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视角

2012-07-24

西部大开发 2012年10期
关键词:科技体制莫言政治

《人民论坛》:2012年第28期新政治观探讨

当前,举国共庆新中国成立63周年,在此喜庆氛围映衬下,党的十八大即将胜利召开。作为已经执政6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带领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复兴,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时代课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有一个现象在较长时间里让人困惑,为什么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巨大发展,民众的幸福指数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相反社会矛盾大量积聚,冲突燃点不断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政治观未能与时俱进。确立现代政治观或曰新政治观迫在眉睫。

《决策》:2012年第9期城市“成长痛”

北京水灾、广州地陷、哈尔滨塌桥,接连发生的城市灾难,让城市人变得“步步惊心”,这一切不禁令人生疑:“城市究竟是让生活更美好,还是更糟糕?”

“成长痛”,是中国城市青春期必然遭遇的生命洗礼吗?是城市化的步履躲不开、绕不过的沟坎吗?是城市人期许美好生活的一个梦魇吗?城市化像一场瑰丽的绮梦,然其成长之痛,会不会让更多的城市管理者在梦醒之后,去思考这些命题:快与慢、取与舍、得与失、奖杯与口碑、任内与将来。

《南风窗》2012年21期新工人,怎么办

中国工业化成就的最大功劳理应属于中国工人。把农民工称为“新工人”,淡化农民工称谓,是为了打消那种他们会如同上一辈那样“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幻想,是为了提示调整发展策略以便能让他们在城市落地生根、获得有尊严的人的生活的紧迫性,是为了全社会不至于忽视这个寂静无声的庞大人群的存在。他们与父辈是不同的,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对世界有着自己的看法,一旦他们开始说话,每个人都必须倾听。如何看待这数以亿万计的悬于城乡之间的群体及应对其连带的社会问题,是新的政治周期之内需要应考的难题之一。

《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第29期詹纯新的国家使命

从“断皇粮”后的挣扎窘境,50万元起家,到营业收入过800亿元、净利润过56亿元、6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占营业收入10%以上的海外市场,20年的时间,中联重科以其持续进步的科技创新领跑行业,在集中优势资源为“中国制造”争地位的同时,其不断深化的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也将在新一轮的科技体制改革大潮中得到检阅。

《财经》2012年第29期探路降速增长

经历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在今年盛夏跌至GDP单季增长7.6%的近年新低。这并非短期的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正在内外夹击下探寻新的增长模式。

从呼吁容忍CPI的走高,到如今冷静看待GDP增速下滑,官学两界皆清醒意识到中国已踏入增长方式调整的关键期。改革的共识在危机中逐渐达成,一系列举措相继出台,双轨经济的藩篱进一步被打破:利率市场化在非对称降息中推进,货币调控政策量价并举;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玻璃门被逐步打碎,“新36条”助推产业结构升级;税收改革再度让利于民,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企业税收“营改增”,结构性减税方案正在酝酿之中;而房地产调控的不放松,进一步表明了,经济增长去地产化的纠偏决心。

《环球人物》2012年第27期莫言 高粱红了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晚7点,注定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令中国文学界为之沸腾,也让亿万国人备感兴奋!正如中国作协一位负责人所说,莫言获奖表明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正在发生着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中国文学与世界的对话,也正在非常有力地展开。

猜你喜欢

科技体制莫言政治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以人才创新为主导推动科技体制创新
莫言:虚伪的文学
莫言的职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