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虑症患者行为特征与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的相关研究

2012-07-28王晓良诸索宇徐鹤定粟幼嵩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31期
关键词:焦虑症A型心率

王晓良 王 飙 诸索宇 徐鹤定 粟幼嵩 李 朝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200030

焦虑症患者病前行为特征与发病状况密切相关,而且焦虑症患者经常出现如心动过速、血压增高、胸闷、胸痛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焦虑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较正常人群增加了3倍[1]。然而焦虑症患者的行为特征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相关性少见报道。本文将对焦虑症患者的人格特征进行对照研究,并探索焦虑症患者人格特征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6月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患者。所有患者至少3月内未经精神科治疗。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中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HAMA评分≥15分;②年龄18~60岁;③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有足够的视听水平以完成研究必需的检查。疾病诊断由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资质的研究医师做出,并由另一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资质的研究医生进行复核。健康对照来自广告招募的自愿者,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与患者相匹配。

1.2 方法

1.2.1 临床心理评定测量 对被试者阐明研究的目的和测试的方法,由其自愿参加并对被试者进行临床心理评定。评估工具为A型行为问卷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scale,TABP),由两名精神科主治医师对被试者进行评定。TABP共60题,按全国心身医学协作组编制的A型行为问卷评定,问卷由3个分量表组成,L量表用以评定问卷的真实性;时间紧迫感(TH)量表评定时间的紧迫感与急躁;无端敌意(CH)量表评定竞争、敌意等因子分。L≥7分,为无效试卷剔除后,然后计算CH+TH总分,A型≥29分,B型≤18分,M型19~28分。

1.2.2 心率变异性测定 按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心率变异对策组规定的统一方法进行。采用欧美心电协会和北美起搏与电生理协会共同推荐的指标,使用美国世纪3000十二导同步导联全息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和3.2版本心率变异分析软件。每个样本均在同一单人房间进行,电极安装好后嘱患者仰卧位装电池并仰卧30 min,平静呼吸不与人交谈,尽量避免思考问题及外界影响,检查期间尽量避免烟、酒、茶和咖啡等任何可能影响心率的食物,并停服β-受体阻滞剂等血管活性药物48 h以上,保证睡眠、避免剧烈运动。记录时间均在23 h以上。在记录结果回放分析时进行人机对话,对结果进行矫正。所有检查对象的整个检测及分析过程均由同一医师进行,以减少误差。

时域测定指标包括24 h 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每5 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 (SDANN);24 h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 (RMSSD);NN50除以总的NN间期个数(PNN50)[2]。频域测定指标包括低频功率(LF,频段:0.04~0.15 Hz);高频功率(HF,频段:0.15~0.4 Hz);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之比(LF/HF);极低频功率(VLF,频段:0.003~0.04 Hz)[2]。本研究所涉及的频域指标是短时程指标 (仰卧30 min内任选一段平稳的5 min时程作为研究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将 SDNN、SDANN、RMSSD、LF、HF、 LF/HF 等 HRV 指标分别与各项心理评估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研究组共入组108例,其中,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组 50 例,男 26 例,女 24 例,平均年龄(33.8±7.3)岁;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GAD)组 58 例,男 22例,女26例,平均年龄(32.1±8.4)岁。健康对照组共入组6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35.4±11.1)岁。研究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三组行为类型比较

PD患者及GAD患者A型行为的发生率 (62.0%、56.9%),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及GAD患者B型行为的发生率(2.0%、5.2%),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及GAD患者M型行为发生率 (36.0%、37.9%),与健康对照组(3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三组行为类型比较[n(%)]

2.3 三组A行为类型问卷评分比较

GAD患者与 PD患者 A型行为类型问卷 TH、CH、L、TH+C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除L分外,各因子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表2 三组A行为类型问卷评分比较(,分)

表2 三组A行为类型问卷评分比较(,分)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TH CH TH+CH L PD 组(n=50)GAD 组(n=58)健康对照(n=60)16.15±5.06*17.50±4.88*10.92.±3.5115.70±4.65*16.24±3.74*12.74±4.1231.85±9.18*33.74±7.88*24.64±8.513.14±0.822.93±0.753.08±0.79

2.4 焦虑症患者TABP评分与HRV频谱指标相关性分析

焦虑症患者组共108例,其中,A型行为患者64例,将A型行为量表各因子分分别与HRV各项频谱指标做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在A型行为量表中,TH、CH、TH+CH因子分均与LF/HF 具有相关性(P<0.05),且为负相关(r< 0)。见表 3。

表3 A型行为特征的焦虑症患者TABP评分与HRV频谱指标相关性分析(r)

3 讨论

焦虑症主要是由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心理应激、情绪激惹、行为异常造成的,精神因素、人格特点、行为特征在其发病上起着重要作用[3-4]。A型行为的概念是Friedman等[5]于1958年首先提出的。A型行为患者具有个性强、过分的抱负、固执、好争辩、急躁、紧张、冲动、大声说话、匆匆忙忙、富含敌意、具有攻击性等特点,上述的特点可能会导致其交感神经兴奋性处于较高的状态,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Ⅱ、缓激肽等生长因子释放较多,从而表现为躯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的症状[6]。研究表明,A型行为与焦虑症之间有着相通之处[7]。HRV是目前评定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新手段,对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变化有敏感、定量、直观的优点。

本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A型行为倾向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但PD患者和GAD患者的行为类型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8],从而进一步支持焦虑症患者具有普遍的A型行为倾向的特点。人格特质与焦虑症的发病密切相关,焦虑性神经症的许多痛苦,实质上来源于患者的不良个性和行为。A型行为者个性强、缺乏耐心、急躁、紧张、具有攻击性等性格特征使其可能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而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改变,易患PD和GAD[9]。

有报道发现,焦虑症患者与HRV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10-11]。HRV是由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介导的,反映了副交感神经对自主兴奋的抑制能力,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健康的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环境的自主神经系统[12-13]。HRV是窦性心率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性改变的现象,是反映自主神经活动的敏感且无创性的常用的定量指标。HRV增加反映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而降低则反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14]。

本研究发现,具有A型行为特征的焦虑症患者,其TH、CH、TH+CH因子分均与LF/HF指标具有负相关性,而LF/HF的比值是反映交感-迷走均衡性的定量指标。说明了具有A型行为特征的焦虑症患者易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的不平衡,从而表现为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研究表明,具有A型行为特征的焦虑症患者在长期的社会心理因素应激下,神经内分泌系统处于高唤醒的状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亢进,释放过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导致了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15]。本研究通过对焦虑症患者测量HRV指标,可以很客观地反映出焦虑症患者是否具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即通过观测LF/HF指标可以了解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是否具有平衡性以及紊乱的严重程度。焦虑症患者的A型行为特征与LF/HF具有负相关,因此,纠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可能改善焦虑症患者的A型行为模式,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1]Vogelzangs N,Seldenrijk A,Beekman AT,et al.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ersons with depressive and anxiety disorders [J].J Affect Disord,2010,125(1-3):241-248.

[2]陆再英,孙瑞龙,吴宁,等.心率变异性检测临床应用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4):252-253.

[3]Rothenhausler HB.Mental disorders in general hospital patients[J].Psychiatr Danub,2006,18(3-4):183-192.

[4]张莉,袁浩龙,何俊.精神科门诊与心理门诊焦虑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1):95-96.

[5]Friedman M,Rosenman RH.Association of specific overt behavior pattern with blood and cardiovascular findings[J].TAMA,1959,169(9):1289-1290.

[6]李令华,杨成悌,张缤,等.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5):511-512.

[7]郭苏皖,隋毓秀,张向荣,等.焦虑症与抑郁症的A型行为比较[J].四川精神卫生,2002,15(2):70-71.

[8]谢健,吴爱.勤焦虑症患者的个性特点和行为类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5):327-328.

[9]姜秀荣,杨艳杰,王丽娜,等.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相关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2):141-142.

[10]Greaves-Lord K,Ferdinand RF,Sondeijker FE,et al.Testing the tripartite model in young adolescents:is hyperarousal specific for anxiety and not depression?[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7,102(1-3):55-63.

[11]张勇进.抑郁性焦虑症误诊为变异型心绞痛[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4):372.

[12]Taylor CB.Depression,heart rate related variabl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Int J Psychophysiol,2010,78(1):80-88.

[13]Thayer JF,Hansen AL,Saus RE,et al.Heart rate variability, prefrontal neural function,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the neurovisceral integration perspective on self-regulation, adaptation,and health [J].Ann Behav Med,2009,37(2):141-153.

[14]房爱萍,王昕.伴抑郁症或焦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分析[J].实用心电生物学杂志,2005,14(3):182-183.

[15]宋相明.A型行为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4):335-337.

猜你喜欢

焦虑症A型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DF100A型发射机马达电源板改进
A型肉毒素在注射面部皱纹中的应用及体会
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在面部整形切口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