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石化:信息化助推管理飞跃
2012-07-19张绍波武惠芳
□文/本刊记者 张绍波 特约通讯员 武惠芳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蒋洁敏(右二)在华北石化公司总经理刘存柱(右一)的陪同下,调研华北石化公司信息化工作。陈鹤/摄
生产规模扩大30多倍,用工总量却由2300人降到1900人;设备平稳运行参数统计频率提高30倍,反而年节约工时4522个;24套主体装置,3.5万台设备,7.6万类配件,1.9万台(套)仪表,43万个静密封点的日常运行和检维修工作,仅74人就将其管理得井井有条……
华北石化公司规模不大,人不足两千,地不过百亩,25年的厂龄可谓丰华正茂。然而,近年来,这个石油石化行业的小兄弟,以信息化建设的骄人业绩,吸引了全国石油石化行业的目光。
在这里,你可以通过任何一台电脑和大屏幕随时了解和获知公司每个岗位、每名员工的工作情况。其检索效率之高,考核覆盖之广,海量信息汇集之快,无不令人称道。2011年8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蒋洁敏视察后称赞:“华北石化的信息化管理很有特色,它既减少了人员,提高了效率,又强化了管理,帮助了企业发展。”此后不久,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张俊九在石化公司看过系统后说:“它的出现,让华北石化走出了一条‘以信息化改造传统工业’的新路。”
“信息化”破解基础管理难题
华北石化的信息化建设,还要从2005年说起。那时,企业自成立时起已有10几个年头,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每天都要面对庞大的数据,让上至管理者,下到员工花费了大量的精力。
华北石化公司有设备35023台,配件76117类,工艺管线10832条,仪表19277台套,控制回路3858个,静密封点430381个,各类电气接地30084处;日常保运维修、大检修等各类工单上万笔,涉及金额超亿元;2010年合同系统中审查审批签订合同1044份,涉及金额7.09亿元,开具火票3156张,电票1432张,有限空间作业票903张,高处作业票2195张;公司统一考试、单位日常培训考试及各种技能鉴定考试19000人次;500万吨建设外来施工人员8000人,大检修临时施工7000人,千万吨项目启动后,这一数字将会增长到15000人左右。
如何处理海量数据?准确快速的信息化管理是最佳的突破口。
他们发现,这些海量数据90%以上属于简单、重复、繁琐且有规律的日常工作,靠人工永远杜绝不了遗漏和失误,而且枯燥的工作让人身心疲惫、心烦意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悲剧也就难以避免。信息化建设恰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利器。
计算机处理海量数据快,只知道按要求做不会作弊,不懂人情世故铁面无私,可以实现数据共享等特点。通过编写计算机程序将规律化的流程网上运行、网上公示,不仅做到了准确无误、快捷高效,而且还约束员工投机取巧、走捷径等心理,减少了安全隐患。
根据计算机的这些特点,2005年,华北石化公司积极探索用计算机程序处理基础管理工作,一个个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现代化的华北石化公司中心控制室。
就餐自动考核系统。这是公司最早纳入考核的程序。为规范就餐秩序,提高就餐效率,公司规定一线员工先就餐,机关后勤员工后就餐,并限定了时间段,但总有人提前就餐,督察科的同志现场监督效果不明显。公司利用公积金账号的唯一性,研发“一卡通”就餐自动考核系统,对提前就餐的同志自动考核,即使仅仅提前1秒钟也自动罚款50元,而且罚款程序自动进入工资系统,发手机通知并在网上公示,彻底解决了提前就餐问题。
员工考勤系统。多年来,迟到、早退、中间脱岗一直是企业管理的老大难问题,总有员工举报,也做过处罚,但是效果并不显著;施工单位在厂内施工,在招标时资质审查都过关,但是正式施工开始后就出现施工方私自换人的情况,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单靠几个监管人员去管理,难免出现疏漏。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开发了自动考勤系统,实行一人一卡制,后来又引进了指纹和面部识别系统。系统应用后,不需要有专人记录考勤,原来25名办事员都充实到了生产一线,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合理,有效地解决了外来施工队伍中途换人等问题,确保了公司安全生产以及项目的施工质量与进度,同时也成为保证公司HSE工作的一个重要系统。尤其是与冀中公安局身份证识别系统联网后,公司还协助警方抓获了3名逃犯。
干部考核系统。以往,干部年度民主测评要逐个单位召集全体员工大会,进行班子述职、班子成员述职,需要时间长、环节多,会后要手工计票,占用大量人力物力,参与者认为走形式被动应付,不能对干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2009年,他们开发应用了干部年度考核网上测评系统,该系统与被测评人员的述职报告、业绩档案建立链接,科学界定投票范围,实现360度考核,包括上级考核下级、下级考核上级、同级相互考核以及服务双方相互考核。系统设计人性化,给测评人充分的考虑时间,允许其在规定时间内多次进入系统,实事求是地对被测评人打分、给予评价。系统还在应用手段上采取保密措施,确保员工民主权利。该系统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复杂漫长的计票工作瞬间即可完成,而且消除了干部员工的顾虑,确保了考核的公平公正。民主测评结果真实反映了民意,同时解决了干部管理中多年未解决的绩效考评难题。
员工培训系统。过去,倒班员工对集中培训占用业余时间非常抵触,加上兼职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内容与员工期望不一致,导致培训效果不佳。如果把考核与工资挂钩,考试作弊就屡禁不止,如果不挂钩就没人重视。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开发了培训系统,建立集团公司安全管理规章题库、公司管理制度题库、技术题库、装置现场题库、事故案例题库、基层单位日常培训题库,题目总数超过173400道,全部采用选择和判断题型,每年保证5%的更新率,同时开发网络学习系统、网络考试系统,实现了员工随时随地学习,考试随机组卷。参与者在网上点击“提交”按钮,即时出成绩,考试结果与工资挂钩。这一系统,解决了集中授课占用员工业余时间多、考试作弊等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行政办公系统。针对业务流程审批找人难、纸质单据存放难、工作程序规范难、工作效率提高难等问题,2006年10月,他们开发了行政办公系统,包括制度会签、动火施工、电子商务评标专家选择、议题审批等93项行政审批业务,相关人员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即可完成流程审批工作。系统增加了对594个流程步骤的手机短信自动提醒、自动考核功能,既保留了基础数据,又避免了人情因素,消除了领导特权。
“信息化”优化生产管理流程
基础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探索,使华北石化公司尝到信息化建设的甜头。成绩面前他们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认为,信息化建设前景广阔,可以攻克生产管理更深层次的“信息孤岛”。2008年4月,他们成为集团公司ERP暨MES首批试点单位,并提前一个月实现成功上线。他们发挥ERP、MES的强大管理功能,把原有的39套系统(其中自主开发或自主版权合作开发26套)逐步与ERP、MES建立链接,实现了管理制度化、工作流程化,服务标准化、监督自动化。他们采用行之有效的“定量、提醒、考核、共享、归纳”功能,结合公司管理实际在ERP、MES上拓展应用,不仅“信息孤岛”问题基本解决,而且系统的信息化集成不断优化。设备管理平台、安全信息系统、操作平稳系统的成功开发和运用,就是优化的最好例证——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主体装置从2套增加到24套,3.5万台设备,7.6万类配件以及大量的现场工作,从项目立项、预算、审批到项目平库,大量繁琐的工作使设备管理人员应接不暇,难免疏忽出错。2010年6月,公司建立了设备管理平台,将设备检维修从项目立项、方案审批、费用预算、工期控制、材料消耗、费用结算全部纳入ERP系统,实现了设备维修计划靠点击、配件材料自动平库、预算自动产生、维修费用自动统计,同时系统自动提醒设备管理、维修、维护人员按预设程序对设备进行定期切换,定期换油,定期保养。
为保证中心的安全管理长效化、固态化机制,2007年1月,安全信息系统上线运行。系统按照“谁主管谁尽责、谁监督谁负责”的理念设计,监督方是生产运行处,主管方是机动设备处,公司要求生产处各工区把发现的隐患及时录入系统,明确责任单位、整改期限,如果机动设备处相关责任科室没有按期整改隐患,系统自动按天考核机动设备处;如果各工区没有发现隐患或发现隐患不录入系统,出现问题由生产运行处承担责任。
人工统计装置运行参数工作量大,以常减压装置为例,有258个记录参数,每小时记录一遍,一天6192个数据至少耗费1.5小时,而且统计不准,时间滞后,考核难免夹杂人情因素。2009年,华北石化公司在MES系统中开发平稳率统计功能,将操作参数从60分钟一个点人工统计,加密为2分钟一个点自动统计,实现了超标自动判定、提醒分析原因并自动转入考核程序,提高了统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年节约4522个工时,相当于节省19名管理人员,装置运行平稳率从98.5%提高到99.7%,年增效1825万元。
“信息化”助推 “三化”实施
信息化建设,使华北石化公司实现了工作流程化、目标定量化、考核自动化;“三化”的实施,又助推企业进入信息化管理的快车道。
从管理方式入手,全面推行工作流程化。领导、机关处室、基层车间三级管理模式,实行从上到下命令式的行政管理,是大部分企业通用的传统管理模式。针对这种模式存在的弊端,华北石化公司按照信息化要求大力推进工作流程再造。
他们建立从上到下的专业化顺畅流程,变部门制度为专业化管理制度,变上级定制度、下级细化制度的模式为从上到下一个制度、一个标准。同时,把原来平行于专业间相对孤立的流程横向集成起来,实现从左到右专业间穿插,从各级领导到相关岗位,都统一纳入到流程化管理之中,都变成工作流程中的一环,环环相扣,各负其责,抑制特权,建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秩序。另外,实行上下流程之间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监督,每个环节都监督上一环节的工作,接受下一环节的监督,体现“谁主管谁尽责、谁监督谁负责”的理念。“谁主管谁尽责”是指谁主管理制度模式。如果节点获得上下游认可文件即可会签,如果有争议,提交党政联系会讨论决定。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科学完善的定量化管理制度体系,员工逐步养成了遵章守纪的良好职业习惯。管就尽心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是否合格由监督者说了算;“谁监督谁负责”是指监督者监督上一环节的结果,如果从流程上把上一级工作接过来,出了任何问题,由监督者负全责。
华北石化装置区一角。陈鹤/摄
从制度建设入手,全面推进目标定量化。在原有的制度制定流程下,推广信息技术几乎不可能。原有的制度由机关部门起草,征求意见后以领导开会的方式决定发布。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机关部门既是规章制度的制定者,也是管理者和考核者,制定的制度只能约束别人,很难约束自己,容易造成机关权力大、责任小,基层责任大,权力小的矛盾。第二,由于管理制度不定量,只能从上到下一级一级推进,执行中都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面解释,弹性很大,导致工作中存在许多制度未能涵盖的管理盲区。第三,由于制度不科学,出了问题若认真追究,发现到处都是问题,而大家都忙于推卸责任,出了小问题只能不了了之,出了大问题难以区分责任,即使处罚一大串人,也很难找到问题的症结和真正的责任人。
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把严格管理作为突破口,变原来的按部门
起草制度为按专业起草制度,强化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制度管理体系,并确立了“三原则”:要求公司各单位制定科学定量的管理制度;制度颁布后必须严格执行,即使制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也必须先执行后修订;发生事故或者出现问题后,如果发现制度不完善,或者根本没有相关制度,先追究制度主管部门的责任。为确保规章制度流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能够顺畅执行,他们对制度流程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每一节点和每一阶段完成时间都进行定量化,理清界面分清责任,与节点上的任何上下游单位进行谈判、会签,形成合同化的
从信息应用入手,全面推进考核自动化。以往,人工传递方式存在诸多不足:一是原来采用从上到下推动工作的方式,用“会议纪要”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需要用拿着纸质的流程一步步的找人会签,很繁琐,沟通的工作量很大。二是由于中国人重视亲情感情,在线下流程的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脸皮薄,不好意思的现象,出了问题有时候领导很难弄清楚原因,造成管理效率低下,领导仍然陷于日常琐碎协调工作中。三是尽管做到了工作流程化,制度清晰了、有头绪了,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幅增加,大家从内心中对这种方式支持度不高。四是考核中仍存在从上到下标准不定量、从左到右穿插不定量等问题,容易出现考核纠纷,或者发现问题不吭声,或者你考核我、我进一步考核你,影响服务双方关系,影响了运行效果。
华北石化公司在实现工作流程化、目标定量化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计算机强大的文件快速处理、快速传递、及时提醒等功能,通过计算机设定程序,实行信息系统自动考核。任何两个流程节点之间,都限定完成时间。在工作交接时、完成前,系统自动提醒1-3次,对逾期未完成的系统进行自动考核;对限定操作标准的流程,系统自动判断工作是否按标准完成,对未达标的工作自动考核;对限定工作质量的工作,只要存在修正或退回流程即进行自动考核。考核完成系统实时公示,公示15天无异议的,考核结果自动转入员工业绩档案系统和工资系统。为确保考核工作公平公正,公司还在企管处成立了专门的岗位责任制督察科,牵头负责制度的修订、解释和仲裁,并经过岗位责任制考试,从全厂员工中聘用75名仲裁员,当甲乙双方对考核结果有分歧时,在企管处解释仍然得不到认可的情况下,可以提请仲裁,即甲方、乙方和督察科各指定一名仲裁员,由3人民主投票解决服务双方的争端,提高全员参与意识。同时,他们在维持正激励管理机制的前提下,大力推行负激励机制,选树劳模的同时重点抓落后,对末位员工强制进行转岗培训,先后有1290人次进入培训中心接受转岗培训;对不合格的干部下决心免职,先后有29名副科级以上管理人员被降职、免职。公司形成了落后变先进、先进更先进、你追我赶的局面,消除了“木桶短板”可能引发突发事件对公司造成的灾难性影响。
几年来的信息化建设,使华北石化公司走上了科学管理的轨道。现在,他们不仅建立了横向工作流、纵向专业化的企业管理体系(HSE、ISO9000、内控),建立了定量化、合同化、学习型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了公平公正、全员参与、专家票决的考核仲裁体系,而且探索出了以我为主、自主研发、持续完善的信息化道路,树立了谁主管谁尽责、谁监督谁负责的专业化流程化管理理念,形成了平等沟通、主动协调、优质服务的机关工作作风。一句话,华北石化实现了公司管理质的飞跃,从领导抓重点顾此失彼时代进入不折不扣执行力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