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的运动干预措施研究
2012-07-17何昌谋张明军邢方方西安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8
□ 何昌谋 张明军 邢方方(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糖尿病的治疗, 主要有药物治疗、运动治疗和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对糖尿病的康复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合理的运动不仅能降低血糖、改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性,同时对代谢综合征也发挥治疗和预防作用。因此,对II型糖尿病患者有氧运动一直被提倡。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运动方式和强度对肥胖型和非肥胖型II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等指标的影响,为最终建立糖尿病人的最佳运动干预措施和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均来自2011年3月-2011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41例,其中肥胖型和非肥胖型人数分别为21例和20例。男19例,女22例,平均年龄62岁。所有患者无严重心肝肾疾病和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是肥胖型太极拳组(11例)、肥胖型走跑交替组(10例),非肥胖型太极拳组(10例)、非肥胖型走跑交替组(10例)。各组在实验前3周和实验进行3月后均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G)和血尿酸(UA)。
2、运动方案
走跑交替 (中强度有氧运动方式):开始80m/min至500~2000m,跑走交替进行,每日分2~3次完成。考核标准:靶心率=170-年龄;60岁以上者心率不超过110次/min。运动量标准为运动后微汗、感觉疲乏、肌肉酸痛,但休息后可消失。太极拳(低强度有氧运动方式):选其中云手、野马分鬃、前后交叉腿甩臂动作反复练习,1日1次,每次15~20min。
3、研究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经过3个月运动疗法,走跑交替组肥胖和非肥胖组患者FBG、P2hBG、HbA1c、TG均有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走跑交替运动方案中肥胖组指标变化尤为明显,见表1。
4.讨论
I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比较容易控制,被认为是运动疗法的主要适应症,尤其对II型糖尿病的肥胖是最佳适应症。运动能够调节血糖代谢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肌肉等组织与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增加其细胞内GLUT4的活性,改善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有规律尤其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不断使体内储备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使高血糖的状态得以缓解。
表1:不同运动方案对肥胖和非肥胖型患者血糖等指标的影响
运动时肌肉组织代谢率增加,对糖的需求增多,促使糖化血红蛋白分解。本研究表明,通过中等强度的走跑交替运动方式可以显著降低HbA1c。而低强度的太极拳组未见HbA1c降低。
长期坚持适当运动还能增强脂肪细胞中酶的活性,可以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增加热能消耗, 加速脂肪的分解,使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甘油三酯降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效果更为明显。
尿酸血症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关系密切,本研究表明中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高尿酸血症。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中等强度运动对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型患者改善血液中血糖等指标效果显著。
[1]沈雁红,吴毅.运动疗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11):102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