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接再厉,云和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

2012-07-20撰文谢栽贵

浙江林业 2012年6期
关键词:林业森林生态

□撰文//谢栽贵

云和林业坚持政府主导、依靠群众、埋头苦干、孜孜以求,2011年成绩显著:云和梯田湿地公园获“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奖,县城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县政府被评为全省公益林建设十周年先进单位,县林业局获“浙江省森林资源管理先进集体”、县级综合先进集体等称号。

生态建设好戏连台

森林城市全民共建。自开展“六城联创”活动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作为首创目标,领导带头谋“创森”、抓“创森”、促“创森”;部门携手上项目、出实招、动真格;城乡联动合心、合力、合拍;社会踊跃认养捐资、贡献力量。通过实施一条景观带、两条生态河道、三个城市森林公园、四条绿色景观通道、四个城市广场绿地、五个兴林富民工程、二十个街头绿地改造、二十万亩“三沿”景观林、八十万亩公益林、八十个村庄绿化等工程,城市森林品位日益提升,乡村面貌显著变化,初步实现了“城区建绿引绿成林、乡村山黛水清成景、森林培育创业富民”的“创森”目标。

森林经营增量提质。森林经营以启动国家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和造林补贴试点为契机,一手抓造林,一手抓抚育,资源培育因地制宜,突出苗木质量意识,细化栽植环节管理,加大幼林抚育力度,努力实现“双增”目标。据统计,2011年完成造林面积1.22万亩,其中补贴试点造林3599亩;完成森林抚育2万多亩。至目前,全县建设“三沿”景观林2.47万亩,建成重点生态公益林53.8万亩,全县公益林区森林覆盖率82.6%,活立木蓄积量占总蓄积量的73.9%,混交林和阔叶林占比达44.4%。

和谐林区全面强化。按照构建和谐林区的要求,深化资源林政管理,自行研建了《云和县古树名木信息系统》,只要登录该系统网址,就可查阅全县2830株古树名木的详细资料。规范了林权纠纷调处,实行涉林纠纷阳光调处,全年调处各类山林纠纷35起,未发生山林纠纷群体性事件。加大打击力度,侦破涉林刑事案件8起。推进防灾减灾,形成了“三级书记抓消防,全民共织护林网”工作格局,实现清明假期零火灾,全力抓好森林生物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全年无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无公害防治率100%。

林业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新建高效竹林基地5300亩、珍贵用材基地4046亩、大径材基地8300亩、油茶高效基地6780亩,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二是立足优化升级,建设林业现代园区,完成紧水滩省级油茶产业示范区和石塘省级板栗产业示范区建设任务。三是注重科技创新,调整涉林产业结构,木制玩具产业与幼教相结合,致力开发国内幼儿教育玩具市场,食用菌产业发展不用木头的草腐菌,并扶持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施资源循环再利用工程,探索形成了“苗木成材做玩具—玩具木屑养食用菌—废弃菌棒育苗木”的林业循环经济模式,木玩生产的废弃物利用率达100%,实现从“资源消耗型”到“环境友好型”的转变。四是挖掘发展潜力,培育休闲养生产业,云和梯田景区、仙宫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木玩主题公园以“木玩”和“童话”元素为主线,国内独创、世界唯一。

森林文化迅猛发展

一是以特色文化和节庆文化为平台,弘扬森林生态文化。通过举办第四届木制玩具文化节、第五届云和梯田开犁节和云和雪梨“梨王”争霸赛、云和雪梨展示会,弘扬木制玩具文化、云和雪梨文化、云和梯田湿地文化等一系列生态文化。二是以系列主题活动为重点,推广森林生态文化。先后组织开展了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建青山绿水新云和 绘清波绿林玩具城”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创森杯”老年书画大赛与画展、“森林云和·绿色家园”征文比赛、“创森”知识竞赛、“创森”摄影比赛、“百家企业万名师生”共创森林城市及浙江生态日、世界湿地日等森林生态科普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尤其是浙江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给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作“科学认识森林”专题讲座,激发了广大干部和群众关注森林的热情。三是以生态教育基地为阵地,普及推广生态科普知识。全县建成以森林(湿地)公园、林业观光园区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9处,既普及推广了生态科普知识,也给市民亲近森林、亲近自然提供了理想去处。

林业支撑不断强化

以新闻媒体为主体,营造“创森”氛围。通过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媒体,多视角、全方位报道林业建设动态;定期编制工作简报、制作户外大型广告和生态林宣传牌,营造全社会关心林业发展、参与林业建设的良好氛围。林权配套改革持续深化,实现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1.88亿元,其中小额循环贷款余额1.02亿元,新培育市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8家;国有林场改革持续推进,云和林场被确定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确保了林场可持续发展。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推进林业产业建设。实施毛竹“竹腔施肥”技术,既让林农省工省钱增效,又不污染环境;实施雪梨一日一检,让消费者吃上了“放心梨”。

抓住机遇,再谱新篇

云和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吹响了加快推进“小县大城”向“小县名城”转型提升的号角。云和县林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以增强林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及民生改善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为主线,围绕打造“山水童话”特色的现代生态休闲旅游名城,结合“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着力推进“森林为民”三大行动。

围绕旅游名城这一目标,着力推进“森林系列”创建活动。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山水特色”的现代化生态休闲旅游名城,加大“森林系列”创建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是深入开展“关注森林”活动。继续会同电视台、报刊等媒体,加强造林、育林、护林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林业发展、参与林业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大力推进“身边增绿”行动。根据“森林进城、身边增绿、城乡一体、整体推进”的思路,加快提升森林城市,深入开展森林城镇、森林村庄等创建,确保完成平原绿化800亩以上、村庄绿化30个村以上,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2个。三是加快推进“三沿”景观林建设。坚持科学种树,以景化、香化、诗化为目标,提倡珍贵树种、彩色树种、阔叶树种、乡土树种造林,通过新造与改造相结合,把沿高速公路、沿云和湖、沿县城生态公益林逐步更换为树木材质好、树种结构优、生态功能好、质量效益高的优质林分,打造全省最好的林相。计划新建景观林3000亩,实施幼林抚育1万亩。四是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积极探索全民义务植树形式,组织开展各类生态文明主题植树活动,提高全民自觉履行义务植树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围绕富民强县这一大局,着力推进森林扩面提质行动。一是着力实施森林经营工程。按照“功能好、景观好、效益好”的要求,把造林补贴试点、森林抚育规划落实到山头地块,切实提高森林质量。坚持以封育为主,加大公益林管护力度,促进提质增效,确保今年优质林分面积达到55.7万亩。二是大力实施迹地更新工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计划更新造林8300亩,其中新造原料林基地3500亩。大力发展“三大百万基地”。2012年要新建高效竹林5000亩、珍贵树种1000亩、大径材8000亩、油茶基地2000亩,实施油茶低改3300亩。三是加快现代林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园区建设水平。今年计划建成8000亩用材林示范园区、1500亩东岱省级毛竹精品园、2000亩珍稀用材精品园。四是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把发展林下经济纳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林业扶持政策,加快推广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和森林旅游等多种经营模式,提升林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同时,继续开展林区道路建设,计划新建林区道路30公里。

围绕生态安全这一重任,着力实施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行动。一是规范林木采伐和林地、湿地保护管理。统筹协调好保护与利用关系,开展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完成《云和县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云和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修订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森林资源利用年度定额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林木采伐和林地利用监管工作,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加强云和梯田湿地公园的规范化管理,积极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二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索道安全监督管理。开展古树名木补充调查及保护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小区规范化建设,强化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三是切实抓好林业灾害防控工作。首先,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体系,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深化森林火险隐患排查整改活动,严格落实火源管理措施;开展扑火培训活动,提高扑火实战水平,提高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其次,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防治能力,突出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和重大森防项目实施工作。四是加大山林纠纷调处力度。开展全县山林纠纷矛盾排查摸底工作,做好山林纠纷群众来信来访和山林纠纷调处工作,切实维护林区和农村社会稳定。五是深入开展“平安林区”创建。继续开展林业法律法规宣传,强化全民法制观念;严厉打击乱侵滥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巩固提升云和的生态优势。

猜你喜欢

林业森林生态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生态养生”娱晚年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