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核之路枕戈坐甲
2012-07-19牟雪江
□文/本刊记者 牟雪江
今年5月5日,随着日本最后一个仍在运营的核反应堆——北海道电力公司管辖的泊核电站3号机组停止运营,日本国内50座反应堆全部关停,标志着日本在大规模使用核电42年之后,第一次进入了“无核”状态,成为了一个没有核电的国家,并被动地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无核时代的主要经济体。
“无核之夏”?日本能够hold住吗?业内人士粗略估算日本的电力配额,核危机发生前,核能发电占日本总发电量的30%。如今彻底抽离这30%的发电量,对于整个日本的经济、生活将产生如何影响?时间过去不足一个月,答案便浮出。面对到来的夏季用电高峰,完全失去核电供应的日本遭遇比去年更为严峻的供电难题。日本政府日前预估,东京、关西和九州地区,恐出现5%的用电缺口,若气温持续攀升,可能将缺电两成之多。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5月30日晚,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首相官邸召开阁僚会议,他表示,为了日本经济和社会的安定与发展,核能发电目前还很重要,因此重新启用能够确保安全的核电站是必须的。
日本能源转型老路受阻新路不通
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日本国内核电站相继被迫停运,核电站的发电量所占比从此前30%直至降为0。取而代之的是火力发电站的大量投入使用。这似乎让日本的能源转型“重回老路”。
1973年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国内电力公司就开始致力于建设脱离石油的供电设备,其核心就是核电站,经过40年的发展,核电站的供电比已经超过30%,不但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还结合液化天然气、石炭等发电设备,构建出了能源使用相对平衡的发电站。
如今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出现导致这一平衡完全破裂,但日本的能源转型之路却还没有准备好,就连火力发电的老路也难以“重回”。
莫北/图
核电缺失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日本的火力发电站的发电量已经上升到总电量的86%,而在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期间消耗的液化天然气同比增加了25%,达4295万吨,原油更是同比增加了93%,达1741万吨。随着核电的全部缺失,火力发电站使用量继续扩增,加之原油价格上涨,预计日本年间燃料费用将最高增加3万亿日元。在过度依赖火力发电站的情况下,如何确保能源的持续稳定供应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以出口经济为导向的日本2011年经历了该国30多年的首次贸易赤字,原因就在于电力公司耗费数十亿美元进口替代发电燃料。
而另一面,全面节电与油价高涨让日本企业界的负担越来越重,在各方压力的逼迫下,日本企业已开始大量向海外转移,而能源缺乏导致的生产成本提升可能进一步加剧这一趋势。东京电力公司今年4月1日起上调部分企业客户的电费价格,以弥补因暂停核电转为化石燃料发电所带来的成本上涨。这种成本压力的下移必然进一步加剧日本企业的经营困境,打击出口贸易,助推企业外移。这让产业界惊呼大地震之后令日本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
那么弃核之后,日本的其他新能源之路如何?日本国内业界人士分析,日本彻底脱核后,虽然太阳能和风能可以作为中长期能源规划,但这些可再生能源在普及方面却价格高昂。由于长期产业政策等原因,日本的风能、太阳能等自然新能源的发展缓慢,目前这一块所能提供的电力仅占区区1%。而此前由于国家能源战略向核电过度倾斜(所谓“原子力行政”),对新能源的投入不够,以至于未能成为支柱产业。就目前因为核电危机引发的能源战略和产业政策的调整,以日本的研发和制造能力,该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未必需要太长的时间。
因此,迅速弃核后,日本能源将举步维艰。
转型必须建立在可能性和可行性上
核电骤然停摆,日本正在用事实证明全面“弃核”代价的确太高。它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不管哪个国家,以什么样的理由、方式进行能源转型,都将是一场能源大革命,都必须建立在“可能性和可行性”上。
以德国为例。日本核事故后,德国成为发达国家中反应最快也最激烈的国家。默克尔首先宣布暂停先前通过的核电站运营期限延长计划,接着下令对全国核电站展开严格的压力测试,并暂时关闭7座1980年以前落成的核电站。
据悉,德国这次放弃核电的决策经过了比较全面和审慎的思考。德国学界和产业界不少有识之士认为,新兴国家崛起的背景下,世界能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加深。德国一方面希望确保能源供应,但同时又不愿意、也没有实力通过战争或武力获得能源,因此不如尽早转变能源模式,通过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
可以说,日本核事故是德国下决心并且踏上能源转型之路的转折点。
但是德国承认放弃核电也不能一蹴而就。按照德国政府的计划,德国电力生产来自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将由2010年的17%提高至2020年的35%,到2030年进一步提高至50%。但是因为日本核事故,德国弃核步子快了些,因此,德国政府不得不加大电力进口。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德国从法国进口的电力增长50%,从捷克进口的电力更猛增673%。
事实上,关闭核电站的确导致了德国电价的上涨。据《柏林早间邮报》报道,柏林的电价2011年已经上涨了9%,2012年初继续上涨7%。但是,德国的国民却欣然接受。根据德国伦理道德专家委员会乐观估计,核能退出后,私人家庭承担的电费会上涨约1.4%,一些民意调查表明,德国大多数家庭能够承受,也愿意为放弃核电付出一些代价。
德国的能源转型革命,其最大困难是废弃核电与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德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40%,即从10.3亿吨降低到6.2亿吨。经过多年努力,2009年德国排放量缩减为7.4亿吨。但2010年,由于经济复苏,德国排放量比前一年增长4.8%。但是一向主张清洁能源的德国弃核之后,重新把目光投向煤电。煤电是德国当前最大的电力来源。德国正计划新建26座火力发电厂,并准备在今后5年向煤炭和天然气发电厂提供1660亿欧元的政府补贴。
由于核能发电减少、新能源供给不足,德国暂时需要更多依靠火力发电,或从欧盟其他国家购电,这都意味着制造更多二氧化碳。专家估计仅德国在2011至2020年间就要比原来多排放1.7亿至4亿吨二氧化碳。按欧洲碳排放交易机制,各国的碳排放量是需要购买的,其结果就是这些多排放的温室气体进一步转化成经济负担。
为解决这一矛盾,伦理道德专家委员会提出6项措施。一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包括实施旧房改造,鼓励低能建筑,建设智能电网等。二是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地热和生物气体等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占总发电量的47%。三是稳固电网,研发更好的能量存储技术及超高压电力调配技术。四是提高常规火电效益,减少煤炭消耗,增加天然气、新型气汽混合电站。五是加强电热结合,到2020年时将电热两用电站的发电量比例从现今的15%提高到25%;六是电网结构和发电余量优化,必要时通过欧洲电网调节电量。
应该说,德国的“弃核”决定是建立在“可选择性”基础之上的,德国的能源结构及其发达程度使其具备了转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反观世界各国,能够像德国达到具备能源转型可能性和可行性的国家没有几个。而像日本匆忙上阵,其“核”去何从,答案事实上一直就在那里,只不过遭受接二连三核危机的日本人不愿去直面。当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来说,让2010年,还在宣称未来20年日本将新建14座核电机组,2020年将机组利用率从目前的60%提高到85%,并力争2030年进一步提高,实现全球最高利用率,来个紧急刹车也不现实。至于说“弃核”最终能否成为日本国家战略的选择,可望在多长的时间内实现,在现实操作层面尚存在诸多阻力,有些问题不大,但却牵涉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机制,因此有专家建议,核电应本着“减法原则”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逐渐削减,同时提高风能、太阳能等自然清洁新能源的份额,直至将核电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内,乃至最终消亡。
这也应是能源转型遵循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