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用”之美为大美

2012-07-19一沐

中国石油企业 2012年4期
关键词:无用当代艺术物品

□文/一沐

作 者: 巫鸿 编著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1年4月

《物尽其用》说的是北京的一个叫赵湘源的普通妇女收藏的故事;说的也是一个叫宋冬的艺术家大型的当代艺术装置作品。这件被称作老百姓的当代艺术作品的作者就是赵湘源和宋冬,前者是母亲,后者是儿子。作品的独特处和冲击力就在于它由一万余件破旧、残损的物品组成。可以说在任何其他情况下,这些经年累月的积攒和收藏的物件中的绝大多数会被当作垃圾处理,但就在2005年,这个带有鲜明个人印迹的作品被创作出来,并先后在韩国、德国和英国展出。2009年,它又作为现身纽约现代美术馆的第一件大型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该馆的中央大厅,吸引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人在它面前默默地流下了眼泪,好像是突然见到或想起了过世已久的亲人和朋友。

《物尽其用》如此强大的普世性远远超出了策展者的想像:这个如此不加雕饰,如此具有文化和历史特殊性的作品,能够直截了当地触动成千上万不同国界的陌生人的心,看来物的背后承载的真实人性是相通的。

今天,我们身处以浪费和抛弃为特征的消费社会里,很难解读明白赵湘源那一代人对于“物尽其用”的执着。赵湘源像中国千千万万个传统的勤俭持家的妇女一样,保存了大量的生活物品:化石般的洗衣皂,孩子们的玩具,堆积如山的瓶瓶罐罐,绳头线脑,碎布旧衣,初衷就是为“物尽其用”,这已是赵湘源那一代人的生活准则。虽然这个庞大方阵里的物什已不再有实用与使用价值,但是恰恰就因为这些东西和自己最亲近的人有过密切的联系,和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特殊时刻有关,它不仅承载了物质匮乏时代对生活的理解与敬重,更承载了亲人间相濡以沫的痕迹与温暖。所以,他们所蕴含的情感价值才成为了老百姓当代艺术的灵魂。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最后都成了记忆的场所,它们承载的记忆功能最终会超越取代他们的实用功能。正因为这样,虽然“物尽其用”始终是赵湘源一生积攒东西的基本原因,但为了保存家庭记忆似乎变得越来越强烈。那情况就像是她用自己收藏这些承载他们家庭记忆的东西,给自己造了一个茧,在里面可以找到继续生活的理由。就像赵湘源本人在回忆录里说的:“这许多物品不是标本,而是活过的生命。岁月给我们留下了这许多痕迹,但岁月也带去了许多东西。我千方百计地留下这些东西,为的是要延续他们的生命。”

因为消费品的极大丰富,因为空间的原因,因为我们更看重“快餐”速度,因为我们更擅长网络文化,所以我们更容易做的是随时随地的清理整顿。现代人似乎真的没有时间和空间再做那种看似无谓的收藏,所有的有形记忆都可以打包压缩到一个移动硬盘里储存为无形信息。人,就在无形的简约里渐渐变得空洞,物也很难再承载更多的可记忆的温度。

想起电影《up in the air》中Ryan的“背包理论”,只是不同时代的不同人对生活的解读方式不一样,没有孰对孰错。但对比之下,我更崇尚这种带有日常生活印痕的方式去记忆生命流年。很欣赏书中的一句话:“当我们的世界被愈演愈烈的商业化和全球化所控制时,当越来越迅速的置换和丢弃已成为我们的时代对物品的基本态度时,怎么可能还有这样一个人默默地、无休止地收集和保存?”我想这个收藏故事真正感动我们的,不应该是简单的“睹物思人“的怀旧情结,更应该是一幅心灵的全景图,让你更清晰地观照自己。

《物尽其用》今天看一定不是美在其用,赵湘源活在收集物品的长长岁月里,这个过程带来的回望,或许是无用之美的大美所在,也是人性最质朴、本真的所在。

所以《物尽其用》是一本可以温暖岁月的好书。或者你可以通过这样一本书,一个展览,一段线头,一块布料,看到曾经逝去岁月的一点影子,一种亲情的回归,或者一段老时光的味道。

猜你喜欢

无用当代艺术物品
称物品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痴迷于“无用”科学的科学家
读书“无用”论
多读点“无用”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