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化疗联合后程强调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2012-07-30王奋
王 奋
海南省人民医院放疗科,海南 海口 570311
放射治疗是中晚期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认为[1],在放疗同时联合化疗能够改善鼻咽癌患者的受益情况,甚至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及生存时间,目前的治疗方案中,放射治疗联合化疗的模式较多,在不降低放射治疗剂量的同时加用同步化疗是最为经典的治疗方案之一,本文就中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疗联合DDP+5FU方案同步化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入选资料为我院2004年 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经病理诊断证实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200例,其中,男124 例,女 76 例;年龄 18~78 岁,平均(51.0±18.6)岁;鼻咽癌分期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分会制订的鼻咽癌诊疗规范(1992年,福州),Ⅲ期鼻咽癌146例,Ⅳ期鼻咽癌54例,其中高分化鳞癌1例,其余均为低分化鳞癌,并排除脑转移、骨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患者。患者入选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分期等一般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平批准,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放疗方法
患者入选后均先接受常规分次放疗,放疗设备为瓦里安医用直线加速器,射线类型为6MV-X线及 9mevβ射线,鼻咽部先面颈联合野照射DT:36 Gy/18 fx,一部分患者缩野改为双耳前野,鼻咽部给至DT:50~52 Gy/25~26 fx,后用热塑面膜固定,行CT薄层扫描,层厚3 mm,逐层勾画靶区,经TPS系统制订放疗计划及处方剂量,给预DT:20.7~23 Gy/9~10 fx,每次2.3 Gy,每天1次。一部分患者面颈联合野照射DT:36 Gy/18 fx后用热塑面膜固定,行CT薄层扫描,层厚3 mm,逐层勾画靶区,经TPS系统制定放疗计划及处方剂量,剂量给至 DT:13.8~16.1 Gy/6~7 fx,每次 2.3 Gy,每天 1次。后重新行CT定位,重新勾画靶区及制定治疗计划,根据病灶范围加用鼻前野,咽旁野,颅底野,筛窦野等辅助野进行个体化设计,给预 DT:20.7~23 Gy/9~10 fx,每次 2.3 Gy,每天 1次。颈部用颈前切线野或加β线野,淋巴结转移灶的剂量60~70 Gy/30~35 fx,颈部预防剂量50 Gy/25 fx。非靶区及敏感器官遮挡,接受射线剂量不超过耐受剂量,两组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总剂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化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放疗的基础上联合DDP+5FU方案化疗,化疗与放疗同步进行,起始周期时间相同,化疗药物给药方案:DDP 20 mg/m2,第 1 天给药,5FU 0.75 g/m2,每周期第1天给药,DDP在放射治疗前1 h内给药,放化疗期间消化、造血系统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两组患者规律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效果。
1.4 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根据RECIST关于实体瘤的近期疗效评定标准[2],评为 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稳定)、PD(进展),RR(有效率)=CR+PR,在患者接受治疗后同时进行正规随访。
1.5 放疗毒性评价
放射治疗毒性反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肿瘤放射治疗毒副反应RTOG标准分为0~Ⅳ级[3]。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检验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计算,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研究组近期CR为46.0%,RR为96.0%,对照组近期CR为34.0%,RR为87.0%,研究组CR及RR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生存时间及5年生存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90±0.39)年,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60±0.57)年,研究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研究组5年生存率为48.0%,对照组5年生存率为33.0%,研究组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存时间及5年生存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放疗毒性反应
两组患者放射治疗毒性反应比较,皮肤损害、口腔黏膜损害、听力损害、构音损害、张口受限及脊髓损害发生等级无差异。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放疗毒性比较(例)
3 讨论
鼻咽癌是对放射治疗敏感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中晚期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鼻咽部毗邻的重要组织结构较多,常规的放疗方式并发症较多,患者常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终止治疗,即使完全意义上的三维适形放疗也不能完全满足治疗的需要,近年来基于不同靶区分割的强调治疗在鼻咽癌的放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在满足不同靶区照射剂量的同时能够减少非靶区组织器官的损害[4],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本组资料中单独采用强调放疗的患者术均具有较好的受益及生存情况,在部分鼻咽癌患者,单独的放射治疗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甚至在放射治疗时肿瘤仍然进展,表现出对放射治疗的抵抗,因此对于放射不敏感的鼻咽癌采取其他的治疗方式在鼻咽癌的临床治疗中尤为重要。
近年来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模式在中晚期鼻咽癌的治疗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在放疗过程中联合药物化疗能够增强放射治疗的效果,综合治疗的方式较多,包括同期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等,研究结果显示[5],同步放化疗的效果优于序贯放化疗,但是有增加放疗毒副作用的风险,但是其肯定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仍然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因此在联合放化疗过程中对于化疗药物的选择也尤为重要,目前在同步放化疗的治疗过程中选择的同步放疗过程中采用的药物多为具有放疗增敏作用的药物[6-7],通过药物作用加强放射治疗的效果,但是其前提是需要肿瘤细胞对放射治疗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对放射线完全抵抗的肿瘤细胞或组织起效果较差,因此在放射治疗同步化疗中选择肿瘤细胞敏感的化疗药物也十分必要。
笔者在鼻咽癌强调放疗过程中采用DDP+5FU方案同步化疗,DDP单独应用具有肿瘤抑制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降低肿瘤细胞的增值指数,而且其具有放疗增敏作用,能够增强肿瘤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8],同时不增加放射治疗毒性,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5FU能够作用于细胞的S期,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于实体肿瘤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本组的资料分析发现,在研究组患者采用强调放疗联合同步DDP+5FU方案化疗,研究组患者受益情况及生存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5年生存率比较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强调放疗联合同步DDP+5FU方案化疗能够增加中晚期鼻咽癌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而且对于放疗毒副反应的比较结果显示DDP+5FU方案同步化疗也不增加鼻咽癌放射治疗毒性,在中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疗过程中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1]马建光,齐立星,郭洪涛,等.周剂量顺铂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26(3):252-254.
[2]杨学宁,吴一龙.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J].询证医学,2004,4(2):85-90,111.
[3]林少俊,陈传本,韩露,等.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230例初步结果[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7,41(1):66-70.
[4]Mu G,Xia P.A feasibility study of using conventional jaws todeliver complex IMRT plans for head and neck cancer [J].Phys Med Biol,2009,54(18):5613-5623.
[5]马珺,曹远东,汤锐明,等.中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疗效比较[J].江苏医药,2010,36(9):1027-1029.
[6]陈建祥,张鸿未,赵雅华,等.放疗联合卡铂增敏治疗鼻咽癌疗效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3,12(19):1103-1104.
[7]钟文欢,冯惠霞,蒋红花,等.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与同期放化疗治疗鼻咽癌副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0):162-164.
[8]章龙珍,朱广迎,李丹琼,等.局部注射顺铂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放疗增敏作用[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0,20(3):2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