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本性密集型产业扩展与收入分配差距

2012-07-25何光明

统计与决策 2012年9期
关键词: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差距

何光明

1 理论基础

从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的加剧、金融体系及组织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化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率发展和合理资本分配制度的形成。但在如此良好、快速的经济增长背后,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在工业化前期底子薄、技术相对落后等特征,那么先富带动后富、农业先行支持工业成为必行之路,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确实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但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稳步前进及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体之后,先富的目标已经基本达到的同时带动后富的目标却迟迟未能实现,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这种差距体现在城镇与农村之间、垄断行业与弱质产业之间。

针对这个现象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U型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化进程中社会财富总量与分配拉锯程度呈现出倒U关系,如尹恒等(2005)使用税率为中介变量,刻画了在平均主义经济状态和经济高度发展的两种情形下分配不公度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关系,一定程度上为Kuznets提供了验证[1];与上文类似,张东辉等(2006)从我国农村视角出发,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情况与总消费支出建立关系模型,但得出的结论是两者的关系从统计角度看非常不显著[2],笔者认为结论的原因是我国农村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即使收入分配差距与总收入是严格相关的,但农村地区消费观念滞后、消费习惯固定以及预防性动机非常强是造成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波动关系并不吻合。以上研究均采用了一定的计量回归模型,引入中介变量,对Kuznets在我国的实际进行验证。本文的研究思路并非重新对这种理论进行验证,而是考虑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这种倒U关系的形状是否发生变化?多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实际证明,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主要是由于产业主导的一次分配和政府主导的二次分配机制失当引起的,更进一步讲是由于资本性产业扩张导致资本在收入分配中获得的比例过度提升,故有必要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发展现状、其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进行研究。

2 资本密集型产业现状及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

资本密集型产业(CII)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才能实现制造技术的提高、规模经济的实现的国民经济产业,具有资本吸附性、高资本规模门槛等性质。具体来说:钢铁、电力、交通运输与机械制造业均属于高资本密集型行业,但目前为止针对到底哪些行业属于CII仍然没有明确定义,本文结合数据的可得行、行业分类的科学性,将工业中的重工业替代CII进行分析,因为重工业具有资本投入需求量非常大、资本沉末度高、流动性较弱等特征。

图1是1993~2009年间我国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生产总值序列图,从1993年的23795亿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386813亿元,翻了16.2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2%。可以认为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大力发展重工业及进一步发挥资本的效力是几乎所有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必行之路。同时可以看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也与重工业生产总值保持同步上升态势,并在2006年两线相交后工业增加值反超。这里值得说明的是GDP是一个增加值的概念,故有的时候可以超过GDP值。通过EVIEWS5.0软件作相关分析后,相关系数为0.9885,为显著相关,而简单OLS截面回归显示CII每增加一单位产值,会引起0.7547单位GDP增加。图2体现了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对收入差距带来的影响,首先由于CII需要大量的投资,一般的中小企业进入的门槛很高,造成CII企业垄断,从而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带来了资金吸附的马太效应,其次地方政府出于政绩工程的需要往往在行政立法和财税政策上对CII进行优惠,使其经济效益指标继续提高,造成资金垄断——行政垄断——资金膨胀垄断等恶性循环过程;最后当垄断成为现实,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环境,大众预期会发生变化,人们认为只有将手中资金用于CII行业才能够实现保值和增值,图中体现为PK越来越大与PL的越来越小。

图1 CII生产总值

图2 CII发展中对收入分配的三次影响

3 实证分析

3.1 收入分配差距及Kuznets曲线

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指标为GINI系数,计算公式为:

Gk——GINI系数,xi——由低往高的收入分配份额,yi——地区的人均收入,n——调查地区个数。

本文的数据段为改革开放初期1993~2009年,其中1993~2007年的数据来源于尹成远(2008)的计算结果,2008~2009来源于中国社科院网站。经过整理后得到表1。在1999年之前,虽然GINI系数有一定增长,但一直保持在0.4水平以下,而在1999~2007年间迅速跨国了10个百分点,使得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达到世界公认的警戒线水平。

表1 基尼系数

图3是EVIEWS5.0中X-Y line模块作出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生产总值KC与基尼系数的关系图,其中GINI为纵轴,KC为横轴,同理在图4中,作出了传统Kuznets曲线,即GDP与GINI之间的关系图。比较发现,CII中曲线由上升变为下降的拐点在29000亿元,而传统曲线拐点270000亿元上,有理由认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导致了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来迟。

图3 CII的KC与GINI系数关系图

图4 传统Kuznets曲线

3.2 计量检验

(1)倒U曲线检验。

将KC作为自变量(横轴),GINI系数作为因变量(纵轴),上述已经得到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与CII之间呈现倒U关系,并且在2007年CII产出已经达到285536亿元,GDP达到265810亿元,在这之后GINI系数呈下降趋势,说明我国的Kuznets曲线拐点已经实现。对于倒U关系可以建立二次项关系模型:

并且在未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a<0(保证曲线向下凹的前提条件),二是b>0(曲线先升后 降 的 条 件)。 并 且 2akc+b>0(kc<A),2akc+b<0(kc>A),A—是KC拐点值。根据OLS回归得到:

结论:①我国GINI系数的自发值为0.347,从某种程度上说属于工业化完成后应存在的收入分配差P距程度,

②模型拟合情况良好,解释度达到了92.38%,且各系数检验t值通过检验,即自变量都对因变量存在解释能力。

同理再对传统曲线即GINI系数与GDP的关系进行检验,利用(2)式,得到:

可以看出,使用GDP作为经济变量模型解释度仅仅为88.04%,且D∙W值也变的越小,从解释能力看,自变量的系数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更进一步说明使用CII产业代替GDP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自发性GINI系数为0.297,小于CII结果,充分暴露出CII产业发展使得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数提高。并且通过

得到GDP的Kuznets曲线拐点为255852亿元,相比上面有滞后现象,故可认为CII扩张使得倒U拐点的来临加快。

(2)对1993~2007CII产业扩张引起的GINI系数增容测算。

可以确定2007年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最大的一年,即Kuznets曲线上涨阶段,那么CII扩张导致了GINI系数怎样的上升呢?这里采用和之间的差异进行测算,用进行测算,其曲线斜率的变化体现了CII产业相比GDP增长对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富余作用,结果如表2所示:在1993~1995年斜率增容为负,说明此时工业化进程处于初级阶段,国家大力发展工业化的基础薄弱、资源调配体制合理性不足,致使其落后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为负;在1996~2004,增容系数为正值,尽管其绝对值为先涨后降,但总归是对拉大分配差距有正向推动作用,而在2005年后增容系数为负值,从理论上说资本性产业扩张对GINI系数增大有拉回作用,但上文数据显示在2007年后GINI系数才实际下降,笔者认为是由于工业化进程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棘轮效应,并且实际上也是当时中央采取了各种产业结构调整,使得金融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扩张速度得到了一定的快速增长,这种相对调整影响了CII产业的收入分配正向效应的表现形式。

表2 CII产业较GDP增长对GINI系数带来的富余效应

为了更进一步的对问题进行分析,下面采用脉冲响应函数考察GINI系数与CII产业发展的动态关系,建立了VAR模型,对该模型已经有大量分析,这里不再阐述其原理。首先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拒绝了KC不是GINI系数的Granger原因假设,即两者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其次根据EVIEWS5.0软件得出两者之间及对自身的冲击关系,见图5。一是给予GINI系数一个单位冲击后,将会给自身在后面的持续段中带来波动状的冲击,最后趋于稳定;而是当给CII产业的KC指标给予一个单位的正向冲击之后,将会给GINI系数带来持续的负向冲击效应,从第一期的-0.01变为从第7期开始后的平稳负向冲击(-0.005左右);三是GINI系数的一个单位冲击会带来对KC持续的上涨型冲击,说明分配差距拉大会促使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四是资本性产业自身具有扼制效应,随着产业的发展,规模经济优势发挥殆尽,进入规模不经济阶段,造成效率的损失和产业的萎缩。

图5 脉冲响应处理结果

(3)我国GINI系数的预测。

值得强调的是这里的GINI系数预测是基于CII产业的数据,首先我们通过时间线性模型对CII的KC指标进行预测,将1993当作1,则2009为17,相应的KC数据均存在,故有模型:

故得到2010~2020年的KC预测值见表3。其次根据该数据结合(3)式进行预测,得到了2010~2020年我国GINI系数的预测值,为表3第2行。可以发现GINI系数下降是一个长期和缓慢的趋势,预计到工业化进程后期即2020年,我国GINI系数将下降到0.312,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直至2016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形式仍然很严峻,如何构建覆盖公众的医疗、教育及养老社会保险体制,防止高收入分配差距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是近期决策者和学者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表3 资本密集型产业总产值预测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资本密集型产业(CII)及其对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原则上CII产业扩张会通过国民财富的三级分配体制使得资本在财富分配中的比例逐渐加大,从而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加大;库兹涅兹倒U曲线拐点已经在我国顺利实现,具体为2007年。CII产业的扩张使得这种拐点的形成时间得以提前,这一点通过OLS二次项模型的拟合可以证实,CII与GINI系数的二次项模型拟合度较GDP与GINI系数关系模型要高,且相关系数检验绝对值也较大。

(2)工业化进程中,初期由于资本配比不合理及国家支持政策的不完善,CII产业不仅不对GINI系数的扩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相反对分配差距的拉大还有扼制效应,充分体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的必要代价;但这种现象在2007年达到改变,这与其他产业的资金需求及政策支持是息息相关的,当其他产业快速发展后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支持,则一方面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资金来源相对减少,第二CII与其他产业的资本比也有所下降。

(3)根据预测,未来我国将进入工业化进程后期,收入分配差距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资本效率提高导向机制及房地产业的合理回归等一系列的调整,将会逐渐下降,在2017年下降到0.4以下,2020年达到0.312。但仍应认识到未来一段时间高GINI系数是一个客观现象,应当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控制,一定要提高认识,增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坚定性和加快完善税收制度,规范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秩序。

[1] 尹恒,龚六堂,邹恒甫.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回到库兹涅茨假说[J].经济研究,2005,(4).

[2] 张东辉,司志宾.收入分配、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农村的证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

[3] 尹成远.中国人身保费收入的实证分析与预测.[J].保险研究,2008,(1).

[4] 谢旭人: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研究开征社保税环境[EB/OL].,http://finance.ifeng.com/news/20100 401/1998068.shtml,2011-12-20.

猜你喜欢

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差距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大国雁阵模型可分析我国产业转移吗?
工资、失业与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区域差异分析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影响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因素的分析
Appearance of a neural bypass between injured cingulum and brainstem cholinergic nuclei of a patient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on follow-up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images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