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价值

2012-07-28明文剑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31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斑块

明文剑

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B超室,湖北 阳新 435200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DM)重要心血管并发症,是DM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DM合并高血压(EH)则增加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加快了病变的进程[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 medial thickness,IMT)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早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直接的关系[3]。本研究通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检测,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8月在阳新县人民医院住院的DM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按病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M+EH组)。DM组108例,其中男68例,女40例;年龄48~78岁,平均(55.2±8.2)岁;病程为 2.5~26 年,平均(8.1±5.6)年;空腹血糖7.9~11.9 mmol/L。DM+EH 组 92例,其中男 49例,女 43例;年龄 53~82 岁,平均(65.3±8.5)岁;病程为 3.5~28 年,平均(8.3±3.8)年;空腹血糖8.2~12.8 mmol/L。DM诊断符合1999年 WHO诊断标准,EH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WHO及国际高血压学会发表的《血压指南建议》的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或继发性糖尿病。选择同期我院常规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 59 例,女 41 例;年龄 44~76 岁,平均(58.2±8.6)岁;空腹血糖<5.6 mmol/L,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病史。

1.2 检查方法

采用PHILIP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2 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依次检查颈总动脉(CCA)、CCA 分叉处、颈内动脉(ICA),观测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部位、数目、大小、性质及回声,并测量IMT。

颈动脉IMT增厚的诊断标准:CCA IMT≥ 1.0 mm,或CCA分叉处≥1.2 mm。若颈动脉管壁见局限性不规则的异常回声突入管腔,或IMT≥1.3 mm则可诊断为粥样斑块形成[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1.5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颈动脉IMT检测结果比较

DM+EH组及DM组CCA、CCA分叉处、ICA的IMT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DM+EH组CCA、CCA分叉处、ICA的IMT检测结果高于DM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表1 三组颈动脉IMT检测结果(,mm)

表1 三组颈动脉IMT检测结果(,mm)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DM组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CCA CCA分叉处 ICA DM组DM+EH 组对照组108921000.90±0.16▲1.03±0.24▲*0.72±0.181.23±0.22▲1.58±0.33▲*0.79±0.210.86±0.17▲0.98±0.22▲*0.66±0.15

2.2 三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比较

DM+EH组、DM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M+EH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斑块内多见于CCA分叉及ICA起始处,斑块多有钙化,以强回声、不均质强弱回声为主。见表2。

2.3 各组颈动脉血管狭窄检出率比较

对照组双侧颈动脉均未检出明显的血管狭窄。DM+EH组颈动脉血管狭窄总检出率高于DM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M组及DM+EH组患者颈动脉狭窄≥ 50%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三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结果[n(%)]

表3 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检出情况比较[n(%)]

3 讨论

大血管病变是DM、EH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中最重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颈动脉硬化在相当程度上可反映冠状动脉、脑动脉、外周动脉硬化的程度,可以作为动脉硬化的替代指标[5]。本研究表明DM一旦合并EH将加重颈动脉硬化的程度,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超声测定颈动脉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成为临床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种可靠的检查技术。因此,通过测定颈动脉IMT和硬化斑块可以较准确的了解患者全身大中血管病变的程度。

DM、EH均可导致大血管内膜受损,弹力纤维减少,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外胶原成分增加,这些因素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IMT增厚,而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即有IMT的改变[6]。EH患者脉压增大,血管硬度增大,顺应性降低,血管壁压力负荷增加,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外胶原成分增加,促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7]。DM合并EH患者血管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受害,其损害程度呈叠加效应,颈动脉IMT增厚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病率更高,病情进展更快[8]。本研究结果显示,DM+EH组、DM组患者的颈动脉IMT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M+EH组的颈动脉IMT亦明显高于单纯DM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M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导致体内自由基生成增多,糖基终末产物(AGES)产生增加,促进血管炎症反应,分泌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9];同时DM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影响脂蛋白构成而直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10]。DM合并EH时患者脂质紊乱进一步加重,血管壁钙化更易发生,加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11]。本研究中DM+EH组、DM组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M+EH组斑块检出也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内多见钙化,斑块以强回声、不均质强弱回声为主。斑块多发生在颈总动脉分叉处或颈内动脉起始处,故这些部位也最易发生动脉狭窄病变,究其原因可能与血流局部剪切力增大、流速减慢有关[12]。DM合并EH时颈动脉发生狭窄的几率将明显大于单纯DM(χ2=7.27,P<0.01)。颈动脉狭窄率≥ 50%的检出率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P>0.05)。此结果与高明杰等[13]应用超声检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特征相一致。

综上所述,DM合并EH使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同时加速心血管疾病的进展。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特征、病变性质和程度,为临床的早期防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1]陈灏珠.内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38.

[2]Dobesh PP.Managing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Am J Health Syst Pharm,2006,63(12):1140-1149.

[3]Pignoti P.Ultrasound B-mode imaging for artery wall thickness measurement[J].Atheroscler Rew,1984,12:177.

[4]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血管超声检查指南[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9,(11):993-1012.

[5]Brook RD,Bard RL,Patel S,et al.A negative carotid plaque area test is superior to other noninvasive atherosclerosis studies for reducing the likelihood of having underlying significan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6,26(3):656-662.

[6]王义成,袁桂莉,赵久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4):33-37.

[7]苏琳,苗懿德,孙宁玲,等.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9(1):53-56.

[8]盖永浩,宋树良,吴世慧,等.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2):72-75.

[9]张颖,李建国,吴艳君,等.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5):611-613.

[10]Giugliano D,Ceriello A,Paolisse G.Oxidative stress and diabetic vascu1ar complications[J].Diabetes Care,1996,19:257-267.

[11]蔡健,赵昀,张丽琴,等.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11,28(5):324-326.

[12]Salonen JT,Salonen R.Ultrasound B-modeimaging in observational studies of atherosclerosis[J].Circulation,1993,87(3):1156-1165.

[13]高明杰,华杨,贾凌云,等.应用超声检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特征[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1,8(6):298-302.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