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白药胶囊和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分析

2012-07-27宋玉臣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2期
关键词:后叶素云南白药垂体

宋玉臣

吉林省白山市传染病医院,吉林白山 134300

我院于2009年1月1日—2011年10月31日,对138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其中68例患者采用云南白药胶囊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住院患者共有138例,根据患者临床痰培养、胸片显示典型肺结核X线、痰PCR检查、多次痰涂片检测患者体内抗酸杆菌呈阳性等确诊为肺结核疾病。138例患者中男79例,女59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4.9±1.3)岁,发现肺结核病史3 d~20年,平均病程为(11.6±2.5)年;浸润型56例、空洞型82例;初治患者为49例、复治患者为89例;具有咳血病史患者46例,且均为大咳血情况,24 h内患者咯血总量达到200 mL以上,并持续咯血1~2 d,其中5例患者曾经进行输血300~600 m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无高血压病史以及任何过敏史。将患者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70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68例患者予云南白药胶囊2粒,4次/d口服,并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用法为将10 U垂体后叶素加入500 mL浓度为10%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点滴,每天静滴一次,此法连续治疗3 d。对照组70例患者仅使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用法同治疗组,每天静脉滴注一次,此法连续治疗3 d。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疗效判断标准

①痊愈:经治疗后无呼吸困难、冷汗以及气促现象,四肢回暖,咳嗽程度明显减少,患者所咳出痰液含有暗红色血丝,且痰液咳出量为每日<10 mL;②显效:经治疗后呼吸困难、冷汗以及气促现象消失,四肢回暖,咳嗽程度减少,患者所咳出痰液含有暗红色血丝,且痰液咳出量为每日<50 mL;③有效:经治疗后呼吸困难、冷汗以及气促现象消失,四肢回暖,咳嗽程度未减少,偶有气促、心悸现象出现,患者所咳出鲜红色血液,每日咯血量在50~100 mL之间;④无效:经治疗后依然存在明显呼吸困难、出冷汗、气促现象,且患者四肢发凉,咳嗽程度未减少,患者每天咯出鲜红血量>100 mL。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经过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对比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用药疗效比较

由表1可知,治疗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经治疗后咯血停止痊愈率70.6%,总有效率95.6%;对照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经治疗后咯血停止痊愈率45.7%,总有效率75.7%,且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临床上治疗肺结核大咯血通常用垂体后叶素静点,但在治疗中仍难以控制有很大部分病人大咯血,我院用云南白药胶囊和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痊愈率达70.6%。总有效率达95.6%。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将云南白药作为止血药,应用于临床多种出血已有报道,但尚未报道云南白药胶囊和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肺结核大咯血。云南白药有缩短凝血酶原时间,是颈动脉血管血液凝血时间缩短,并能抗垂体后叶素所致的血压升高及冠状动脉收缩的作用,有凝血和止血的双重作用。垂体后叶素为血管加压素,是一种血管收缩剂,通过收缩肺细小动脉血管和刺激迷走神经减慢心率,减少心排出量和肺血流量以及降低肺血管内压,达到止血作用[2-3]。综上所述,云南白药胶囊和垂体后叶素同用可增强抗体、凝血和止血能力,两种药物协同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疾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止血作用,缩短患者出血持续时间,减少患者出血量,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5-54.

[2]吕丰荣.血管扩张剂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3):391.

[3]唐邦清,韦建良,黄大明,等. 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联合治疗咯血疗效分析[J].临床荟萃,2004,19(10):554.

猜你喜欢

后叶素云南白药垂体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原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MR检查方法及其表现
云南白药加减治疗痔疮的疗效观察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
宫颈锥切术中右美托咪定对宫肌注射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的影响
无功能垂体腺瘤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巧用云南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