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程中有效教学的实证研究
2012-07-29李昊彤
周 婧,李昊彤
(1.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基础部,重庆 401120;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信息学院,北京 100020)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健康水平,预防和避免自杀等严重危机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1,2],但目前很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向教师讲、学生记、应付考试完事大吉的死胡同,难以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难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3]。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性质比较特殊的课程,一门更具专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不应该成为一种单纯知识传授、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科。因此,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以学生获得体验为主的活动性课程[4]。所以如何有效地教会大学生掌握心理技巧和知识,探讨有效的心理健康教学方法,让枯燥的课堂更加生动,是顺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目前,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从宏观上讲主要有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直观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5],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而开展有秩序的、相互联系的活动的办法,由于活动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6]。所以综合了以往文献研究[7-11]和本人实际教学经验,本研究在传统常规知识讲授形式基础上,融入了讨论法、体验法的教学思想,探讨了自由案例讨论法、专题讨论法、团体辅导法和集讲授、讨论和课堂游戏一体的综合法五种方式的教学有效性。
二、研究过程及方法
(一)实验设计
以重庆某大学416名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的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组实验法,由一名专职心理学教师采取五种不同教学方法,随机运用于五个平行班级,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以老师讲述为主,在课堂上通过使用一些心理学研究和故事,讲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原则和技巧;其中四个班级采用四种不同的新式教学方法作为实验组,实验组一采用自由案例讨论的教学手段,由学生自己提出与人际交往相关的案例,进行自由讨论,老师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实验组二采用专题讨论的教学手段,由老师给出一个典型的大学生宿舍交往案例,学生围绕这一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老师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实验组三采用团体辅导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两人一组在户外完成“信任之旅”的活动,然后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讨论,老师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实验组四采用综合法,以常规教学手段为主,穿插了案例讨论和课堂小游戏“对牛弹琴”的环节。
(二)研究工具
课程评价应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8],因此本研究使用自编教学有效性的调查问卷,涵盖了教学目标(如本次课程让我明白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如本次课程紧密围绕人际关系内容展开)、教学方法(如教学形式新颖能很好吸引我)、教学过程(如课堂中注重调动学生参与性)、教学效果(如本次课程的知识我能很好理解)五个环节,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很不满意”、“不太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4 级评分,总分在13分-52分之间。
(三)数据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主要统计方法是单因素方差分析。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方差齐性检验及整体效果分析
对四个实验班和对照组的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经检验四个实验班和对照班方差齐性 (F=0.096,p=0.984),对总分进行差异比较发现,总体上的调查结果显示该教师五种教学方式均值都超过43分,说明教学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而且四种新型教学手段都优于常规教学方式,说明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说教的教学方法[9],但差异不显著(如表 1)。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总分独立样本t检验
趋势图(图1)表明,五种教学方式仍然存在差异,团体辅导的教学方式是最有效,最受学生喜欢的方式,综合法、专题讨论次之,案例讨论稍差,常规教学手段是五种教学方式中最低分。
图1 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情况总分均值图
(二)五种教学方式的差异比较分析
在进一步对五个维度的差异比较检验中发现,不同教学手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维度中存在显著差异(如表2)。
其中教学内容维度包括主题明确性和内容重要性两个因子。主题明确性是指教学活动围绕教学任务展开,教学内容严密连贯,单因素方差检验发现,专题讨论的方式能让学生更清楚教学主题,常规教学、案例讨论和综合法次之,而团体辅导的方式容易造成主题不够明确的情况,并且专题讨论、案例讨论、常规教学三种手段都与团体辅导存在显著差异;内容重要性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感受状况,研究发现在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时,学生会对同一课程内容产生不同程度的重要性感知,使用综合法时,最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内容重要性的感知,常规、案例、团辅次之,而专题讨论的方式不太容易让学生产生重要性感知,并且常规、案例、综合三种手段分别与专题、团辅的教学方式在该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表2 五种教学方式在各维度上差异比较结果
教学方法维度包含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思考两个方面。研究发现,学生对团体辅导的教学形式最感兴趣,而且该方法与案例讨论、综合法差异显著;综合法最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而且该方法与专题讨论、团体辅导存在显著差异。
教学过程包含了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师生互动性、学习氛围三个方面。研究发现在师生互动性上,专题讨论和团体辅导的效果较好,而且这两种模式与常规教学存在显著差异;在学生参与性和课堂学习氛围上,团体辅导和专题讨论的模式更容易使学生融入课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产生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而常规教学这方面的效果都较差。
四、讨论与总结
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评估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论强调学生是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主人,教育应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使主体意识充分觉醒,主体能力全面释放和开发[5]。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一方面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发挥老师的指引和指导作用,所以本研究通过教学五环节探讨了五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虽然五种方法在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两个环节中差异不显著,但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环节中出现了比较显著的差异。
团体辅导是一种新型的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它在调动学生参与性和课堂氛围上具有优势,这种在师生间的互动、沟通、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塑造中使师生角色发生了变化,激活了课堂教学[10-11];积极良好的课堂气氛,给教师和学生以愉悦氛围的刺激,双方在课堂交往中情感交融,配合默契,使教师教的最佳心理状态和学生学的最佳心理状态相吻合,激发师生各自充分发挥潜能,课堂活动有序、高效,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目标[12];综合法在调动学生思考,让学生产生学习内容重要性感知上的优势最明显;专题讨论方式在授课主题明确性、师生互动效果上更具优势,但在激发学生思考上存在弱势,可能是由于主题的设定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自由案例讨论的方式虽然发挥了学生的参与性,但是却忽视教师的指导性,课堂主题过于分散无法明确把握教学目标,所以设定讨论主题是搞好课堂讨论的重要一环[13],而且教师在创设问题时,既要考虑学生目前发展水平或可接受水平,还要考虑问题的难度值;常规教学方法只体现了老师的“主导”地位,过分强调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体验,不能真正实现学生素质培养的目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任务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实现有效教学。
[1]胡邓,张晓京,文书锋.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识课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0,(3):23-24.
[2]Jane Wells, Jane Barlow, Sarah Stewart-Brown.A systematic review of universal approaches to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in schools[J].Health education,vol.103,(4):197-220.
[3]管敏.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思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16-17.
[4]刘华山.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标准的思考[J].河南教育,2006,(5):36-37.
[5]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6]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77.
[7]揭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8,(8):1403.
[8]刘启迪.课程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海峡两岸课程教学评价学术研讨会述评 [J].课程.教材.教法,2006,(6):22-26.
[9]朱海娟,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24-25.
[10]薛长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0.28-41.
[11]周美然,南海玉.“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阶段性实验探析[J].教育探索, 2003,(3):31-32.
[12]张宝歌,孙平.论课堂交往中师生合作的有效性[J].当代教育科学,2007,(18):38-39.
[13]贾秀兰.精心组织课堂讨论是搞好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4(10):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