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某煤矿矿山复垦存在的问题及复垦土地质量评价
2012-07-26谢元贵李安定车家骧
彭 熙,谢元贵,李安定,车家骧
(贵州科学院喀斯特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1)
当前,矿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l],矿产资源持续大规模的勘探开采引发了一系列难以避免的环境问题[2],严重影响到矿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矿区土地复垦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4],但是从调查研究的情况看,目前复垦土地存在土层薄、结构差、石砾石块多、边坡大等一系列问题,采矿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危害并没有随着采矿活动的停止而立即停止[5]。
1 复垦工程概况
目前已复垦矿山数量少,笔者通过多方咨询,找到了1个已经复垦1年多的煤矿进行调查。此矿山为一小型矿山,最初年生产能力为3万t,后改成6万t,最后升为9万t,由于剩余资源量少,所以于2010年关闭,同年年底开展土地复垦工作。矿区建筑全部拆除,修建30 m3蓄水池3个,复垦面积约0.5 hm2,覆土石混合物平均厚度30 cm。
2 复垦土地存在的问题
从现场情况看,复垦土地存在非常大的质量问题,与耕地标准差距较大,基本无法正常耕种,村民也没有耕种。
(1)表土的获取方式不合适且造成新的破坏。由于项目区位于斜坡上,所以本项目施工时获取表土的方式就是挖山,将工业场地边缘的山体就近挖掘,然后进行机械平整。本项目开挖边坡以获取表土的方式造成了新的破坏,且无采取植物及工程防护措施,导致新开挖边坡与周边环境不协调且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2)复垦表土并非土,而是含少量土壤及风化层的砂岩。由于项目施工时所覆盖的表土来自山体,所以除表面有些能长植物的土壤外,下层并不是土,而是母质及风化砂岩,且包含有大量块石,这样的表土肥力极低,结构差,无法保持水分,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
(3)表土覆盖不均匀,部分区域根本未覆盖。场地内覆土厚度不均匀,较深处达50~60 cm,较浅处尚没有盖住原来场地中的煤渣,土地利用难度大。复垦1年多以来,村民根本没种植农作物,仅在其屋子边上种了不到10株玉米,主要原因就是所覆的表土石砾含量大,基本无肥力。
(4)边坡未处理,安全隐患大。矸石堆放在斜坡上,边坡坡度达55°~65°,未进行防护,未覆土,也无植物措施,随时有向下滑落的可能。主井场与洗煤场之间边坡未处理,煤渣全部暴露在外,部分疏松区在雨水冲刷作用下已滑到下部堆积。
(5)无截排水设施。本项目水利设施仅有3个水池,水池配套饮水沟约5 m,沉沙池1个,此外再无其他截排水沟,雨水将直接冲刷土面,不利于保持水土,且土面下的矿渣所含硫 、磷、氟、氯、砷等有害元素在雨水冲刷作用下会影响到下部农田,造成一定的污染。
3 复垦土地质量评价
为探索矿山复垦土地能否达到耕地的质量要求,特采用贵州省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过程中专家认可并推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复垦土地耕地利用方向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3.1 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评价因子包括地面坡度、土层厚度、壤土含量、土壤污染、地表稳定性、排灌条件、区位条件。根据确定的评价因子、因子等级P(xi)与权重Wi,建立土地质量评价综合分值的数学模型:
式中:C为评价单元土地适宜性综合指数;P(xi)为各因子的分值;Wi为各因子的权重;n为因子总数。详见表1、2。
表1 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及权重
表2 评价因子分级
3.2 评价结果
按照土地优劣的实际情况,划定土地等级。耕地适宜性评价综合得分值在60分以下的不适宜复垦为耕地;得分值在60~80分之间的较适宜复垦为耕地;得分值在80分以上的适宜复垦为耕地。详见表3。
表3 复垦土地耕地适宜性评价
从评价结果来看,仅储煤场复垦后较适宜作为耕地使用,而主井场地和矸石场复垦后达不到耕地的最低标准,因此可以初步判断本项目复垦后土地质量达不到验收标准。
4 结语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1)复垦土地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土层厚度不均匀、土壤石砾含量过高、地块边坡存在安全隐患和配套水利设施不完善等方面。
(2)评价结果表明,储煤场复垦后基本上可达到耕地标准,矸石场和主井场复垦后达不到耕地标准。
(3)土地复垦报告设计已经开始了几年时间,但复垦工程严重落后,地方监督与管理力度不够,工程质量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土地可持续利用。
[1]胡振琪,杨秀红,鲍艳,等.论矿区生态环境修复[J].科技导报,2005,23(1):38 -41.
[2]孙庆先,胡振琪.中国矿业的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J].中国矿业,2003,12(7):23 -26.
[3]王海春.矿区土地复垦的理论及实践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09(13):12-14.
[4]胡振琪,赵艳玲,赵珊,等.矿区土地复垦工程可垦性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4):264 -267.
[5]刘喜韬,鲍艳,胡振琪,等.闭矿后矿区土地复垦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8):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