,“没有一家企业——不管该企业是如何出色、合理,如何富有想象力——能预测到所有这些突发事件的时间、严重程度或者甚至它们的性质”。其次,渐进主义战略在实施过程中,“能干的高级经理们常常有意识地推迟初步决策或使这种决策模棱两可,以鼓励下属参与决策的制定,以便从专家那里获得更多的情报信息或取得人们提供的解决办法”。再有,渐进主义战略要求战略子系统中的员工相互交流,采用现有的最先进的技术,满足顾客的最新要求。因此,我们提出第三个假设条件:
H3:逻辑渐进主义对适应性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框架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组织学习、渐进主义和适应性绩效关系的理论框架
2.2 变量定义及衡量
本文衡量组织学习的量表主要参考Baker & Sinkula(1999)和谢洪明、韩子天(2005)的研究来设计,量表由12个题项组成,包含学习承诺、分享愿景、开放心智3个维度。
本文衡量渐进主义的量表主要根据奎因著作《企业应付变化的战略——逻辑渐进主义》的相关研究来加以设计,量表由12个题项组成,包含试验性、连续性和妥协性3个维度。
本文衡量适应性绩效的量表是依据Pulakos等人提出的八个维度标准。在八个维度中,其中“学习工作任务、技术和程序”和“物理条件的适应”两维度不做考虑。前者是因为,“工作任务、技术和程序”本身就是组织学习的内容之一,这种正向直接关系显而易见;后者是因为,考虑到本文调研主体都是工作环境比较稳定的管理人员,这个维度可以不做考虑,因此本文适应性绩效量表保留6个维度,分别是“应对不确定性或不可预期的工作情境、处理突发或危机事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处理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的适应、文化的适应”,共计18个题项。
3 实证分析
3.1 研究样本
本研究以上海、杭州和温州等地管理人员为对象,共发放问卷256份,回收有效问卷239份。有效样本中,男性为156人,女性82人。高中及以下19人,占7.9%;大专78人,占32.6%;本科91人,占38.1%;硕士及以上51人,占21.3%;基层管理人员59人,占24.7%;中层管理132人,占55.2%;高层管理48人,占20.1%。
3.2 信度和效度检验
信度是指采用同一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时,问卷调查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检验信度最常用的方法是克朗巴哈α系数法,根据Nunnally的建议,α系数介于0.35与0.7之间为可以接受;α系数高于0.7属于高信度同质性信度。本文设计的12个变量Cronbach'α值均大于0.7;其中,试验性的系数最高,分值为0.885;开放心智的系数最低,分值为0.726,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效度是指测量工具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所要测量概念的真实含义,本文采用内容效度和建构来进行效度检验。本文研究量表设计综合参酌专家学者的文献内容及研究成果而成,故可以认为量表具有相当程度的内容效度。关于问卷的建构效度,本文采用Kerlinger衡量建构效度的因子分析方法,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所有题项均落在因子内,而且每个题项只在一个因子上的载荷超过0.5,组织学习、渐进主义和适应性绩效方差解释率分别为64.233%、66.721%和70.481%,均超过50%的要求,说明问卷具有建构效度。
3.3 假设检验
对于本文提出的关系假设,我们采用软件LISREL进行结构方程检验,估计方法为极大似然法,得到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数据如图2。
X1-学习承诺;X2-分享愿景;X3-开放心智;Y1-试验性;Y2-连续性;Y3-妥协性;Y4-应对不确定性或不可预期的工作情境;Y5-处理突发或危机事件;Y6-创造性地解决问题;Y7-处理工作压力;Y8-人际关系的适应;Y9-文化的适应。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理论,构想模型是否得到观测数据的支持需要通过一系列评价指标来说明。这方面的指标很多,比较常用的有x2、x2/df、RMSEA、CFI、GFI、NFI和NNFI等。x2/df的值越接近0,表示模型拟合越好,一般认为x2/df<3,表示整体模型与观测数据拟合得很好;RMSEA值越小越好,一般认为,如果RMSEA<0.08,说明模型拟合比较好;CFI、GFI、NFI、NNFI要求大于或等于0.9,越接近1表示模型拟合得越好。表1数据显示,本研究提出的假设模型与实际观察数据的拟合情况良好,即模型的外在质量佳。
表1 结构模型拟合指标
图2 路径系数图
判断两变量关系是否成立的依据是路径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和路径系数的方向(正负号)。路径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且为正(负)值,则说明两变量正(负)相关;如果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不论正值还是负值,都说明两变量没有关系。图1的标准化路径值及t值数据显示,本文的假设全部通过检验,即组织学习对渐进主义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对适应性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渐进主义对适应性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
4 结语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构建理论模型,选取上海、杭州和温州地区239位管理者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组织学习、渐进主义和适应性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学习对渐进主义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2)组织学习对适应性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3)渐进主义对适应性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
21世纪时代变化的频率日益增大,更加凸显组织学习的重要,对企业传统的战略模式也提出了挑战。而对于企业而言,体现管理人员重要性的是大量非程序性工作,因此在传统规划带来的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之外需要更加重视适应性绩效。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对组织学习、渐进主义和适应性绩效的关系作了理论上的完善,同时对企业实践也有重要的意义。
[1]詹姆斯·布莱恩·奎因.企业应付变化的战略:逻辑渐进主义[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87.
[2]Senge,P.M.The fifth discipline: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New York:Doubleday.
[3]Dixon,N.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ycle:How we can learn collective.London:McGraw-Hill.
[4]郑文兵,李晓芬.企业应付变化的战略:渐进主义——一种基于组织学习的分析框架[J].科研管理,2003.
[5]谢洪明,韩子天.组织学习与绩效的关系:创新是中介变量吗?——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J].科研管理,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