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百万个马可·波罗

2012-07-25因此

读者·原创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抄本波罗马可

文 _ 因此

在杭州有一座青铜雕塑,马可·波罗温情地注视着远方,在雕塑的基座上同时用中英文刻着“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扬州有一座马可·波罗纪念馆,以纪念他曾在扬州为官三年;福建泉州港则建有一座高高的马可·波罗纪念钟楼,以纪念马可·波罗在此踏上回国的旅途。然而,在马可·波罗的家乡意大利威尼斯,却很难找到纪念这位700多年前的西方使者的任何纪念物。

这是个有趣的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东西方人对同一历史人物有着不一样的认识和看法。

近代以前的欧洲人大多把马可·波罗的故事看成《天方夜谭》之类的故事,19世纪以后,人们不再认为其荒诞不经了,但对其真实性的评判并不一致。

公元1298年,在意大利热那亚的监狱里,马可·波罗对他的狱友鲁思梯谦讲述他在东方的各种见闻以熬过漫长的狱中时光。鲁思梯谦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成为后人所熟知的《马可·波罗游记》。书里有令当时西方人眼花缭乱的富足繁华的大都市、宏伟壮观的都城、发达兴盛的手工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这本书最初引起的不仅有轰动,还有更多的嘲讽,因为这本书的内容远超那个时代人们的认知。

进入19世纪后,马可·波罗的这本游记成为中外元史学者们的一个话题。1995年,英国弗兰西丝·伍德博士出版了《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一书。1999年,国际知名的马可·波罗研究学者、南开大学历史系的杨志玖出版《马可·波罗在中国》以应对。这场辩论引起国内外社会舆论的注意,马可·波罗来华及其游记的真实性再度成为国际学术界和文化上的热点话题。

《马可·波罗游记》用中古时代的法意混合语写成,原稿已佚。而根据原稿传抄或编译的抄本大约有143种(一说150种)。这些抄本采用了多数西欧语言,但没有任意两种本子是完全相同的。中国从1913年到1998年间的7种译本,依据的也都是不同的西文版本。不同译者对所选版本的修改有时是随机的,比如在1981年的版本中,译者自己添加了马可·波罗在扬州任职3年中“刚正不阿,主持公道,受到百姓的崇敬和爱戴”以及他“很喜欢养马,曾写过一篇文章赞美山西的白种马”这类原文中没有、完全属于推想的话。

16世纪时,一位叫赖麦锡的人所持的抄本是最生动有趣的,他说自己是根据一部大约成书于1438年的早期拉丁文写本《寰宇记》编纂的,但他却又说那本书已经毁于一场大火。1932年,在托莱多大教堂的图书馆发现另一部拉丁文译本,这个抄本大约有200个段落是巴黎国家档案馆所存抄本所没有的,然而这些段落有60%出现在赖麦锡的版本里。有些抄本中还描绘有马可·波罗等3人、汗王以及许多地方的插图,但这些插图并不靠谱,因为它们是在马可·波罗一家旅行结束100年或者更长时间后绘制的。所以,目前能见到的马可·波罗的画像或者雕塑并不见得和真正的马可·波罗本人有什么关系!

所以,有学者认为游记经过后人辗转抄写以及笔误、遗漏、增添后,这本最初只有数十页的小册子竟变成一本厚重而严肃的“信史”!

马可·波罗究竟来没来过中国?

到目前为止,浩如烟海的中外文献史料中还没找到他到访中国的直接证据,他也没留下能证明此次东方之行的任何实物证据。所以,有了国学大师钱穆妙趣横生的回答,他说他“宁愿”相信马可·波罗真的到过中国,因为他对马可·波罗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

有学者考证,是马可·波罗把中国面条引进意大利;也有另外的学者认为,是马可·波罗把意大利实心面引进中国。至于哪一种结论更可信,就要看你的立场了,因为在一百多种版本里,双方都能找到支持自己的证据!

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那些各种版本和风格的《马可·波罗游记》,会不会给读者一百万个马可·波罗的想象空间呢?

猜你喜欢

抄本波罗马可
简论安大简《诗经》抄本中的讹误等问题
浙江图书馆藏《三朝北盟会编》明清抄本考论
马可·波罗的启程——泉州小记
麦恩是条多情的狗
最好的选择
最好的选择
小熊波罗不想睡觉(二)
小熊波罗不想睡觉(一)
《荷馬頌詩》中世紀抄本T研究
《姑妇曲》校补四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