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汉中建成陕南的中心城市

2012-07-30杨勇先

西部大开发 2012年5期
关键词:汉中中心建设

◎ 文/杨勇先

汉江

课题组顾问:田 源

课题组组长:秦瑞云

课题组副组长:杨勇先

课题组成员:李平安 杨永善 张宝通张浩洁 王 镇 王益辉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实施一市一策的指导方针并相应出台专门的支持政策,如西安、咸阳建设一体化的国际大都市,宝鸡市建设全省副中心,渭南市建设陕西东大门等等,这使各市的建设目标更加明确,各自的优势和特色更加突出。目前关中陕北各市的建设目标已经明确,唯陕南三市尚未加以明确。最近,陕西省决策咨询委的课题组带着这个问题,对汉中市进行了一次调研,建议将汉中的发展目标定位为:陕南及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

汉中市已具备建设成陕南及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

西汉高速穿越秦岭

区位优势明显。汉中市地处关中、成渝经济圈的接合地带,具有“北依南托”和“两圈交会”的区位优势。境内有三条铁路、两条高速公路、六条国道、省道连通陕甘川三省,目前正在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新机场,未来汉中将成为大西北连接大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

经济基础较强。汉中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原材料工业基地,是中国航空产业高地及西部航空名城。汉中农业发达,历史上就是我省粮食、油料和生猪生产基地。“十一五”期间,汉中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13.9%,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达647.48亿元,综合实力大大高于毗邻的我省安康市(407.2亿元)、四川广元市(404亿元)和甘肃陇南市(197.7亿元)。

历史文化独树一帜。汉中是汉王朝的发祥地,“汉中王”刘邦在此养精蓄锐、筑坛拜将,平定天下,成就了汉王朝400多年的辉煌历史。从此,汉朝、汉族、汉语、汉字、汉文化一脉相承至今,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汉中还是“三国”时期魏蜀两国交战的主战场,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是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以“西汉”、“三国”为特色的历史文化遗迹独具特色。

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汉中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铁、锰等18种矿的储量居全国前列,勉、略、宁地区是著名的矿产“金三角”;镇巴周围地区的油气资源前景可观;水资源丰富,是南水北调的水源源头地。水资源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动植物种类繁多,药用植物有1600多种,为全省第一,“中华四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均生活在该市境内。

城市承载能力较强。“十一五”期间,汉中市政基础设施投入13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3倍。中心城区已建成56平方公里,人口近40万。已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建议将汉中市定位为:“陕南及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

发挥汉中的独特优势,建设具有辐射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汉中市应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秦巴连片扶贫开发的机遇,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发挥区位、产业、文化、资源四大优势,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开放开发力度,全面提升全市的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汉江海鸥

汉山油莱花

整合提升优势产业,加快工业化发展步伐。一是,以陕飞公司、中航企业、汉川机床、中航电测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把汉中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业基地、精密数控机床生产基地;加快国家级航空产业园区建设步伐,打造产业集聚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中型军用飞机集群、民用飞机集群和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二是,以陕钢汉中钢铁公司、汉中锌业、煎茶岭镍业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建设500万吨钢、100万吨特种钢生产基地,发展电解冶炼及深加工,构建有色、冶金循环经济产业链。三是,以中材汉江水泥、汉中尧柏水泥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新型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耐火材料等建筑产品、装饰产品,打造新型材料生产基地。四是,全力打造工业经济产业园区,使园区成为推动产业聚集、产品集成、产业升级的基地。重点扶持一批前景好、成长快的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到“十二五”末,培育4-8户年产值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粮食、油料、生猪生产能力。汉中是我省传统的大米、油菜子和生猪生产基地。一是,要依托汉中盆地的优越条件,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积极有序地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吸引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和经营大户,投资经营现代农业。二是,要建立一批现代农业园区。以完善的基础设施,推进农业的科技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要充分利用汉中盆地的优越条件推进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发展。三是,要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立畅通的流通渠道,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

突出汉文化和三国文化的鲜明特色,打造国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一是,加快西汉、三国文化、栈道文化等资源的统筹开发,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推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文化服务业转化,把汉中建设成全国有名的汉文化和三国文化的旅游基地。二是,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尽早打通秦岭南环线,使各旅游景点互联互通;支持在汉中建设若干个四星级以上的酒店,创建4A级以上旅游景点,强化配套服务,加强宣传促销,促进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三是,将历史文化资源、大秦岭自然生态资源与毗邻地区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打造跨省、跨区的旅游大环线,形成与毗邻地区互动发展的旅游廊道。四是,大手笔策划、开发汉朝奠基旅游线路,三国争雄旅游路线,提升华阳、黎坪、青木川等重点景区,并将其整合成旅游产业集群,由单一景区走向综合园区。

突出城市的江南特色,建设陕西最美的宜居城市。一是,集中打造中心城区,推进“一江两岸”延伸发展。要以新的理念打造一批既体现时代精神、又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彰显历史名城的独特风貌,要充分利用江岸城市的有利地形和温和的气候条件,着力建设江南风格的宜居城市;二是,要完善城市功能,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高效率的城市管理体系,加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三是,积极推进勉县、城固县城建设,使其成为东西两翼副中心城市,形成汉江经济带的核心部分。四是,要以沿汉江和西汉高速公路城镇发展为主轴,沿十天、宝汉高速公路两条城镇发展为次轴,着力打造一批小而强、小而美的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商贸重镇和文化旅游名镇,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面向两大经济圈,将汉中建成毗邻地区的交通和物流中心。汉中地处关中、成渝两个经济圈的接合地带,是陕、甘、川三省的交会地,完全可以发展成为这一地区最大的交通通信中心和物流商贸中心。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联通周边地区的现代化交通网络。要加快西安至成都高速客运铁路、阳平关至安康铁路的扩能改造、兰州至重庆铁路阳平关至姚渡连接线、宝鸡至汉中高速公路的建设,特别要加快汉中机场的建设,大力拓宽汉中与外界的联系通道。二是,要建设高度开放的市场体系,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落户汉中,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内资投向汉中,聚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产权等要素市场,提供全方位、高水准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汉中位于“西三角”经济区腹地的区位优势,形成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城市。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在汉中设立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中心和救助物资加工、储备中心。陕西南部、四川北部、甘肃南部、青海南部都是地震、泥石流等灾害高发区,汉中距离这些地区较近,建议争取民政部在汉中设立应急救助中心和应急救灾装备制造、救助物资加工储备中心,有利于快速进行救助,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

支持汉中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几点建议

出台《支持汉中建设陕南及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目前,省上对关中、陕北各市发展定位后,都随之专门出台了支持政策和措施。为此,我们建议,省政府在确定将汉中建设成陕南及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同时,也专门出台支持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点在建立勉略宁矿产资源开发区和褒河物流园区、支持汉中500万吨钢技改项目、土地指标(汉中是汶川“5·12”特大地震的重灾区和灾后重点重建地区)、镇巴油气田勘探、汉中老工业基地改造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

高起点修编汉中城市建设规划。形成一个主中心、若干个次中心、若干个卫星城的城市体系。对于各功能区分工、产业布局和骨干交通体系,都要高水准的规划。新规划要突出汉中特色,建设具有江南特点的园林城市、宜居城市。

支持汉中调整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支持汉中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积极发展装备制造、有色冶金、新型材料、生物医药、油气石化、有机农业、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等循环经济主导产业,全面构建以循环型农业为基础、循环型工业为主体、循环型服务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做强做大产业。抓紧出台循环经济产业发展鼓励政策,设立省级财政循环经济基金,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汉中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议将镇巴油气田的勘探开发问题,提高到省级层面加以协调,推动中石化加快勘探进度,并尽早与中石化协商油气资源的就地转化问题的协议。

局部调整县区行政建制,为建设陕南及毗邻中心城市打开空间。目前汉中原有的行政区划已不适应中心城市发展的需要。建议省政府将汉中所辖的南郑、勉县、城固三县撤县设区,以拉开汉中市的发展空间,在更大的区域内合理规划和布局各种产业,更充分地释放生产要素的能量,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步伐。

猜你喜欢

汉中中心建设
汉中老年大学特色教学(上)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汉中为王(二)
汉中为王(一)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