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2012-07-19鹏,陈

华东经济管理 2012年6期
关键词:北部湾珠三角经济区

曾 鹏,陈 芬

(1.桂林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哈尔滨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3.广西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一、引 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群在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对区域联动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明显,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推动区域一体化建设,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越来越大[1]。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等十大城市群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十大支撑点。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包含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以及崇左、玉林的交通个物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综合实力在不断的增强,但与比较成熟的城市群如珠三角城市群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或者工业化程度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虽然具有较为明显的区位优势,但是区位优势要转变为经济优势,提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宏观经济效益水平,就必须科学、客观、准确的分析和掌握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宏观经济效益水平及其与中国十大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宏观经济效益水平的对策建议,促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经济稳步、有序的向前发展。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2008年建立以来,就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研究的侧重点和视角各有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综合实力等级体系研究(张协奎、张小富,2007)[2]。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结构体系优化相关研究评述(曾鹏,2008)[3]。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建设现状及等级规模结构分析(刘婷婷,2009)[4]。基于城市生态位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发展战略调整(曾鹏,2010)[5]。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金融发展路劲研究(蔡章华,2010)[6]。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物流经济联系的中心性城市分析(王景敏,2011)[7]。城市群相对效率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理性利用DEA评价(何志明,2011)[8]。综上,我们发现学者们对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某一方面的研究进行的比较多,而将其与其他城市群的对比研究,则涉及的比较少,尤其是在宏观经济效益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因此,以宏观经济效益这一视角为切入点,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十大城市群进行对比研究,既是对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总结,同时也扩展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范围界定和宏观经济形势对比分析的理论依据

结合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肖金成、袁朱[9]的研究,我们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中国十大城市群及其所包含的城市界定见表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之间之所有能够进行宏观经济形势对比分析,其理论依据在于: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区域城市化水平息息相关[10],区域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区域经济集聚发展产生城市,并成为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极。

第二,人口规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和发挥一定的作用,因为人口具有双重属性,即既是劳动者又是消费者,依照理想状况,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规模是正相关关系的。

第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经济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都是低于十大城市群,显然,十大城市群的发展效果至少在一定时期内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追赶的目标,目前解决区域发展差距问题的首要任务是缩小城市群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增强落后地区城市群的综合发展能力[11]。

表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中国十大城市群及其包含城市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宏观经济形势对比分析

根据构建指标体系要遵循科学性、可得性、综合性、典型性、层次性的原则,我们从定性分析出发,从总体经济实力、工业化发展程度、区域服务性产业发展状况、区域生产潜力、区域财政运筹实力、区域对外经济实力6个层面,共12项具体指标构建反映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水平的指标体系(见表2)。

表2 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为了降低某些基础性因素差异的影响,增强某些项目或者指标的可比性,提升对比的合理程度,我们引进虚拟值这一变量。虚拟值是某一指标相对于另一目标实际值的比值,主要是将不同条件下的指标转换为相同条件下的数值,增强该指标的可比性。

选取十大城市群作为对比的目标城市群,十大城市群的平均值也作为对比的目标之一。以区域总人口作为限制性条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不同指标对应于不同目标城市群的虚拟值,然后计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某一指标的虚拟值与目标城市群相应指标的比值,需要指出的是比重值越小,说明在这一指标中,两个城市群的实力差距越大,反之,若比重值越大,说明两个城市群的实力差距较小。计算城市群某一虚拟值的计算表达式见(1)式:

其中:Bij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j指标或项目的虚拟值占目标城市群i的相应指标的比重;Vzij表示基于某一限制性因素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j指标相对于某一目标城市群i的虚拟值;Vdij表示目标城市群i的j指标的实际值[12]。

数据均来源于201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广西统计年鉴》,运用公式(2)计算出相对于目标城市群的区域总人口对应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虚拟值,然后,计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某一指标的虚拟值占相对应的目标城市群的统一指标的比重,可以得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十大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各指标对比数据(见表3)。

其中:Vzjj表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某一指标相对于某一目标城市群i的虚拟值;Ui表示目标城市群i的人口数量;u表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人口数量;sj表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某对比指标的实际值;i表示目标城市数;j表示对比指标的数目。

计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某一对比指标的虚拟值占目标城市群相应指标实际值比重的表达式见(2)式:

表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十大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各指标对比数据(相对于区域总人口)

续表3

以区域总人口作为限制性条件,由计算出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不同指标的虚拟值占目标城市群同一指标实际值的比重值可以看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在反映区域总体经济实力的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其虚拟值仅相当于珠三角城市群实际值的15.58%,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其虚拟值仅相当于珠三角城市群实际值的12.88%;在反映工业化发展程度的指标:工业产值,其虚拟值仅相当于珠三角城市群实际值的3.22%;工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其虚拟值仅相当于珠三角城市群实际值的17.84%;在反映区域服务性产业发展状况的指标:第三产业产值,其虚拟值仅相当于珠三角城市群实际值的13.51%,科教事业支出额,其虚拟值仅相当于海峡西岸城市群实际值的3.69%;在反映区域生产潜力的指标:固定资产投资额,其虚拟值仅相当于辽中南城市群实际值的36.0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其虚拟值仅相当于珠三角城市群实际值的18.05%;在反映区域财政运筹实力的指标:财政收入,其虚拟值仅相当于珠三角城市群实际值的13.03%,财政支出,其虚拟值仅相当于珠三角城市群实际值的26.40%;在反映区域对外经济实力的指标:外商投资额其虚拟值仅相当于珠三角城市群实际值的5.61%,出口商品值,其虚拟值仅相当于珠三角城市群实际值的0.04%;由此,我们得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宏观经济效益与珠三角城市群相比,差距是最大的。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不同指标的虚拟值占目标城市群及十大城市群平均水平同一指标实际值的比重值,比重值越小,说明在这一指标中,两个城市群的实力差距越大,反之,若比重值越大,说明两个城市群的实力差距较小,通过计算,我们得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十大城市群在各个指标当中的差距及其分类(见表4)。

总的来说,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得出六点结论:

第一,在总体经济实力方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宏观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理想。其宏观经济效益与珠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差距最大,与川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差距相对较小,占十大城市群的平均水平的比重为40%左右。

第二,在工业化发展程度方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工业化发展程度低。工业产值占十大城市群平均水平的比重不到10%,只占珠三角城市群比重的3.22%。

第三,在区域服务性产业发展状况方面,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结构中占的比重不高。第三产业的结构体系发育不完全,产值偏低,科教事业支出额仅占海峡西岸城市群的3.69%。

表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十大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水平差距的分类

第四,在区域生产潜力方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产生潜力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其固定资产投资额在辽中南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中占的比重要高于其他指标,说明具备一定的生产潜力,需要创造条件将其潜力发挥出来。

第五,在区域财政运筹实力方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体系不完善。相比其他城市群,其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差距是最小的,财政支出占长江中游城市群比重的105.30%。

第六,在区域对外经济实力方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吸引外商投资的力度不够,出口商品创造的价值太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良好的区位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外商投资额仅占十大城市群平均水平比重的14.31%,出口商品值占十大城市群平均水平比重的0.41%,是所有指标中最低的。

四、提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水平的对策建议

在增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总体经济实力方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必须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宽松、特殊的政策支持,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广西南宁保税物流中心、钦州保税港区、北海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凭祥综合保税区功能的作用,使其成为区域生产产值增加的基点,同时加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分工,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整体实力的提升。

在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工业化进程方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要以珠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工业化发展水平为标榜,创造条件,利用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努力实现与珠三角经济区的对接,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密切联系周边发达地区,逐步改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个城市的工业化水平偏低,工业化弱质的现状,特别是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提高加工深度,延伸产业链条。同时,要提高各企业用工的待遇,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高技能、高水平的劳动者参与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工业化发展的建设中来。

在提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区域服务性产业发展水平方面,要加快发展物流、通信、交通、信息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13],保持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持续上升,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同步调整,而且要尽量减少和避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内因产业冲突、产业结构趋同等现象和区域内城市间的内耗性竞争和重复建设问题,争取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下,做到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优化,发挥产业集聚的综合效应,提升城市群的产业竞争力,充分利用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新机遇,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的结构升级[14],同时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注重科技创新和加大教育的投入。

在提高区域生产潜力方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所占比重不均衡,政府投资或者是国有企业投资是资金的主要方面,外资和民营投资比重较低,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非常低[15]。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当前的经济工作重点是扩大高速铁路、港口码头、造船项目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的投资力度,将其作为推动北部湾城市群建设的主要力量,逐步改善投资环境,政府进行引导,努力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在社会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方面,特别是在目前食品安全成为消费者在消费时考虑的首要问题时,企业在进行生产时在食品的安全方面要特别注意,使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放心的食品,在这个过程中,使社会消费品的零售额稳步提升。

在增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区域财政运筹实力方面,政府应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体系,增加财政支出和收入的透明度,增强公众对政府财政运筹能力的信任和支持,在扩大税收来源的同时,要从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大力扶持个体私营经济,促使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为财政收入提供稳定的支撑。

在增强区域对外经济实力方面,因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城市群必须融入(全球)价值链才能获得长足发展[16]。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要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中心城市快速发展提供了最大的机遇[17],所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要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契机,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提高地区的开放力度的同时,综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展国际贸易,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行吸引外商投资,吸收泛珠三角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转移,加快发展国际贸易,以提升自身的经济水平[18]。

[1]蒋延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4+2)协调发展问题探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23(5):35-39.

[2]张协奎,张小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综合实力等级体系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6):1-5.

[3]曾鹏.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结构体系优化相关研究评述[J].商业研究,2008(1):37-41.

[4]刘婷婷.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建设现状及等级规模结构分析[J].广西经济,2009,(5):34-43.

[5]曾鹏.基于城市生态位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发展战略调整[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0,30(2):15-21.

[6]蔡章华,宁泽慧,阳璇,等.浅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金融发展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2010,(1):37-39.

[7]王景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物流经济联系的中心性城市分析[J].商品储运与养护,2011,(3):51-52.

[8]何志明.城市群相对效率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理性利用DEA评价[J].特区经济,2011,(1):214-216.

[9]肖金成,袁朱.中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N].中国经济时报,2007-03-29.

[10]王发曾.中原城市群整合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0.

[11]曾鹏.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的多层次因素分析及非均衡差异研究[J].人文地理,2008,23(4):58-63.

[12]王发曾.中原城市群整合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1.

[13]李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1):3-5.

[14]姚士谋,李青,武清华,等.我国城市群总体发展趋势与方向初探[J].地理研究,2010,29(8):1345-1354.

[15]谭伟福,蒋波,廖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对滨海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9,25(1):50-53.

[16]丁建军.城市群经济、多城市群与区域协调发展[J].经济地理,2010,(12):2018-2022.

[17]蒋团标,曾鹏.增强广西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的战略研究[J].学术论坛,2005,(11):100-104.

[18]张健,陈逸,濮励杰,等.区域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合理判定——以广西崇左市、安徽滁州市、江苏南通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7,27(5):714-718.

猜你喜欢

北部湾珠三角经济区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北部湾的风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