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对高血压患者冠脉病变及左心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2-07-28饶志荣李建胜杨友祥王宁生方快发
饶志荣 李建胜 傅 晖 杨友祥 王宁生 方快发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 惠州 516211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心功能检测方法是超声心动图,但其对于左心室形态不规则的情况如心肌梗死后心腔扩大、室壁瘤等易受操作者主观依赖性的影响而造成误差,从而使其在检测左心室的容量、重量以及射血分数的精确度受到限制[1-2]。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发展,尤其是64层CT可客观且清晰地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准确勾画心内膜和心外膜的界线,且扫描定位准确,可从左室心尖到心底的多个高分辨层面进行画面采集,准确评估左心室容量、重量和功能,受操作者主观影响较小,从而可有效减低测量误差[3]。为探讨64排螺旋CT对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及左心功能评估的临床价值,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9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64排螺旋CT检查冠状动脉及心功能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其中男66 例,女 54 例,年龄 38~85 岁,平均(58.49±5.12)岁。将所有患者按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以及高血压3级三组,每组各40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其中男22 例,女 18 例,年龄 36~86 岁,平均(57.36±6.01)岁。四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高血压患者诊断标准依据1999 WHO/ISH制定的标准和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 90 mm Hg(1 mm Hg=0.133 kPa),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确诊,排除患有继发性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糖代谢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以及瓣膜病变等病例。
1.3 检测方法
扫描前所有患者均进行严格的闭气训练,扫描前半小时内保持静息状态,给予适量倍他乐克控制心率小于75次/min。采用TOSHIBA Aquilion 64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先进行钙化积分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后再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主动脉根部冠状动脉起始部上方约1 cm至隔下,扫描全程均在患者静息状态下吸气后屏气完成。根据64排螺旋CT的血管成像情况将患者冠脉病变分为正常、轻度 (狭窄<50%)、单支、双支以及三支病变,其中左主干有病变时按双支病变处理,冠脉病变的判断标准:冠状动脉无狭窄为正常,冠脉狭窄>50%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左心功能数据检测是按照R-R间期R波后5%~95%,以10%为一个间隔,重建心脏10个时相的容积数据,采用心功能分析软件包计算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LVSV)、心肌质量(LVMM)以及心肌容积(LVMV)等参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血压分级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关系比较
高血压1级组轻度和单支病变最多,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3级组双支和三支病变最多,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高血压分级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关系比较[n(%)]
2.2 各组64排螺旋CT心功能分析结果
除LVSV外,高血压3级组的LVEF、LVEDV、LVESV以及LVMM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见表 2。
3 讨论
MSCT是通过勾画从心尖至心底9~12个层面的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的心内膜和心外膜来计算心室容积,并可无需任何几何假设直接计算心室体积。与超声心动图相比,MSCT原始数据量大,且可清晰客观地观察到心脏的解剖结构,其定位准确,可明确分辨心内膜和心外膜的边界,有效减少测量误差,可从左室心尖到心底的多个平行的高分辨剖面进行数据采集,可十分准确地评估左心室容量、重量和功能,受操作者主观影响较小,可重复性高[4]。64层MSCT单层扫描时间可达0.33 s,十分接近于电子束CT,且空间分辨率更高,可达0.4 mm×0.4 mm×0.4 mm,所以可进行更长段的容积扫描,更加完善地进行有关心脏后处理技术,为准确评价心功能提供良好的条件[5]。
表2 各组64排螺旋CT心功能分析结果对比分析()
表2 各组64排螺旋CT心功能分析结果对比分析()
注:与高血压3级比较,*P<0.05
组别 例数LVEF(%) LVEDV(mL) LVESV(mL) LVSV(mL) LVMM(g)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对照组4040404067.13±4.6167.52±6.5655.34±5.4367.34±4.45112.46±17.65*114.45±16.31*128.54±27.43111.62±15.34*37.48±7.56*38.45±6.39*56.43±16.4737.31±7.09*76.62±11.78*74.89±14.91*72.91±18.7974.67±11.57125.98±22.56*127.67±26.56*143.78±35.67110.23±16.48*
64排CT扫描速度快、大大提高了空间和时间的分辨率,对患者屏气要求降低,受主观因素影响小,一次扫描即可测量整个心脏的各种参数,与超声心动图一样,其也可评价左室的大小以及射血分数,尤其在左心功能定量评价方面更准确可靠。进行一次MSCT冠状动脉造影,即可同时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室功能。大量临床研究显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方便快捷,显示狭窄准确率高,可通过无创的手段对冠状动脉的狭窄病变进行定性以及定量分析[6-7]。研究显示64排螺旋CT心血管造影(CTA)对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敏感性可达93.8%,特异性可达97.6%,其阳性预测值为83.2%,阴性预测值为98.3%,CTA能准确地分辨冠状动脉的畅通以及狭窄,并对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做出精确的判断[8]。
通过对本组资料研究显示64排螺旋CT检查显示高血压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随着血压水平升高,冠状动脉病变会加重,左心泵血功能减退,其中高血压1级患者以正常、轻度、单支病变为主,发生心肌肥厚,心功能无变化。高血压2、3级组患者以双支、三支病变为主,高血压3级组不仅发生心肌肥厚、心腔扩大,且心功能明显下降,说明64排CT不仅可准确评价左心功能,而且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可疑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筛查方法,值得进行临床进一步应用研究。
[1]高波,侯阳,郭启勇.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同时评价左心功能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18(4):232-234.
[2]Yamamuro M,Tadamura E,Kubo S,et al.Cardiac functional analysis with multi-detector row CT and segmental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comparison with echocardiography,SPECT,and MR imaging[J].Radiology,2005,234(2):381-390.
[3]史永艳,王瑞英,代卫斌.64排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比较[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5):618-619.
[4]刘杰,张宏彬,范华,等.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疾病筛选价值评估[J].临床医学,2008,28(1):19-22.
[5]方玉强,王毅,杨成明,等.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4排螺旋CT 检查的诊断价值分析[J].重庆医学,2008,37(6):595-596.
[6]刘芳,刘梅林,田清平,等.64层螺旋CT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评价[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9(3):163-165.
[7]Pugliese F,Mollet NR,Runza G,et al.Diagnostic accuracy of non-invasive 64-slice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J].Eur Radio,2006,16(3):575-582.
[8]王成伟,李勇,张国玲,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农垦医学,2009,31(5):40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