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配合超短波治疗盆腔炎与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2-07-30钟庆玖
钟庆玖
长沙市第四医院,湖南长沙 410006
女性不孕和宫外孕患者原因中盆腔炎占比例较大,在淋病、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发生率增高下,盆腔炎发病率随之攀升[1]。提高盆腔炎患者的治愈率是妇科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之一。截取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136例盆腔炎患者,分析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136例盆腔炎患者,均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其中感染原因中80例支原体、30例淋球菌、28例衣原体。随机分联合组及药物组行比较研究。药物组68例:年龄 21~46岁,平均年龄 27.1岁;已婚 38例,未婚 30例;病程3个月~4年,平均10.1个月。联合组 68例: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25.1岁;已婚33例,未婚35例;病程 2个月~3年,平均 9.3个月。136例患者中下腹不适98例,62例肛门坠胀感。妇检:宫颈、穹隆触痛109例。行B超检查提示:75例患者具盆腔积液。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积极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积极护理及心理干预。联合组予静脉滴注甲硝唑与喹诺酮类药物,抗炎治疗3 d后加用超短波电疗仪行物理治疗,1次/d,15 min/次,治疗仪输出额定功率:低频电疗、50~60 mA。对有出血、发热、急性炎症、皮肤感染灶患者排除该法治疗。药物组予予静脉滴注甲硝唑与喹诺酮类药物5~7 d后,改予中药保留灌肠、强力霉素治疗,中药保留灌肠每天一次,治疗周期至痛性包块消散为止。
1.3 评价标准
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患者治疗结局行评判: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妇检、辅助检查正常,体积积分和减少>95%;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患,患者正常生活不受影响,妇检、辅助检查改善明显,30%≤体积积分和减少<95%;无效:症状无改变、患者生活受影响,体积积分和减少<30%。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3.0行数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情况比较
对患者治疗结果行两组有序分类资料秩和检验,H值=3.15,4.87,P<0.05。两组患者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及治疗后随访9个月复发情况对比住
院时间:t= 2.61,P < 0.01;复发:4.79,P < 0.05,详见表 2。
3 讨论
盆腔炎指女性上生殖道(输卵管、子宫内膜、盆腔)及其组织周围炎性反应。炎症在有月经、性活跃期妇女可单发及多发。消炎治疗可促进渗出灶吸收,预防并发症,减少患者住院周期,促进受损处早期愈合,单联用药疗效常欠佳,即使能有效缓解症状,但不可使炎症充分吸收完全,另病灶长期迁延时,致病情反复是患者发展为慢性盆腔炎。为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对患者在药物治疗下配合超声短波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及治疗后随访9个月复发情况对比
超短波在治疗过程中可对全身各系统产生作用。据大量文献报道,超短波在治疗炎症中起良好效应[2]。一方面盆腔局部的血液循环通过超短波治疗可改善组织内部血供,增强组织供养,加速缓解组织水肿;升高感觉神经兴奋阈值起镇痛作用,血供改善亦减轻缺血性疼痛的发生,加快致痛物排除速度;血供恢复间接增强单核吞噬细胞能力利于体内免疫系统对炎症的控制及加速组织修复。另一方面超短波温热效应,强化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免疫能力进一步提高,控制细菌繁殖,促进吸收,抑制炎。其次超短波具低频率,长波长,对正常组织无杀伤效果,而穿透体内异常组织能力及杀灭微生物效价高,是控制慢性疼痛、炎症有效方法[3]。结合笔者临床工作,盆腔炎患者规范治疗3 d后方开始超短波理疗,有发热并热度未降患者需延迟至热度控制24 h后才行理疗。仪器采用低频,50~60 mA输出功率,根据患者时间治疗时间,行间断感应电流治疗,保持腹部肌肉行节律性强直收缩,促治疗处淋巴与静脉回流,使盆腔积液及轻度粘连处加速松散,争取临床症状早期缓解。
[1]周向秀.药物结合超短波、电脑中频治疗慢性盆腔炎42例[J].中国医药导报,2007,4(8):36-37.
[2]Chen L,Zhang G,Wu Y,et al.Percutaneous limited internal fixation combined with external fixation to treat open pelvic fractures concomitant with perineal lacerations[J].Orthopedics,2011,34(12):e827-831.
[3]许温.超短波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78例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