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田径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12-07-19张小洁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实心球实验班田径

张小洁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田径是一项基本的体育项目,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备课不充分,上课气氛死气沉沉,组织教法缺乏趣味性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不能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笔者通过采用趣味田径教学法,一改过去枯燥的田径教学模式,以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使学生爱上了体育课。实践证明,趣味田径教学法能真正把快乐体育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趣味田径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2 研究方法

1.2.1 教学实验法 本实验从2010年10月15号到2010年11月底共六周的时间进行教学实验。因为本实验要做传统田径教学和趣味田径教学手段的比较,所以以立定跳远、掷实心球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1)教学实验的实施条件。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前进行身体素质的测验,包括有立定跳远、掷实心球、60m等测试,看初始条件是否均等。教学场地为山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操场。

(2)实验过程。实验假设:趣味田径具有丰富有趣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的练习内容,吸引着学生去参与,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实验对象:山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高二年级185班和184班。实验班为184班,一共61人,男生31人,女生30人。对照班为185班,一共62人,男生32人,女生30人。两班在实验前所测的各项身体素质测试非常接近,无显著性差异。实验方法:将184班和185班作为实验对象,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全部由一个老师授课,其中184班为实验班,在体育授课过程中采用趣味田径的教学手段,185班为对照班,在体育教学实验过程中采用传统田径教学方法。通过一个学期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立定跳远,掷实心球进行评分,以对比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

1.2.2 访谈法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抽取部分学生开座谈会,研究探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老师的趣味田径教学的看法。

1.2.3 文献综述法 通过了解和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2.4 数理统计法 所收集的有关数据进行常规的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

2.1.1 教学内容 实验班采用趣味田径教材。趣味田径教学是以趣味活动的形式,融娱乐、趣味、知识、教学、评价于一体,真正把快乐体育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体育课的设计原则是一般练习再加专项练习手段,根据本节课的主要练习内容和目标来设计练习形式,在专项练习中要涉及到本节课所要教授的技能动作。例如,排球的练习形式有手推排球、排球火车接龙、排球丢沙包、排球操、排球接力赛等等,篮球的练习形式有两人背球接力、行进间运球投篮(男生投篮,女生砸板)、篮球赶猪跑、篮球操等等,力量素质练习有袋鼠跳、跳台阶、跳绳比赛等等,田径方面以开展游戏练习为热身活动,来取代以往中学体育教学中跑圈热身的机械性教学组织形式。如苹果蹲、贴膏药、桃花朵朵开、拉网捕鱼、火车赛跑、抱团游戏等多种有趣味性的练习内容。趣味练习的手段有很多,主要取决于教师课下的备课程度和对教材的研究程度,教师在课下精心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练习方式,学生都很感兴趣。

2.1.2 教学形式 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深挖教材本身的趣味因素,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情趣,在教学中要力争营造团队精神的竞赛情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进行田径耐力跑的教学备课设计阶段,针对学生对耐久跑的厌烦心理,再加上传统教材枯燥,教法单一,采用跳绳,跳台阶,各种有趣味的耐力跑游戏练习形式等内容。跳绳有正跳,倒跳,编花跳,双摇跳,集体跳绳比赛等十几种教学形式。还可以配音乐进行耐力跑练习,教师可以随时调整音乐的类型、节奏等以配合不同的耐力跑练习形式,有追逐跑,障碍跑,走跑交替,变速跑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对游戏理解得越深刻,活动技能就越容易发挥,兴趣也越浓厚,教学效果就越显著。

2.1.3 实验效果的评定 实验结束后,对两个班的学生的身体素质(项目有立定跳远,掷实心球)进行了测验,并抽取两个班部分同学进行了座谈会。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分组教学实验,对两个班学生的成绩(项目有立定跳远,掷实心球)进行了测验,并进行了对比与分析。评分标准严格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规则及评分表》进行,依据其中的中学生高二体育考试与达标评分表作为此实验的评分标准。

2.2.1 实验后两组学生掷实心球成绩的对比(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班的成绩整体优于对照班,实验班的优秀比例为4.9%,对照班的优秀比例为零。表明在山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学进行的趣味田径教学对提高体育成绩起到了重要作用。

表1 实验后两组学生掷实心球成绩的对比

2.2.2 实验后两组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对比(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班的成绩整体优于对照班,尤其是优秀比例高出对照班9%。表明趣味田径教学在山西师大实验中学的体育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表2 实验后两组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对比

2.2.3 两组学生实验前后的各项成绩对比(见表3和表4) 从表3、表4可以看出,对照班学生的掷实心球成绩提高率的优秀比例为零,良好比例为1.6%,及格比例为6.5%;而实验班学生的掷实心球成绩提高率的优秀比例为1.63%,良好比例为3.23%,及格比例为21.3%。对照班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提高率的优秀比例为1.7%,良好比例为1.6%,及格比例为4.9%;而实验班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提高率的优秀比例为5%,良好比例为3.3%,及格比例为 3.2%。

表3 对照班学生实验前后的各项成绩对比

表4 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后的各项成绩对比

从表1、表2、表3、表4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各项成绩的提高率优于对照班。这说明趣味田径教学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提高教学成绩方面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趣味田径教学法比传统田径教学的教学效果显著。

2.3 座谈访问结果分析与讨论

在进行实验期间对两个班的部分学生(每个班各抽10人)进行了座谈会,就学习兴趣进行了提问。在座谈过程中,实验班学生全部都喜欢老师的趣味田径教学方法。原因是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组织形式,使教学内容趣味化,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体育带来的快乐。相反对照班的学生普遍感觉体育课很没意思,对所学的动作技能不能很好地掌握,主要原因有传统田径教学形式过于单调,教学内容陈旧,没有创新,组织教法缺乏娱乐性、创新性,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等不良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通过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各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班,证明趣味田径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优于传统田径教学法。

(2)趣味田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热情,使学生真正喜欢上体育课。趣味田径教学法可把快乐真正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

(3)通过实验过程和结果表明,以趣味田径教学进行体育课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容易接受,愿意学,也学得快。

3.2 建议

(1)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深挖教材本身的趣味因素,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有趣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

(2)竞赛不是目的,竞赛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田径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一定要把握好“度”的问题,教师把重点放在多强调学生的动作技术的准确性方面。

(3)进行趣味田径教学时,一定要遵从教学大纲。从内容的选择、规则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等方面都要与教材配合,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4)运用趣味教学法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不能为了改善课堂教学气氛而违反教学规律。合理运用趣味教学法的关键是掌握运用好时机,游戏绝对不能代替基本教学,游戏教学法只是一种手段,而技能技术教学才是本质。

[1]李儒新.趣味田径的创编及应用效果的实验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4).

[2]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杨文轩.体育原理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4]吴锦毅.学校体育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李淑芳.体育游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刘福林.体育游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8]王则珊.终身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实心球实验班田径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学、练、赛”一体化在实心球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为例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让实心球“飞”起来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怎样提高实心球运动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