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组织理论视野下的高职毕业生“双盲式”就业模式研究

2012-11-13李本俊刘徽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6期
关键词:双盲招聘会用人单位

李本俊 刘徽

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101

自组织理论视野下的高职毕业生“双盲式”就业模式研究

李本俊 刘徽▲

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101

通过多年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践,创新性地提出高职毕业生“双盲式”就业模式,并对高职毕业生“双盲式”就业模式的内涵、操作流程以及特点进行介绍和分析。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研究发现,“双盲式”就业模式具有自组织特质。关于自组织理论,阐述了该理论的内涵、理论基础和形成条件。在自组织理论框架下,从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涨落四个方面对“双盲式”高职毕业生就业模式进行了自组织理论分析。

自组织理论;高职毕业生;“双盲式”就业模式

医药高职教育过程中,毕业生就业常常表现出不稳定、低效率等现象,“双盲式”高职毕业生就业模式作为多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践创新,为高职教育就业工作提供了新的思想和理念。实践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双选过程中拥有决策权力,高职院校作为双选活动的组织者在这种决策系统的外围,只是起到了抛砖引玉式的桥梁作用,而自组织理论为“双盲式”就业模式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

本文将高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选活动称为“高职毕业生就业系统”,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整体系统,具有自组织特质。自组织理论运用到高职毕业生就业系统的研究中,可以使系统在与外部环境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过程中形成和保持有序结构[1],建立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培养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对实现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序、公平和高效地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双盲式”就业模式

1.1 “双盲式“就业模式的内涵和操作流程

“双盲式“就业模式是指在高职教育就业工作中,学生与用人单位在见面双选会之前不知道对方的任何信息,高校只公布招聘的时间和地点,不公布企业的信息,为每一个用人单位组织专场招聘会的双向选择就业模式。“双盲式“就业模式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1.2 “双盲式“就业模式的特点

1.2.1 “双盲式“就业模式的优点

1.2.1.1 避免学生错失就业机会。在学生就业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只选择到大企业和有名气的企业去工作,结果错失了适合的企业和适合的岗位。而“双盲式”就业模式因为不通知企业的具体信息,只通知招聘时间和地点,学生不知道是哪个企业来招聘,所以只能每场招聘会都得参加,而既然参加了就都想投一份简历,这样从体制上避免了学生因为盲目或者自身定位的不准确主动放弃了适合的就业机会。

1.2.1.2 使企业可以更好地选择人才。由于学生只能每场招聘会都得参加,参加的学生有几百人,又是企业的专场招聘会,企业自然会认真准备招聘资料,并可以获得许多学生投递的简历,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人才的机会,聘选到合适的学生。

1.2.1.3 高校开展了一次真正的就业实训训练。学生参加的每次招聘会,在企业宣讲过程中能够了解到每个企业的详细信息;在与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面对面沟通过程中,提高了与人交流和语言表达等能力。这些对于高校而言,是宝贵的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机会。学生在每一次招聘会结束后都会有所收获,并会不断改进和提高。

1.2.1.4 节省了高校就业工作开展所需的资源。高校在“双盲式”就业模式下只需提供场地和招聘信息即可,剩下的事就都由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行完成。所有的就业工作只需要一位教师从中间协调即可,节省了教师资源、高校就业工作费用等。

1.2.1.5 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拥有主动权。在用人单位通知学生第二轮的面试结果后,高校的招聘会并没有完全结束,还有些企业正在组织招聘,学生也没有参加完全部的企业招聘会。所以,学生即使得到了企业的录用信息,企业也只能等到学生参加完全部的招聘会后,由学生来确定要去哪家企业工作。结果是,每个学生都有3、4家企业有意向聘用,学生拥有了选择权和主动权。

1.2.2 “双盲式”就业模式的缺点

1.2.2.1 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因为每个企业要组织专场招聘会,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来完成总体的招聘工作。

1.2.2.2 需要耗费学生较多的精力。学生为了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只能参加所有场次的招聘会,并且还要参加企业的第二次面试,耗费了学生较多的精力。

1.2.2.3 企业的招聘工作可能会不理想。因为就业工作的选择权和主动权转移到了学生一方,即使可能性很小,但企业也极有可能在最后招聘不到学生,影响了企业的招聘积极性,影响了高校与企业间的长期合作关系。

2 关于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和发展的一种系统理论,以复杂性自组织系统为研究对象,例如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等,是系统论的核心内容[2]。

自组织是指如果一个系统在获得空间、时间的或功能的机构过程中,没有外界因素的特定干涉,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则该系统是自组织的[3]。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越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就越强。自组织现象在自然界、人类社会或思维领域都是存在的,是自然界和社会演化选择的较为优化的进化方式。

自组织理论是分析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系统及系统中各要素由无序向有序、由低级向高级自组织转化的内在机制,其基本思想和理论内核由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给出。耗散结构理论提出远离平衡态、系统的开放性、系统内不同要素间的非线性机制,是耗散结构出现的三个条件;协同学认为自组织过程的基础是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协同,系统内各序参量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作用是系统产生新机构的直接根源[4]。

总体而言,自组织理论认为当系统具备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涨落4个条件时,系统会自组织地由无序转向有序。本文从自组织理论的上述4个方面对“双盲式”就业模式进行分析。

3 “双盲式”就业模式的自组织理论分析

3.1 开放性是“双盲式”就业模式形成的外部条件

开放性是指“双盲式”就业模式的信息与外界信息,以及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其信息是相互融通和传播的。“双盲式”就业模式是一个开放式的就业系统,用人单位与学生可以在这个系统内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并且系统与外部因素之间可以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双盲式”就业模式要首先实现这一就业模式系统的开放性,即系统内部、系统与系统外部间都具有开放性,这是一个系统开放性的两个方面的体现。

3.1.1 系统的外部开放性

“双盲式”就业模式系统要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流,即要与整个社会环境、教育环境、高职教育环境、用人单位等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系统要不断地根据外部环境改进就业方式、就业教育思想和理念,不断改进用人单位信息,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为促进学生就业、提升高校就业管理效率提供基本条件。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我国教育环境(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是不断变化的,系统的外部开放性可以保证高校的就业工作能够实现与时俱进,使“双盲式”就业模式系统一直保持生命力。

3.1.2 系统的内部开放性

“双盲式”就业模式系统内部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系统,学生通过与用人单位的交流获取了学习的机会,提高了与人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用人单位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获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改进了企业招聘和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双选过程中,在与高校的交流和在高校的引导下打破了原有的思维模式,学生、用人单位和高校三方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可以分别实现学生能力、企业管理和高校就业等方面的完善。这些良性循环提高了学生在校学习知识和技能能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善了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了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2 非平衡性是“双盲式”就业模式形成的内部条件

非平衡性是指系统内部各个区域的物质在其密度和能量分布上是极不平衡的,具有较大的差异。”双盲式”就业模式系统内部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学生之间的差异,表现为用人单位之间的差异等方面。差异性、非均匀性和非平衡性是一个系统具有活力和多元化发展的源泉。系统内部各项物质间非平衡时,才能不会一成不变地保持原有的稳定结构,才会系统内部不断调整向新的平衡态转变,形成新的稳定态,如此循环往复下去,使系统内部不断改进和完善,实现系统的多元化发展。

“双盲式”就业模式系统内,学生与学生之间具有较大差异,在这个系统内,学生参加每场招聘会后,在简历制作上相互学习;在与用人单位双向交流时面对某一问题时的反应;在着装上怎样得体、适合;在紧张时如何应对等等方面,学生之间会互相交流心得和经验,最后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一个大幅度的螺旋式提升。

“双盲式”就业模式系统内,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之间具有较大差异,在这个系统内,每个用人单位其企业自身资源、岗位需求都是不同的,在招聘会的宣讲准备上;在与学生交流过程的表述中;在最后录用名单的确定中,通过与学生、高校和其他用人单位的交流能够不断改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差异,即学生的需求与用人单位提供的条件不一致,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与学生的条件不一致。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待遇、培训和个人发展等是不同的,如果通过沟通学生发现自己的定位不准确,可以在后续的应聘过程中调整;如果用人单位在双方交流过程中发现其提供的薪资待遇、培训等过高或过低,可以在后续的招聘过程中适时调整。“双盲式”就业模式系统下,这种双方间的需求和定位的差异可以促进双方各自改进,通过多方向、多次的互动交流达成一个相互的交融,而结果是系统内部的个体,包括学生和用人单位其认知结构不断改进和重组,是新思想、新知识的产生与创造。

3.3 非线性是“双盲式”高职就业模式形成的动力

非线性是指系统内各组成部分、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叠加的,具有非线性效应,这是系统自组织行为产生的动力。

“双盲式”就业模式系统内部的差异是自组织行为产生的内部条件,而这种差异本身的变化是呈现非线性状态的。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在非平衡性状态下不断改进,系统在向有序改进的过程中形成的差异是不同的。因为不同学生、不同用人单位对同一个问题的改进,其理解是不同的,在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发生变化时,非线性使得系统内不同学生的变化结果不同,进一步使系统内部形成非平衡化;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不同的企业资源不同、竞争优势不同、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不同等,使得企业在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时改变的角度、改变的幅度、改变的内容都是不同的,体现了非线性效应。进一步产生系统内部的各要素间的差异。上述这些差异调动系统内各组成要素(学生和用人单位)改进的积极性,实现自组织演化态势,系统内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形成竞争关系,而竞争本身就包含了合作层面的含义,即协同的效应,竞争与协同是一个事物的两方面表现形式,其竞争就是协同,协同就是竞争,这即为所谓的“竞合”,所以在竞争与协同的不断自组织演变过程中,自组织系统的非线性条件使系统内各组成部分具有了改进和完善的动力。

3.4 涨落是“双盲式”就业模式形成的诱因

涨落是指每个系统本身(包括系统下的各子系统)具有一个系统整体状态的平均值,而系统的现在表现是对系统整体或子系统平均值的偏离。由于系统(或系统下的各子系统)的宏观状态参量在与系统平均值的比较中出现了随机的、微小的偏离,系统表现为系统的涨落状态。

“双盲式”就业模式系统的涨落使系统偏离平均值,当这种偏离的程度小时称为“小涨落”,当这种偏离的程度大时称为“巨涨落”。“小涨落”是自组织系统小范围的改革和措施,“巨涨落”是自组织系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系统平均值,而“小涨落”的累积和发展形成了“巨涨落”。

“双盲式”就业模式系统通过涨落的变化达到一个更高的有序状态,同时限制一些消极的干扰因素,减少系统进入混乱状态的可能性。系统内部的非平衡性、非线性效用使系统内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改进效果被放大,最终影响分别的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的发展,系统的参数变量发生变化,促进整个系统达到一个较高的、较理想的有序状态。

[1]袁维新.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自组织特征与形成机制[J].教育科学,2010,26(5):59-63.

[2]蒋雅俊.自组织理论视野中的课程经验[J].当代教育科学,2011,(7):15-17.

[3]林宁.自组织视阈下高职教育管理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1,(6):40-42.

[4]刘国岩,池仁勇.创新型大企业的自组织机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380-381.

Double blind em ployment pattern of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 based on the vision of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LIBenjun LIU Hui▲
Liaoning College of Health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y,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0101,China

By practicing the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employment work,creatively put forward the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double blind″employment pattern,to introduce and analyze themeaning,operating process and feature of that pattern.Throughout the theory study,find that the″double blind″graduates′employment pattern has self-organization′s feature.About self-organization theory,the author elaborates themeaning,theory basis and forming factors.In the framework of self-organization theory,to analyze the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double blind″employment pattern from opening,non equilibrium,nonlinear and fluctuation.

Self-organization theory;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Double blind″graduates′employment pattern

G710

C

1673-7210(2012)09(b)-0146-03

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项目名称: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中药制药专业就业对口率的对策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基于渠道联盟理论的医药院校高职毕业生服务辽宁老工业基地零距离对接研究;项目编号:L10BGL002)。

李本俊(1957-),男,学士学位,副教授,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研究。刘徽(197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渠道联盟研究及高职教育研究。

▲通讯作者

2012-04-26 本文编辑:谷俊英)

猜你喜欢

双盲招聘会用人单位
西安举行近3年最大规模线下招聘会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宜兴市探索“双盲”应急演练提升实战效能
基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探讨影响肾功能进展的因素
“列车”招聘会可以有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的”字叠词招聘会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60例临床疗效观察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