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贸易壁垒新动向与辽宁政府对策选择①
2012-07-21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刘钊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刘钊
1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新动向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使得全球经济急转直下,迅速进入衰退期,国际贸易大幅萎缩。在此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新制定或修订了诸多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有:(1)美国新制定或修订了多项节能法规标准,对电器类产品发布了一系列的能源性能及测试标准,主要包括美国能源部制定的一系列能源性能及测试标准,美国“能源之星”规范以及加州能源效率委员会修订的《电器效率法规》。(2)美国众议院通过《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对现行的《食品药品化妆品法》中食品安全相关内容进行了70年来最为重大的修订,对食品、饲料、宠物食品、食品包装材料和陶瓷器皿等产品的安全性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规定。(3)美国颁布了自其1973年成立以来最严厉的《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CPSIA)陆续开始实施,儿童玩具和儿童用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DEHP、DBP及BBP)和铅含量都采用了更严格的限量值,进一步提高儿童产品安全要求。(4)欧盟EuP指令多项实施措施颁布,并扩展到间接用能产品,并且EuP的替代指令ERP正式颁布实施。(5)欧盟REACH法规是欧洲化学品监管的综合性基本法规,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从原料到成品的各类产品。2009年,欧盟进一步完善了REACH法规,对REACH法规附件内容进行了多次修订和补充,进一步加强国家化学品监管。(6)欧盟发布WEEE/RoHS指令修订草案,进一步提高了各类电子电气产品的循环利用和再利用综合指标要求。(7)欧盟发布富马酸二甲酯(DMF)禁令,欧盟各成员国禁止将富马酸二甲酯(简称DMF)含量超过0.1 ppm的消费品投放市场或在市场上销售。(8)欧盟颁布玩具新指令,新指令的条款由旧指令的16个增加到了57个,进一步完善欧盟玩具安全管理体系。(9)日本拟修订《化学物质审查法》,对全氟辛烷磺酸(PFOS)等12种化学物质做出规定,进一步加强国家化学品监管。(10)LED照明产品的相关标准的制定已取得重要进展,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了自镇流LED灯的性能规范,对自镇流LED灯的光通、寿命、色温、显色性等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同时,美国、欧盟等国家对LED照明产品也制定了相关的能效技术要求。
2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新特点
2.1 技术性贸易壁垒呈现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的趋势
技术性贸易壁垒呈现在国家间扩散的现象。虽然发达国家仍然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主要实施者,但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所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迅速被发展中国家效仿。例如,2009年1月1日起在韩国销售的电子电器产品需强制性使用KC标志。2009年7月31日,南非规定销往南非电子电气设备的每个产品型号都应获得南非标准局的许可。2009年9月3日,巴西也将家用电器纳入到强制性产品认证范畴。
2.2 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被用作贸易保护手段的趋势更加明显
2007年至2009年,世贸组织成员发布的TBT通报数量分别为1211项、1532项、1890项,表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尤其是在当前金融风暴强烈冲击实体经济的国际环境下,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纷纷新制定或修改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进口商品的技术要求和管理,使其越来越成为保护本国市场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2.3 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系统性越来越强,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由针对单一产品采取单一措施设置技术壁垒,发展到针对大类产品采取体系化的综合措施,并且产品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欧盟EuP指令及REACH法规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EuP指令的最低能效要求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现有技术水平并每隔3至5年进行修正,而且产品范围越来越广,已从耗能产品(EuP)扩大到能源相关产品(ErP)。REACH法规不仅针对每一种化学物质,而且针对每种化学物质的生产商和进口商,以及每一种物质的每一种用途。
2.4 节能环保领域和新兴产业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建设热点
随着世界低碳经济的大力发展,节能环保领域和新兴产业的标准制定和市场准入技术制度建设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建设热点。例如,2009年美国新制定或修订了多项节能法规标准,对电器类产品发布了一系列的能源性能及测试标准。欧盟对绿色双指令“WEEE/ROHS”进行的两次修订,进一步提高了电子电气设备的进口门槛。同时,在LED照明产品的相关标准的制定已取得重要进展,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有关LED照明产品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
2.5 健康和安全问题仍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关注重点
从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的目的和理由来看,保护人类健康与安全的通报占了绝大多数。从英国的自行车安全法规、韩国的建筑机械安全标准、电器安全控制法规、日本的道路车辆安全法规、加拿大、美国的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到欧盟的机械安全指令、玩具安全指令令人应接不暇。以美国为例,2009年,在其发布的27项道路车辆工程通报中,安全标准占了五分之四。
3 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辽宁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3.1 金融危机背景下,辽宁出口贸易发展状况
随着近几年来辽宁省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展,全省对外贸易规模也迅速扩大。但是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核心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辽宁省对外贸易受到了较大影响。尤其是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629.2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3.1%。其中,出口总额334.4亿美元,下降20.5%;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139.4亿美元,下降36.5%;加工贸易出口163亿美元,下降8.9%;机电产品出口143.3亿美元,下降10.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7亿美元,下降10.2%;对日本出口77.1亿美元,下降16.73%;对韩国出口33.3亿美元,下降40.53%;对欧盟出口41.1亿美元,下降36.96%;对美国出口39.5亿美元,下降16.31%。
3.2 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辽宁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
3.2.1 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进一步增加市场准入的难度
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是辽宁省的主要贸易伙伴,与此同时,这四个出口市场也是近期制定和修订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最多的国家。这些国家进一步强化进口商品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已经使其越来越成为保护本国市场的主要手段和工具。这些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辽宁省出口行业大宗商品的发展,尤其是机电仪器、农食产品、纺织服装和化工等行业的外贸出口均受到了较大的市场准入限制。
3.2.2 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实施直接抑制了产品出口数量
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由针对单一产品采取单一措施设置技术壁垒,发展到针对大类产品采取体系化的综合措施,并且产品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短期内大多数出口产品的技术标准很难达到相关要求,这使得辽宁省机电品、农产品、食品、化工品和纺织品等主要出口商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减少。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对辽宁省产品出口数量抑制作用明显。
3.2.3 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进一步增加了企业成本,影响了出口竞争力
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使得国际市场标准和技术要求进一步提高,也使得部分出口产品与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要求不一致。为达到相关的新标准,出口企业必须采购价格更高的先进设备,改进生产工艺,改造产品技术,改善环保水平以及重新进行技术标准认证等,这大大地增加了企业成本,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 后危机时代,辽宁政府应对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建议
4.1 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和应对体系
目前,辽宁省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建设明显不足,尤其是缺少专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和专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因此,辽宁省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尽快建立专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组建专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收集和咨询机构,进一步加强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收集、加工、分析。尤其是要重点跟踪受国外新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机电仪器、农食产品、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以及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技术壁垒变化情况,及时有效地向相关行业和企业传输预警信息,为企业提供合理的信息咨询服务,使得企业及时做出正确合理的出口决策。
4.2 加强新国家标准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建设和认证工作
目前,我国已有近50%的国家标准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但是仍然有半数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金融危机期间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新制定或修订了诸多技术性贸易壁垒,使得我国有关的国家标准与国外标准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重点关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条件、程序,以及技术标准和法规的修改和制订工作,加快修改已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尽快制定或完善新兴产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使我国的技术标准体系能尽快地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接轨。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大企业认证投入,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强国际标准化认证。
4.3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实施出口以质取胜战略
目前,辽宁省出口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2009年辽宁省出口贸易总额334.4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7亿美元,仅占11%,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例过低。因此,辽宁省政府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省内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尤其是应重点扶植具有比较优势的装备制造、机电生产、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同时,进一步实施出口以质取胜战略,不断提高出口的总体结构水平、加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及大型成套设备的出口比重;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和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需求,从而尽可能地从技术层面降低企业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可能性。
[1]丁宝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及中国应对策略[J].北方经济,2009(3).
[2]潘著.技术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市政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2007(3).
[3]王迁.国际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与对策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