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视角的集群企业共生密度增容
2012-07-25曹钰
曹 钰
集群企业成长包括三个方面内涵:一是以质量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提升;二是以数量为核心的企业密度增容;三是竞争力提升与密度增容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集群企业分工细化,增加数量即密度增容,并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成长。集群企业成长以价值链为载体,是在特定价值链上的共生系统,研究其密度增容必须结合企业的价值链共生特性。因此,本文拟从价值链视角研究集群企业的共生密度增容。
1 集群企业价值链共生系统
1.1 价值链与共生系统
波特首先提出企业生产的价值链理论,他认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生产、运输、销售、售后服务,以及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在这个过程中联结成公司的行为链条就是价值链[1]。寇伽特则指出,价值链包括技术、原料和劳动等的投入、生产、交易、消费等循环过程[2]。后人对价值链的研究多以此二人的研究为基础。因此,这里我们可以把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概括为:生产性的分工(零部件)、合作(个性产品)与消费性的营销、售后服务等四个价值链环节。
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3]。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集群企业实则为集群共生体的共生单元。共生介质为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之间的接触方式和机制的总和,共生单元之间相互关系的所有介质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一个共生界面,它具有分工与合作的中介功能,是分工与合作的载体。
1.2 集群企业价值链共生系统
集群本质是一个包括集群企业子系统与集群环境子系统的综合共生系统。为便于分析,我们把集群企业子系统称为内共生,集群环境子系统称为外共生。集群内各企业也就是企业共生体的共生单元,共生单元相互之间通过介质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集群企业内共生,在集群企业共生系统中,各集群企业是共生系统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集群企业共生系统以外的因素总和构成集群共生环境。因此,从本质上说,集群就是集群共生企业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一定关系形成的共生系统。
集群企业存在的前提是价值链共生。在集群企业共生系统中,企业间要分工也要合作,多重互补的共生介质是集群共生企业之间分工与合作的交流载体,它是在集群企业之间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媒介,一起构建集群企业进化的共生界面。集群企业沿价值链,在共生介质的作用下形成集群企业共生系统,而共生界面是共生介质的有机结合,集群企业就是依托这样的共生界面实现共生进化。这里,利用价值链分析方法,集群企业可理解为分布在特定价值链环节上的价值实现者:一方面是生产上的分工、合作,另一方面指消费上的营销和售后服务。因此,集群企业可以被理解为“零部件-产品-销售-服务”价值链的共生系统。
2 集群企业共生密度增容
2.1 共生系统、共生密度及共生密度增容
现实世界存在各种不同层次的共生系统,即由共生单元按某种共生模式和共生类型构成的共生关系的集合。共生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共生单元,它是构成共生系统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的单位;在共生系统中,同类共生单元的多少反映共生关系的密度,即共生系统的共生密度。[4]在均衡共生条件下,共生系统的能量的均衡共生密度往往也是唯一的。值得注意的是,共生系统的生产与消耗是等量的,导致共生单元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共生关系不是短期的联系,而是一种长期的、延伸的物质联系。[5]
共生单元不仅有上述数量上的外部特征,也具有相互关联的内在性质。共生单元的这种内在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是以亲近度来描述同类共生单元的代际关系;二是以同质度来描述同类同代共生单元的关系;三是以关联度来描述异类共生单元的关系。由于竞争关系的存在,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共生单元的代际亲近关系总是暂时会被同代同质关系所替代,即在竞争的系统中,具有一定代际亲近度的共生单元是过渡性的,为了不落后其他共生单元,它们终究要实现同代同质度。这样,研究共生单元的内在关联,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即可:一是研究同类共生单元的同质度,二是研究异类共生单元的关联度。
因此,系统内共生单元的共生密度增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从共生系统同类共生单元角度,研究同质共生单元的数量增加;其次,从共生系统异类共生单元角度,研究关联共生单元的数量提升;最后,从共生密度均衡角度,研究共生系统的密度增容稳定,在追求数量增加的同时,实现最高的共生单元之间的同质度和关联度,即实现共生单元密度增容的数量与性质的均衡。
2.2 集群企业共生密度增容的界定
波特首先把集群界定为特定产业中,相互有关联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空间内的一种现象,他从组织结构上指出集群是包括相互关联的企业、金融机构、贸易组织、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机构、标准制定机构等的结合体[6],我国学者王缉慈[7]、蔡宁[8]等也对集群进行过类似的描述。尽管他们的阐述存在些许的差别,但是他们一致认为集群企业是构成集群的核心部分。
如果把企业集群看成集群企业之间形成的一个共生系统,那么集群企业数量扩张也即共生密度增容。实际上,国内外关于集群企业密度增容的研究早已展开。如马歇尔和克鲁格曼就指出集聚企业数量的增加能产生外部经济规模,从而带来集群的竞争优势。[9][10]根据杨小凯的观点,迂回生产方式作为集群企业分工的直接后果,其发展会使原材料与最终产品之间插入越来越多相互合作的从事中间产品生产的专业化企业,从而导致集群企业数量的不断扩大。[11]姚晓霞从政府引导的角度总结出,环境、区域比较优势、核心企业及区域性品牌优势是集群企业数量增加的主要因素。[12]张晓辉,张小玲(2006)等发现,我国集群内同类企业数量过多导致产品同质化,缺乏国际竞争力。[13]李凯,高佳琪,王丹(2010)认为集群企业数量过于庞大因争夺市场和资源会丧失原有的集群竞争优势。[14]集群企业数量的增加能带来集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集群系统主要是从内部和外部视角来引导和刺激集群企业数量的增加,以期获得集群竞争力;但是,随着集群企业数量规模的扩大,低层次同质竞争及其衍生的问题降低了集群竞争力。可见,集群企业数量扩张要遵循其本身所特有的规律。
根据共生原理,我们认为集群企业共生密度增容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集群企业的同质共生增容、集群企业的关联共生增容、集群企业的共生增容稳定。集群企业的同质共生增容是指同类不同代际企业竞合成长为同类同代际企业(即同质企业),继而在此基础上出现新生代企业,并开始新一轮的企业竞合成长。集群企业的关联共生增容是指不同类别企业(即关联企业),由于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联而形成的企业数量的增加。集群企业的共生增容稳定则指无论是集群企业同质共生增容还是关联共生增容,其数量扩张必须是有限的、均衡的;同质共生增容和关联共生增容在数量上也要实现基于生产过程的充分衔接,既不过多也无不足。集群企业共生密度增容只有在同质共生增容和关联共生增容内部及其相互之间实现密度增容均衡,才能同时刺激和抑制企业数量增加,保持、提升集群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3 价值链视角的集群企业共生密度增容解析
由上可得,集群企业存在的前提是价值链共生,价值链视角的集群企业共生密度增容(即数量增加)可被分解为三个方面(见图1):一是从价值环节内部的动态演进角度,探索基于本价值环节(如或原材料、零部件或产品或营销或服务)的同类集群企业从“不同代际竞合-形成同代-新代际竞合”的数量增容路径;二是从价值链环节之间关联角度,如零部件、产品、营销和服务,研究处于上下游价值链环节及其延伸(假设每个价值链环节可延伸为价值链1、2、3、…)的不同类别集群企业的数量增容;三是从集群企业同质共生增容和关联共生增容角度,指出二者内部增容必须是均衡、有限的,同时,同质共生增容和关联共生增容在数量上也要实现价值链充分衔接。
图1 价值链视角的集群企业共生密度增容解析
图2 集群企业共生密度增容的层次
从企业角度来看,集群企业共生密度增容实际上分属于三个层次(如图2):第一层是价值链环节内同类企业的同质共生增容,即环内同质企业数量的扩张;第二层是价值链环节间的不同类企业的关联共生增容,即环间关联企业数量的扩张;第三层是企业密度增容要充分考虑到环节内和环节间的企业的数量均衡,即同质企业与关联企业的数量扩张要协调。
4 价值链视角的集群企业共生密度增容策略
4.1 链节内同质企业的共生密度增容
由于链内不同代际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会形成同质企业,而同质企业会抑制创新,从而削弱竞争优势,所以集群同质企业共生密度增容必须要有企业的代际差别,同质企业成长实际上是沿着“代际竞合-趋于同代-新代际竞合”的循环轨道不断演进。链节内同质企业共生密度增容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于链节内部分企业的创新,引发同质企业的分化,出现链节内企业的代际差别;另一是源于应对外部竞争的迫切需要,链节内企业创新一时难以满足需求,企业就设法从外部引入最新代技术,这将直接导致新企业的加入。
原材料、零部件同质集群企业数量扩张,一方面依靠链节内部分企业的原材料、零部件创新而实现,因此要立足内生创新刺激链节内企业的适度分化,由此保持企业竞合的源动力;另一方面,如果链节内企业的原材料、零部件生产技术并非是最先进的,为了跟上行业发展的潮流,能在短期内迅速应对外部激烈竞争,直接引进先进企业的进驻,利用其先进技术的溢出效应,实现链节内企业后发升级换代的低成本;最终,实现企业整体水平的达到一个新的层次。终端产品生产企业的数量扩张直接表现为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复制和生产差别化产品的新生企业,前者进行规模化生产,满足市场爆发的需求;后者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提供差别化产品,开拓竞争的新空间;集群内的这两种企业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竞争可提升产品质量,合作能从不同的产品层次共同提高本集群企业的市场空间。实际上,我国集群企业的销售一开始只是终端企业的市场行为,其他关联企业只在群内和终端企业进行内部市场交换;但是随着集群的成长,销售的渠道也应该变革:利用其他关联企业的市场营销渠道进行共生营销,以及成立专门企业进行销售,三者竞合,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从售后服务角度来看,集群产品的服务也和销售一样,原本都由终端企业负责执行,为了集群核心能力竞争的需要,服务或者由销售企业执行,或者由专门售后企业执行,未来服务企业会在竞合基础上实现网络化服务,不断提高集群企业产品的顾客满意度。
4.2 链节间关联企业的共生密度增容
每个价值链链节内的集群企业,即同质企业共生密度增容,都可能出现新的价值链环节的划分,导致同质企业转化为关联企业。当同质企业共生密度增容逐步实现新、旧代际的融合,同质企业的数量规模越来越大,链节内企业由于成本控制、分工深化会逐渐分化、上升为分属多个价值链环节的关联企业,从而延伸了集群企业的价值链。我们要在适当的时候为这种分化提供外部支持,刺激新的关联企业的诞生。
具体来说,原材料、零部件同质企业沿着“代际竞合-趋于同代-新代际竞合”循环轨道不断演进的时候,必然导致新材料、新零部件的出现,企业代际差别上升为企业价值链的分工细化,同质企业转变为关联企业;有时候新材料、新零部件的出现甚至能生成全新价值链。终端产品同质企业由于其数量增容,会出现它们沿产品价值链的分布,即产品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这时候可以进行企业生产流程的重新设计,把所有面对最终客户不同需求的产品依其复杂程度进行重新的流程设计,把同质企业划分成若干关联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专门从事销售的关联企业的引入,丰富了基于集群终端产品企业的销售渠道,形成独立于生产企业的下游销售企业,产生了新的价值链环节,延长了价值链。服务关联企业,往往独立于终端产品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的企业,它是基于终端产品生产企业服务和销售企业服务的价值链延伸;网络化服务是各类服务企业的资源互补,它不分地域及客户所属关系,以为顾客提供迅捷、优质、满意的产品售后服务为目的,网络化服务的前提是信息交换的实时一体化,因此要建立专门的服务信息管理企业来协调各服务企业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分配,这就在服务环节延伸了价值链,在服务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信息管理服务关联企业。
4.3 集群企业共生密度增容均衡
为了集群企业协调发展,同质企业和关联企业的共生密度增容是有条件的——数量均衡。由于市场自发调节时间过长,成本过大,所以集群企业共生密度增容应在市场自发控制基础上,强调外部政府以及行业协会等协调机构的介入。
一方面,同质企业链节内的数量均衡,即同质均衡要借助外部力量进行控制。同质企业不同代际的产生,是企业技术创新和引进新企业的结果。在价值链环节内的各同质企业,技术创新可能有多种路径,产生多种标准、多种结果,新技术必然有优有劣,如果通过市场自发筛选某种技术作为该环节内同质企业的标准,成本太高;新引进企业也存在选择的必要,否则与固有价值链不能契合。此时,不同代际企业在环节内的数量扩张就要有所限制,内生创新和外部引进的最新代企业要少,并通过政府的政策、税收等工具以及行业协会的自律行为来调节、协调最新代企业与原有企业的比例关系,实现同质企业密度增容的数量均衡。
另一方面,关联企业基于价值链衔接的数量均衡,即关联均衡也要通过协调机构实现。在同质均衡基础上,集群企业要达成在价值链上下游环节的协调。面对市场,在集群企业价值链中,销售和服务是最敏感的环节。一般来说,如果面对市场需求的增长,集群企业首先会在销售和服务端有所反应,然后沿价值链前向延伸,最后会反应在原材料、零部件生产企业,如果这一沿价值链的逆向反应是自发调节的,那么就会出现价值链衔接的脱节。此时,政府以及行业协会等协调机构从行业全局视野,对市场需求做出预测,指导集群全价值企业提前做出应急生产准备,尽量缩短价值链环节衔接的时滞,以最快捷的反应应对市场需求。
[1] 迈克尔·波特著.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2] Bruce Kogut,etc.Knowledge of the Firm,Combinative Capabilities,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J].Organization Science,1992,(3).
[3] [4]袁纯清.共生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5] Douglas A.E.Symbiotic Interaction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6] Michael·E·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12).
[7] 王缉慈.地方产业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3).
[8] 蔡宁.小企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的国际化[J].经济管理,2002,(8).
[9]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0] 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1]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2] 姚晓霞.发展中小企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J].现代经济探讨,2003,(11).
[13] 张晓辉,张小玲.我国产业集群如何提升竞争优势[J].经济纵横,2006,(9).
[14] 李凯,高佳琪,王丹.外资驱动型产业集群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