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民生经济研究
2012-07-30杜黎明
杜黎明 高 苹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终落脚点是促进人的发展。不断改善民生,既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的发展水平不断得以提升的重要表现。针对单纯以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方式进行民生投入难以从根本上改善民生的现实,学术界也提出了“民生经济”的范畴,力图寻找一种有效契合民生改善的要求,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增长双赢的发展模式。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分析民生需求和民生供给的特征,并据此剖析民生经济的发展机理。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旨
人的全面发展虽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针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早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拉伯雷、但丁等就在其文艺作品中,从人与神的区别,人的理性和知识获得能力的角度,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思考人的全面发展问题。18世纪的“启蒙时代”,卢梭、康德等则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的角度,强调自由、平等是人的天赋人权,是人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夕,圣西门还曾幻想设计一种社会组织体系,以便一切社会成员都有发展其才能机会。黑格尔把“市民社会”和国家纳入需要的体系,提出通过劳动手段确证人的本质特征,并按人的知识和能力来选拔国家管理人才的思想。这些西方先哲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思辨和著述,都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渊源。
在借鉴继承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地认识到自由资本主义在19世纪中叶即将到达全盛时期的严酷现实:工具理性的盛行虽然创造出超越人类几千年物质文明的成果,却出现了个人依附于工业机器,从而导致人的身体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的能力畸形片面发展;单纯以追求物质财富为目的的社会生产,却不可避免地导致一部分人的发展建立在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的基础上;人的劳动隶属于资本,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导致了人的异化,社会人难以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在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由于人的异化,人的自由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导致社会“每个个人”之间缺乏公正,不能平等发展。“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源出并超越了康德“对一个人公正也就是对所有人公正”这样的朴素思想。马克思主义不仅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而且把人的能力全面发展当作目的,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也是一种理想的目标。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每个个人”平等发展、人的类特性应有发展、人的社会特性和谐发展、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四个方面的内容。〔1〕“每个个人”平等发展,要求社会赋予每个人发展的客观条件和机会均等,发展成果分享公平。人的类特性的应有发展之核心,在于人的创造性活动能力与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和发展,它强调发展的必然性和能动性。人的社会特性和谐发展包括不同的个体人之间、个人与集体及社会之间、个人自身内部的不同方面之间和谐发展等内容,它描述的是人的身心发展以及人与社会发展的同步程度,强调的是发展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包括人的潜能充分发挥,肉体和心理不断完善,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不断得以满足,以及通过人的能力发挥程度来体现的人作为主体的个性,通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承担不同角色来体现的人作为社会性的个性,通过不同个人之间的特性来体现的人作为个体性的个性自由发挥等内容,它描述的是人的个性和能力的发展程度,强调的是发展的自主性和选择性。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对社会生产力总和的全面占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扩大世界交往并积极利用世界交往成果”、“构建真实的集体”、“知识同实践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和途径。
在当前中国现实社会状态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内涵、具体表现、具体方法和途径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概观经典作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我们认为,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旨,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不断丰富的,它永无止境。人作为一种存在物,是在人的需要、能力、社会关系、个性全面发展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存在物本身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永恒发展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表现、实现其需要、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历史没有止境,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没有止境。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国家的制度安排予以保障,也需要个人的努力作为基础。国家的制度安排应当保障全体社会成员能够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能够借助于对生产力的社会化占有保障社会成员公平地分享社会发展成果。人的能力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最为重要的内容,个人的努力是人的能力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条件与结果、目标与手段、过程和结果的统一。人是生产力构成中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也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结果;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也是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二、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民生供需特性
“民生”即“人民的生计”,是保障人的发展的基本生存前提。改善民生,直观地表现为不断增长的民生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依据民生产品(服务)的供需特性,引导民生需求和民生供给协调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
(一)民生产品 (服务)需求的特征
民生产品 (服务)是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民生需求,就是人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所释放的各类需求。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总是随着发展阶段的演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民生的具体需求不同。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民生需求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民生需求具有多样性。人的全面发展的多维要求,多重表现,决定了民生需求的多样性。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每个个人”平等发展、人的类特性的应有发展、人的社会特性和谐发展、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等方面的要求,每一方面的发展要求必然释放不同的民生需求。
第二,民生需求具有层次性。就具体的个人而言,其需求不是凝固不变的,因此,民生需求具有高、低层次之别。低层次民生需求满足人的生存欲望,高层次民生需求满足人的发展诉求。当代社会发展中,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性住房等低层次民生保障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劳动就业、职业培训、社会交流等较高层次民生为民众有尊严地生存提供发展机会,并让民众在获取这些发展机会的过程中形成持续稳定的发展能力;养老服务、高层次的文化娱乐服务、晋职晋升等高层次民生为民众追求享受和实现自我价值提供机会。
第三,民生需求具有供给引导性。人的行为选择、人的活动具有某种示范效应。在很多时候,需求是随着满足需求的可能或其他人的消费示范而产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言,“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2〕其他人的发展不仅通过行为示范激发民生需求,更通过物质生产和财富创造夯实满足民生需求的物质条件。
第四,民生需求具有空间差异性。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区域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反映为人的需求差异,而且反映为人对全面发展理解上的差异。现实需求的空间差异以及因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解差异引致的消费发展趋势的差异,对民生需求的空间差异有着进一步凸显和放大的效应。
(二)民生产品 (服务)供给的基本要求
民生产品 (服务)供给过程是一个投入和产出过程,是一个社会资源的再配置过程,也是利益格局的调整过程。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今天,在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的现阶段,合理公平分配社会财富是社会能否和谐稳定的关键。为了让更多的普通人从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更多受益,民生产品 (服务)供给应体现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民生供给应当同时注重效率和公平。实现社会公平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具体表现,效率则是夯实人的全面发展物质保障的基本要求。满足多样和多层次的民生需求,凸显了民生供给效率和公平并重的特性。民生供给的效率表现为既定的民生投入能够更多、更好地满足民生需求;而公平表现为民生供给必须兼顾不同区域、不同社会群体对民生产品类型、民生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差异化需求。
第二,民生供给必须符合社会正义原则。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性保障和基础,也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公平正义应该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民生供给过程中,尤其在我们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状态下,社会利益和负担的分配还存在不平等的现实。如何尽可能地消弭这些不平等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作为公平的正义”的缺陷,构建和谐社会,罗尔斯提出的正义两原则对我们不无启发,即,在满足一般正义观的“合乎每一个人的利益”外,还需重视“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3〕这一优先原则。也就是说,我们的制度设计应该重视向弱势群体倾斜,充分考虑到这部分人群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后天机会不平等。诚如罗尔斯在阐述正义两原则时使用的词典式次序,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一最小最大原则具有优先性。
第三,民生供给弥合应有民生需求和现实民生需求的差异。人的发展总是在特定的国家和社会制度空间内实现的,人的发展不能超越人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民生需求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与历史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战略布局要求相适应的民生需求是应有民生需求,而应有民生需求往往和由各种现实条件所决定的现实民生需求之间存在差异。弥补这种差异,必须充分发挥民生供给对民生需求的引导性,以差异化的民生供给引导现实民生需求调整。
第四,民生供给主导民生供需均衡。民生产品(服务)供给和需求最理想的均衡是,差异化的民生供给恰好满足差异化的民生需求,丰富的民生供给有效满足多层次、多样的民生需求。由于信息传递失真、民生供给决策时滞等因素客观存在,且难以彻底根除,民生供给的现实均衡往往是由政府民生供给引导民生需求调整,民生供给满足民生需求过程中所形成的民生供给主导下的折中均衡。
由民生的供需特性看,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以民生供给引导民众形成合理的民生需求,增强社会公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认同感,并避免跌入“福利陷阱”;二是民生供给结构优化引导供给规模扩张,形成满足民生需求的合理层次梯度和规模梯度,避免民生过度供给和低效供给;三是增强民生投入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避免以社会财富再分配方式孤立地进行民生投入,避免脱离经济发展盲目实施民生工程,甚至把民生工程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防止民生投入挤占经济发展空间;四是统筹兼顾效率和公平,使民生投入更多、更好地满足不同区域、不同社会群体对民生类型、民生数量和质量的差异化需求。
三、民生供需特性决定的民生经济发展机理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以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方式进行民生投入,民生改善既取决于经济发展积累的财富,也取决于民生投入占再分配财富的比例。
(一)民生经济的内涵
目前,民生经济发展虽然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但学术界并未就民生经济的内涵达成共识。当前,学术界对民生经济的内涵主要有三种理解。一是易宪容〔4〕、傅辉煌〔5〕等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重经济发展,轻民生改善,担心民生投入挤占经济发展投入的现象,将民生经济看作是民生和经济这两个独立范畴、并列体系的集合体,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看作不可偏废的两件大事。二是卢鹏飞〔6〕等针对政府落实执政为民的现实需求,将民生经济理解为民生主导型经济,认为政府应该坚持民生至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这种理解虽然强调了经济增长对民生改善的服务功能,但不免过分局限于经济发展的目标,忽视经济发展的其他功能。一个区域可以围绕民生改善主导经济发展,但主权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除了要改善民生外,必然还要服务于国防、外交等与民生改善并无直接联系的事务。以民生改善主导经济发展,不仅需要以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作基础,也需要社会财富的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更需要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能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和水平。针对前两种认识的局限,我们认为,民生经济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经济范畴,民生经济仅只是一种发展模式,它把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将民生改善的要求植入经济发展中;通过形成和完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互动耦合机制,使民生投入同时服务于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在经济增长中自发实现民生改善。〔7〕
(二)三部门民生经济模型分析
发展民生经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民生的具体需求不同,民生改善支撑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服务民生改善的方式、能力等存在差异。只要政府购、投资决策中融入了改善民生的诉求,改善民生的价值追求必然在社会消费、国民收入的决定中体现出来。
三部门经济中,融入民生改善诉求的投资函数为:
其中,e是自主投资,Im表示民生投资,r表示利率。
融入民生改善诉求的政府购买函数为G=G1+Gm=G1+K2Y;其中,G1表示政府为维持正常运行所进行的一般性购买支出,Gm表示政府专门为改善民生所进行的专项购买支出,Gm是政府通过对国民财富的再次分配实现的,Gm=K2Y,K2表示政府的民生性购买支出乘数,取决于政府执政理念和相关政策安排。政府的民生性购买支出和社会的民生投资必然会影响社会消费,民生改善直接表现为社会居民消费民生产品、民生服务种类的丰富、数量的扩张和质量的改善。
融入民生改善诉求的消费函数为:
其中,α表示自主消费,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βY表示由收入决定的引致消费;K1(Im+Gm)表示由民生投资和民生性政府购买支出所引致的民生产品和民生服务消费,K1是民生性引致消费乘数,反映民生投资和民生性政府购买与民生需求的契合程度,由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文化及习俗、居民科技文化素质及其消费习惯、对未来的预期、民生产品和民生服务供给的示范与引导等因素综合决定。在三部门民生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公式为:
由此可见,民生改善和经济增长能够实现耦合,改善民生可以作为一种基本要求植入经济运行中。发展民生经济,既可以直接调控民生投资Im和政府民生性专项购买Gm,也可以通过政策安排、通过文化建设等途径,对居民的行为选择施加影响,引导民生性引致消费乘数K1,以及政府的民生性购买支出乘数K2合理变化。
(三)民生经济的发展特征
从民生供需的特性、三部门民生经济模型分析都可以看出,政府的科学决策对民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改善和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促进民生经济发展,不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要求,也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化解社会风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国民生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民生经济具有发展动力的内源性特征。民生需求是典型的内需,改善民生必然引致民生投资增长、民生消费扩张。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文化及习俗、居民科技文化素质及其消费习惯、对未来的预期、民生供给的示范与引导等因素作用下,政府民生性购买支出、市场主体的民生投资推动民生消费种类丰富、数量扩张和质量改善,为经济发展注入不竭的内源动力。
第二,民生经济具有发展可控可调特征。民生需求的供给引导性,奠定了民生经济调控的基础。民生改善内化为投资决策和消费决策要素,政府一是可以直接调控民生投资规模、结构、民生投资的领域及空间布局,政府民生性专项购买的种类、结构及购买时需,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二是可以通过政策安排、文化建设等途径,引导社会居民、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间接调控经济发展。
第三,民生经济具有滋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的特征。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着以工业带动为主、服务业比重低、资源产出率低、物质资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环境污染重,大量使用廉价劳动力,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产品大进大出,消费率偏低,对投资依赖过大等问题,〔8〕这是导致我国民生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在民生经济发展中,民生投资Im、政府民生性专项购买Gm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创业等多方面构建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体系,一方面以劳动生产率提高、科技研发水平提升、就业创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等方式直接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入动力;另一方面,丰富的文化生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消费者改变行为选择、调整对未来的预期,以增强边际消费倾向β、提高民生性引致消费乘数等方式,刺激消费,扩大内容,间接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入动力。
第四,民生经济具有深化改革和审慎改革的特征。我国当前的体制、机制设计和政府职能定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渐凸显。日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后,没有建立起“创造性毁灭”的机制,以提升产业竞争力,结果导致长时期的经济停滞。这一现象警示我们,必须加快推动、深化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审慎和稳妥推进改革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以化解民生改善的体制和机制制约、构建民生经济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互动耦合机制为中心推动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是应对夹逼压力的有效途径。
四、促进民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为当前中国社会环境下发展民生经济提供了根本的政治思想基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财富的增长为民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强化民生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提高政府对民生经济发展的主导能力,需要做好几方面工作:
第一,夯实民生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民生经济发展离不开民生经济理论的支撑,而我国的民生经济研究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促进民生经济发展,必须加强民生经济理论研究,尽快在民生投入转化为经济增长要素的途径、方式及效率,民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等方面取得突破,为政府制定实施民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智力支持。
第二,转变政府民生决策的思路。应有的民生需求和现实的民生需求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主观的、想当然的民生决策往往是形成和拉大这种差异的重要推手。发展民生经济,要求政府民生决策要从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出发,而不是从政绩考核、区域繁荣出发组织经济运行,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转变区域产业发展决策思路。产业发展是民生投入的经济保障,但不合理的产业投资往往又会挤占民生投入。发展民生经济,要求转变区域产业发展决策思路,依据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中低收入者现实的物质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杜绝不顾区域发展条件,爆炒“新能源”、“低碳”等概念,盲目抢滩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导致区域间的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经济资源浪费等现象。
第四,加快推进民生财政建设。政府财政投入不仅是民生投资的重要来源,而且是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民生的风向标。发展民生经济,要求完善公共财政的保障机制,依据现实的民生需求,综合考虑政府财力、区域所处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因素,界定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范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1〕韩庆祥,亢安毅.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46-4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515.
〔3〕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02.
〔4〕易宪容.“两会焦点”:民生与经济并行〔J〕.中国经贸,2010,(4).
〔5〕傅辉煌.“中国社会民生与经济增长”学术研讨会暨首都经济学家论坛主席团会议纪要〔J〕.经济学动态,2011,(8).
〔6〕卢鹏飞.大力发展民生主导型经济〔J〕.决策导刊,2011,(2).
〔7〕杜黎明.民生经济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光明日报.2012-06-17.
〔8〕马建堂.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问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