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乒乓球比赛中直拍横打与横拍反手技术的运用
2012-07-19潘文龙
潘文龙,王 彤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乒乓球直拍快攻打法是中国乒乓球的传统打法,快、转、准、狠、变的发展趋势对我国传统的直拍选手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特别是日本选手发明的弧圈球技术的迅猛发展,迫切地需要一种新的直拍技术来弥补直拍反手位的死穴,因此直拍横打技术的发明也就成为了必然。直拍横打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整个90年代中逐步发展,经过刘国梁,马琳和王皓三个典型代表的一步步淬炼,慢慢的走向完善。使直拍反手位得到了更大的杀伤力和得分能力,特别是与之产生的拨拉打带挑撕等创新技术使直拍反手位获得了生机,以致在反手位与横拍选手的相持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当今,横拍打法依旧蒸蒸日上,特别是其犀利的反手攻击力,在反手位相比横拍反手依然占有一定的优势。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和横拍反手技术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收集与乒乓球直拍横打和横拍反手技术有关的大量相关文献,进一步了解直拍横打技术和横拍反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技术特点和作用。
1.2.2 录像观察统计法 通过观看2010年乒乓球世界杯、2011年世锦赛、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决赛王皓与张继科的三次比赛,统计出王皓在比赛中直拍横打技术和张继科横拍反手的运用成功次数、失误次数、直接得分次数等。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9.0对三次乒乓球世界大赛中直拍横打与横拍反手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总数、成功率及对比赛得分的贡献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0年乒乓球世界杯决赛直拍横打与阵横拍反手技术运用统计分析
在表1中可以看出,在整场比赛中,王皓共使用直拍横打技术成功得分16次,得分成功率43.2%,二人反拍直接得分为2∶5,有一定的差距,但在第二、第五场比赛中王皓直拍横打占据上风,为比赛的胜利起了很大的作用。相比之下,张继科反拍技术成功得分20次,失误失分24次,反手技术相对稳定,成功率和贡献率比较高,使用次数较多,直接得分能力不容小觑。说明直拍横打得分能力相对较低,横拍反手得分能力较高。
2.2 2011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决赛直拍横打与横拍反手技术运用统计分析(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整场比赛中,王皓共使用直拍横打成功得分19次,成功率为36.5%;张继科共使用反拍成功得分24次,成功率高达61.5%,虽然反拍直接得分以9∶5占优,贡献率略微占优。比赛结果表明,直拍横打对比赛结果影响不是很大。相比表1可以看出,直拍横打使用频率在提高,成功率下降了,因此提高直拍横打的成功率对比赛的胜利意义很大。张继科横拍反手得分贡献率虽低,但其较高的成功率奠定了比赛的胜利。
表1 2010年乒乓球世界杯决赛王皓直拍横打与阵张继科横拍反手技术运用统计
表2 2011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王皓直拍横打与阵张继科横拍反手技术运用统计
2.3 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决赛直拍横打与横 拍反手技术运用统计分析
表3 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决赛王皓直拍横打与张继科横拍反手技术运用统计
由表3可以看出,在整场比赛中,王皓共使用直拍横打成功得分次数为20次,成功率37.5%,相比张继科横拍反手57.1%成功率明显较低,直接得分以7∶11落后。且贡献率较高时,胜率较低。相比表1,其直拍横打使用次数波动不大,成功率波动也不大,但成功率还是处于下风,相对于张继科反拍使用的成功率,其杀伤力明显不足。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在2010年乒乓球世界杯决赛中,直拍横打使用次数较低,成功率较高时有利于在比赛中取得胜利,说明直拍横在目前不是直拍选手的主要得分方式,其攻击力不足有待提高。并且在每局比赛中成功率波动较大。相对于横拍反手的成功率有待提高。横拍反手得分在得分中占有一席之地。
(2)在2011年乒乓球世锦赛决赛中,直拍横打的直接得分能力与横拍有一定的差距,在一局比赛中直接得分较高时有利于比赛取得胜利,直拍横打失误较多是直拍选手的一个现状。相反横拍反手得分有所提高。
(3)在奥运会乒乓球决赛中,直拍横打使用次数由37次增长到52次和49次,没有给比赛带来很好的帮助,因此合理的使用直拍横打非常重要。横拍反手使用次数也有所增多,但其成功率的提高对比赛的胜利起到一定的作用。
3.2 建议
(1)在平时的训练中应提高直拍横打的成功率,加强攻击力,尽可能把球控制在近中台,发挥直拍快攻的优势。在比赛中有意识地将球转移到正手上来,特别是针对中远台反手来球,加快步伐的移动速度,进行侧身抢攻。
(2)在平时训练中,加强直拍横打的发球抢攻和直接抢攻练习,特别是针对近台球,发挥直拍反面快拨和直拍反面挑的直拍横打技术,将其融入到比赛战术当中。
(3)继续加强直拍横打的创新,创造更多的直拍横打打法,加强运动员的战术素养,对于反手位来球不能一味地直拍横打,应抓住良好时机,一击致命。在当今比赛中加强相持能力是比赛获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加强直拍选手后备人才的培养,将直拍打法传承下去。
[1]刘建和.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2]王搏.乒乓球“直拍横打、拉”技术的运用及存在的优势[J].辽宁体育科技,2011(4):88~89.
[3]苏丕仁.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的创新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1):107 ~108.
[4]蒋建琼,肖波.浅谈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及发展前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81~182.
[5]林鲁军.试论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的运用及其发展前景[J].山东体育科技,2000,2(1):53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