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兴林——林业转型升级的原动力

2012-07-20撰文许丽娜

浙江林业 2012年6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浙江省林业

□撰文//许丽娜

5月16日,2012年全国林业科技活动周暨浙江省第九届林业科技周在浙江省浦江县启动。省政协主席乔传秀出席启动仪式并宣布启动,中国绿化基金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卓榕生、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金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蔡健出席并讲话。自2004年第一次举办林业科技周活动以来,浙江省已持续举办了9届林业科技周活动,形成了每年一次的林业科技周制度,成为全省农业科技活动的品牌。

科技周活动联合中国林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和各市林业局,开展送科技下乡和学术研讨,前8届累计召开学术报告会、研讨会170余次,组织送科技下乡2500场次,发放资料18.6万份,培训林农6.78万人次,参加活动总人数达20万人次。通过政府搭台,专家与林农、企业广泛参与科技需求对接,全面展示浙江省林业科技成果,大力推进林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林业科技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使一大批科技成果“落地开花”。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林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浙江林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坚持“科技兴林”,是林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林业科技进步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

“十一五”期间,浙江林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新强省,创业富民”总战略,以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为目标,以省院合作为平台,主攻林业科技自主创新,重点实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着力构建完善的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大力培育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新型林业产业。在竹木精深加工、经济林培育、森林生态体系构建、种子种苗工程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了新突破,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新拓展,科技周服务新农村发挥新优势,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构建提出新举措,科技创新团队和产业联盟呈现新活力,科技服务林改工作成为新亮点。5年里,浙江省林业工作获得省以上科技进步奖96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198项。以竹木精深加工、经济林培育、森林生态体系构建为代表的部分领域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面积138.1万亩,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0%,科技引领和保障了浙江省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先地位。

浙江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在“十一五”期间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一些关键性技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与新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林业蓬勃发展现状不相适应:一是林业科技投入不足,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仍不符合,难以支撑“森林浙江”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二是林业重点工程与科技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需进一步完善;三是林业科技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国家级林业科技带头人缺乏,人才培养尤其是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形成,基层林业科技人才不足,管理体制亟待理顺。

根据国家林业发展总体部署,结合浙江省社会经济和林业发展实际,针对“十二五”期间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重要科技需求,以“提升生态质量、升级林业产业、服务山区林农”为基本思路,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推广和标准三大体系,完成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提升科技推广成效、加快科技平台建设、增强林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拓展科技合作五大任务,强化组织、投入、信息化、政策、管理、宣传六大保障,全面提升我省林业科技整体水平。

浙江省林业科技总体目标:到2015年,在新品种创制、林业碳汇、生态防护、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生物质新材料创制、现代林业装备与信息化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建成一批具有国内领先的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显著提高浙江省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建成一支高层次、高水平的科技队伍,完善科技成果推广、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科技贡献率达62%,成果转化率达65%,为推进“森林浙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浙江省林业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第十五届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暨2021年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年会圆满召开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land produces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新中国60年重要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