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国际贸易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2012-07-26冈师范学院商学院惠洋

中国商论 2012年19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经济企业

黄 冈师范学院商学院 佘 惠洋

1 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分析

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内外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从根本上来说,是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环境与可能,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使得这种可能性转化为必然。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使得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频率、范围与深度都进一步加强。在这种现实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和追求,要了解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困境,我们首先必须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有所认识和了解。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国际贸易的高端化发展趋势。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贸易在中国兴起的同时,也是信息科学技术在中国起步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同时又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当前的国际贸易,正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促进下,开始往高端化方向发展。这种高端化,具体表现在:首先,高新技术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与总量都呈持续增长的趋势,高新技术产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其次,国际贸易结构的高端转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内部结构也日趋优化与完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下降,新型的制造业产品数量增加。

第二,国际贸易的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国际贸易,既有发达国家参与,也有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悬殊与差异,使得当前在国际贸易中利益分配格局出现了明显的两级分化趋势。从整体来看,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获利的比重占据到80%以上,特别是国际贸易中的巨头美国,一个国家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就占据到1/3以上。经济全球化在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对称,使得发达国家在技术的垄断上更占优势,这种技术优势使得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调整中占据主动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相对被动、不利的地位。

2 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困境分析

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了一定的收获与成就。但是在新的局势下,国际贸易的发展也正在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不再满足新时期的需求。在改革开放以后的30多年来,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外贸经济的发展水平迅速攀升,也使得我国的国际贸易从形式上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细分下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着很大的距离,长期以来坚持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国际贸易过多的重视数量的增长,对于品质的提升、结构的优化等关注程度不高。带来的后果就是我国的贸易进出口产品在层次上比较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数量较少,没有品牌优势,产品的附加值不高。

第二,外贸经济的发展环境并不理想,缺少政策扶持。国际贸易在我国的发展,最为重要的力量就是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小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中身处的环境并不理想,特别是一些经济体制、政策导向的影响,使得外贸经济的发展环境并不明朗。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的束缚、税收政策的强势以及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我国各级政府一直重视发展大企业、国有企业,对大企业设立、市场准人、税收、资金筹集、土地使用等方面都享有特权和优惠,而对中小企业还存在着种种限制和禁止。中小企业想要参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并非一件易事,还受到诸多限制与制约。从税收上看,中小企业的最终纳税额比“一般纳税人”要高,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资本积累和科技创新。从法律保护上看虽然有《企业法》、《公司法》等法律条文,但过于笼统,不能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殊性,不能有效地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

第三,参与国际贸易的风险系数增大。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贸易的范围与深化程度进一步加大,我国的国际贸易虽然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平台,但是承担的贸易风险也在增加。我国的国际贸易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生产的初级产品居多,产品加工度低,而高级产品则极为少数。由于出口商品的差异性小,产品单一,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小,企业利润空间非常低,造成行业内竞争激烈。近年来,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浪潮使很多企业及行业面临困境。使得我国的企业和商品成为国际市场上实行贸易壁垒和反倾销的主要对象,同时出口企业的信用也会遇到危机。如果对信用危机处理不当会损害企业的形象,降低顾客的忠诚度,进而影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和占有率。

3 国际贸易发展的对策分析

上文我们已经对国际贸易发展新的趋势以及当前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国际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仍旧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未来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所以继续发展好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都举足轻重。新时期,做好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保持我国国际贸易的持续稳定增长。无论是何种调整和变革,对于当今的中国社会来说,经济发展的重任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大政方针下,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必须遵守这一基本原则。一旦改变了这种经济发展的稳定势头,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那么,如何在调整与改进中实现国际贸易的稳定增长,不仅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完善与完备的经济体制,对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还需要在我国建立针对国际贸易的信息服务机构。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信息资源的依赖性非常强,准确快捷的信息获得渠道能够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做出选择,积极主动的占据市场优势地位。信息服务结构的成立,能够更好的为从事外贸经济的中小企业服务,是他们获得与大型企业同等的信息资源,鼓励并扶持其发展,使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更具备竞争力和活力。

第二,转变我国国际贸易的增长方式。在保证国际贸易整体稳定发展的前提下,转变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必然之举。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当前我国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理念相统一。将传统的对增长速度与增长规模的追求,转移到对发展质量与品质的追求上来,重视整体效益的提升,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考量经济的增长。从整体来看,中国的企业需要建立自主创新的理念,重视自主创新,积极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政府应该鼓励并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加强品牌建设,制定一条新时期的品牌战略路线。

第三,加强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我国已经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体系,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以市场规律为主旋律,但是在法制经济的背景下,法律法规对于经济建设的调整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我国的外贸经济发展之所以在国际环境中不占据优势,一个原因在于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建设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许多法律法规的标准是被发达国家的标准所牵引,这种法律规范上的劣势使得我国的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一旦出现纠纷,很难被本国的法律所保护,造成的损失也无法追偿。加强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使我国的国内法律与国际贸易中的协定、条约更加匹配,能够更好的保护本国商人的利益,减少由于法律疏漏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1]张静.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05).

[2]张淑泉.浅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J].财政金融,2007(3).

[3]杨柳.金融危机形势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我国应对策略[J].海南金融,2009(12).

[4]俞钱荣.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商业经济,2010(16).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经济企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
企业
企业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