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经长毛兔消化道计量组织学观察
2012-07-16杨本康叶萌玲张卫华
吴 雪,何 敏,杨本康,叶萌玲,张卫华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 625014)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健康荥经长毛兔共12只,雌雄各半,购至四川雅安荥经一长毛兔养殖场,6月龄大,体重(2.5±0.5)Kg。
1.2 方法
1.2.1 静脉注射空气法处死实验动物,常规解剖,取出食道至肛门的整个消化道,拍照并测量相关数据。辨认分离消化道各部位,分别取出食道、胃贲门部、胃底壁、胃幽门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至肛门端,肠道分段参照马仲华等[12],每段0.5 cm左右组织,用0.65%生理盐水冲洗,放入Bouin氏液中固定,24 h后洗涤,酒精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腊包埋,连续切片(4~6 um),切片均用于常规组织学H.E染色,显微镜观察。
1.2.2 数据处理:用Spot321图像分析系统对组织切片进行分析统计,每张切片随机选择10个视野,对荥经长毛兔消化道各段肠管直径、粘膜皱褶高度、粘膜上皮高度、粘膜下层厚度、内环外纵肌层厚度等指标进行测量并照相,所得结果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判断有无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荥经长毛兔消化道解剖结构
荥经长毛兔的消化道分为口腔、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部分。口腔为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内有发达的牙齿;食管为一肌质性器官,上接于口腔部,下连于胃贲门部,食道较短,约占整个消化道总长的3%(表1);胃为消化道中的膨大部分,成扁平稍弯曲的囊状,可分为贲门部、胃底壁、幽门部三部分;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约占消化道总长的57%(表1),是机体进行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以空肠最长为150.50±11.18 cm,十二指肠长度为27.83±5.15 cm,回肠长26.08±3.38 cm(表1);大肠分为盲肠、结肠、直肠三段,盲肠十分发达,其长度约占整个消化道的16%(表1),盲肠略成袋状,容积较大,其浆膜表面有螺旋状排列的沟纹,结肠和直肠其长度值分别为55.33 ±13.74 cm、30.25 ±7.36 cm(表1)。
2.2 荥经长毛兔牙齿结构特点
荥经长毛兔上唇纵向开裂,形成兔科动物特有的“兔唇”。口腔内长有发达的牙齿,其牙齿分门齿和臼齿两种,上下颚共有28颗,4颗上门齿(包括2颗大门齿及2颗并行的小门齿)和2颗下门齿,臼齿有22颗,上颚中包括第一、二、三前臼齿和第一、二、三后臼齿,下颚中有第一、二前臼齿和第一、二、三后臼齿。其齿式可表示为门齿也叫切齿,用于咬(切)断饲草,臼齿的作用是将咬断后的饲草嚼碎。
2.3 荥经长毛兔消化道组织结构
荥经长毛兔消化道各段管腔壁由内向外依次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外膜)四层结构,其显微测量结果见表2。
荥经长毛兔消化道各段管腔直径的显微测量结果见表3。
2.3.1 食道的组织结构特点 荥经长毛兔的食道连接于咽和胃之间,是食物通过的管道。食道管腔近似圆形,在40倍电镜下测其直径大小为3712.49±421.26 μm(表3),由内到外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四层(图1)。粘膜上皱褶成纵行分布,黏膜上皮为复层上皮,表皮呈纤维状角质化(图2);黏膜下层较发达,100倍电镜下测其厚度为93.39±25.06 μm;肌层较厚,内环形肌和外纵形肌的厚度分别为206.69 ±11.44 μm 和15.4 ±3.73 μm(表2),但两者分层不甚明显;外膜为一层很薄的纤维膜,其厚度为 1.84±0.79 μm(表 2)。
2.3.2 胃的组织结构特点 荥经长毛兔胃壁组织结构由内到外包括黏膜、粘膜下层、肌层、浆膜。胃粘膜中有很多皱褶,黏膜上皮呈扁平或柱状两种形态分布,黏膜表面有许多胃小凹(图3);黏膜固有层发达,由结缔组织构成,其中胃腺分布密集;黏膜下层较厚,100倍电镜下测其厚度为164.68±37.34 μm(表2),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中含血管、淋巴管等;胃肌层发达,由内斜形肌、中环形肌、外纵行肌三层平滑肌构成,其测量值分别为191.3 ±14.85 μm、187.92 ±8.8 6 μm、20.27 ±3.05 μm;浆膜被覆于胃表面,很薄,其厚度为2.16 ±0.79 μm(表2)。
2.3.3 小肠的一般组织结构特点 小肠壁分为黏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结构。小肠粘膜上有很多环形皱褶和肠绒毛,肠黏膜可分为肠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三层结构;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内有血管等分布;小肠肌层由内环平滑肌和外纵平滑肌构成;浆膜被覆于肠腔表面,较薄。
2.3.3.1 十二指肠组织结构特点 十二指肠管径较大,40倍电镜下测其直径为2202.49±244.12 μm(表3),肠绒毛微细,突入肠腔内,且分布密集;肠上皮中柱状细胞成高柱状且分布数量多,杯状细胞分布不明显;由内向外,紧邻十二指肠绒毛的是黏膜固有层,其部分突入肠绒毛,部分伸入紧邻的十二肠腺内。十二指肠黏膜下层较发达,测得其厚度为27.51±3.74 μm(表2),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分布有大量的十二指肠腺(图4),其形态多变。十二指肠肌层由内环平滑肌和外纵平滑肌两层构成,其厚度分别为10.8 ±2.50 μm 和6.53 ±1.94 μm(表2),与粘膜下层分界明显。浆膜层很薄,其厚度为 1.14 ±0.36 μm(表2),紧贴肌层。
表1 荥经长毛兔消化道的测量结果 单位:cmTable 1 The results of measurements of the disgestive tracts of Xingjing Angora rabbits unit:cm
表2 荥经长毛兔消化道各段显微测量结果 100倍镜 单位:umTable 2 The result of microscopic measurements of the disgestive tract of Xingjing Angora rabbits;100times mirror;unit:um
表3 荥经长毛兔消化道各段直径显微测量结果 40倍镜 单位:umTable 3 The results of microscopic in diameter measurements of the disgestive tracts of Xingjing Angora rabbits;40times mirror;unit:um
2.3.3.2 空肠组织结构特点 空肠其肠腔直径为1561.47±336.87 μm(表3),其内环形皱褶发达,空肠绒毛密集且细长(图5);肠上皮中的柱状细胞成高柱状,杯状细胞数量较多,嵌于柱状细胞之间;粘膜下层无肠腺分布,其厚度为17.69±4.52 μm;空肠肌层由内环形肌和外纵形肌两层构成,测得其厚度为11.56 ±2.74 μm、10.65 ±2.05 μm;浆膜很薄,其测量值为 1.38 ±0.63 μm(表 2)。
2.3.3.3 回肠组织结构特点 回肠测其直径为2002.25±118.75 μm(表3),环形皱褶低矮,数量相对较少,肠绒毛较粗短(图6);肠上皮中杯状细胞分布较多;黏膜固有层发达,其内分布有血管、淋巴结(淋巴集结)(图6)等;其粘膜下层厚度为12.01±1.61 μm;肌层较发达,内环形肌和外纵形肌层厚度分别为58.17 ±5 μm、37.8 ±5.54 μm;浆膜层厚度为1.37 ±0.51 μm(表 2)。
2.3.3.4 大肠的一般组织结构特点 大肠壁分为黏膜、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四层。大肠粘膜表面较光滑,无肠绒毛;黏膜固有层发达;黏膜肌层较厚,由内环和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构成,中含有血管等。大肠肌层发达,也由内环平滑肌和外纵平滑肌两层结构组成。浆膜较薄,被覆于肌层。
图6 回肠,肠绒毛和淋巴集结,H.E×100Fig.6 ileum,showing intestinal villosity andlymph nodes,H.E ×100
2.3.3.4.1 盲肠组织结构特点 盲肠管径最大,测量值为4430.68±385.13 μm(表3),肠腔内有很多起伏的皱褶;盲肠黏膜粗矮(图7),其黏膜上皮为复层柱状上皮(图8),中有杯状细胞的分布,且杯状细胞仍嵌于柱状细胞之间;粘膜下层发达,测得其值为59.05±5.03 μm;肌层很厚,内环形肌和外纵形肌的厚度分别为 71.43 ±7.61 μm、18.03 ±3.47 μm;浆膜层测量值为1.63 ±0.9 μm(表 2)。
图7 盲肠,肠粘膜,H.E×100Fig.7 caecum,showing cecal mucosa,H.E ×100
图8 盲肠,黏膜上皮,H.E×400Fig.8 caecum,showing cecal mucosa epithelium,H.E ×400
2.3.3.4.2 结肠组织结构特点 结肠其肠管直径为2387.11 ±328.96 μm(表 3),结肠管壁包括黏膜、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图 9),其粘膜皱褶高度为271.4 ±29.53 μm;粘膜下层厚度为 14.01 ±2.55 μm;肌层中内环形肌较外纵形肌发达,其测量值分别为104.41 ±6 μm、31.85 ±5.12 μm;浆膜层厚度为 1.55 ±0.53 μm(表 2)。
2.3.3.4.3 直肠组织结构特点 直肠其管径大小为1466.72±97.31 μm(表3),直肠黏膜固有层中有丰富的、排列较整齐的大肠腺(图10)。黏膜皱褶高度为215.7±21.36 μm;粘膜下层厚度为11.76±3.34 μm;直肠肌层发达,内环肌和外纵肌的测量值为 76.19 ±11.11 μm、18.78 ±2.65 μm;浆膜层厚度为 1.72±0.7 μm(表2)。
3 讨论
3.1 荥经长毛兔的消化特性
荥经长毛兔属草食动物,为了适应其食草性,与其他动物相比,其具有独特的消化特点:荥经长毛兔上唇纵向裂开,口腔内具有发达的门齿和臼齿,门齿外露,门齿与臼齿间有较宽的间隙,这些与其采食咀嚼特性相适应。其肠道很长,总长度约为其体长的10倍,其中盲肠特发达,约占整个消化道总长的16%(表1),容积大,内有大量微生物存在,存在其内的微生物主要消化植物粗纤维[13]。圆小囊是位于其回盲交界处的膨大圆囊状组织,为兔科动物所特有,孔凡树[14]在对彩色长绒兔的研究报道中指出其主要生理作用是进行机械压榨,调节肠道内微环境,促进纤维素的消化吸收。
图9 结肠,示结肠结构,H.E×100Fig.9 colon,showing structrue of colon,H.E ×100
图10 直肠,大肠腺,H.E×100Fig.10 rectum,showing rectal adenoma,H.E ×100
3.2 荥经长毛兔消化道特点与其食性的适应
荥经长毛兔食道粗短,且其黏膜表层角质化,利于吞咽;食道中粘膜皱褶在食物通过时会展平,空虚时皱缩,食道肌层发达,且肌肉组织有一定的伸展性,这样使食物更易于通过食道进入胃内。胃容积大,胃黏膜中有许多皱褶,食物充满时,皱褶变矮甚至展平,胃壁肌层组织发达,包括内斜形肌、中环形肌、外纵形肌三层。小肠内绒毛分布丰富,肠绒毛突入肠腔内,增加了与食糜接触的面积;小肠很长,增加了食糜消化吸收的时间;肠壁肌肉组织较发达,增加了肠道的可容纳性。大肠段肌层和粘膜肌层发达且大肠中有丰富的大肠腺:这些结构特点均表明了其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3.3 盲肠、直肠结构与荥经长毛兔食粪特性的关系
荥经长毛兔同其他兔科动物一样,在正常情况下排出两种性质的粪便:一种为硬粪,一种为软粪。据测定[15]软粪中含多量优质粗蛋白和水溶性维生素等,生理情况下,机体排出软粪后会被重新咀嚼吞咽吸收。朱顺昌[16]等的研究指出家兔盲肠具发酵、消化、吸收等功能,荥经长毛兔盲肠略成袋状,有发达的螺旋形皱襞,且盲肠内含丰富的微生物群[17],这可能与软粪形成及食粪特性相关。直肠长度约占整个肠段组织的8%(表1),且直肠肌层中外纵平滑肌层较其他肠段的发达:这些结构都可能与兔科动物食软粪的特点相关联。
[1]蒲海平,邵 蓉,叶 玲.长毛兔遗传基因库的新成员—荥经长毛兔[J].中国牧业通讯,2010,(7):39-39
[2]何 旭.荥经长毛兔敲开致富门[N].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09,12,24-24
[3]朱连德,杨笃宝,王玉震.长毛兔高效养殖技术问答[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2002,1:78-79
[4][15]张心如,罗宜熟,杜于英,等.兔盲肠解剖生理学特点与消化道疾病[J].中国养兔杂志,2003,(2):31-33
[5]Fialkov JA,Holy CE,Shoichet MS,et al.In vivo bone engineering in a rabbit femur[J].Craniofac Surg,2003,143,14(3):324-324
[6]洪 艳,梁文妹,韩 晶,等.神经肽Y在生后发育期间家兔直肠的表达及意义[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36(1):11-14
[7]冯国明.长毛兔高效管理七措施[J].农村养殖技术,2010,(14):12-12
[8]李国平,陈松林,季拾金.长毛兔皮肤霉菌病的诊治[J].中国养兔,2008,(2):14-15
[9]隋海涛,王 宾.兔瘟及其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2):86-87
[10]赵小平,冯淑琼,段志坤,等.荥经长毛兔活体手拔毛技术研究[J].四川畜牧兽医,2008,35,(3):30-31
[11]张龚炜,赵小平,傅冲云,等.荥经长毛兔早期经济性状与产毛量的相关研究[J].中国养兔,2008,(1):7-11
[12]马仲华,何飞鸿,陈耀星,等.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47-253
[13]苑清国.兔盲肠的生理及其消化特点[J].养殖技术顾问,2010,(2):169-169
[14]孔凡树.彩色长绒兔(一)[J].科技致富向导,2005,(9):22-23
[16]朱顺昌,邵义祥,毕书增.兔淋巴球囊和盲肠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及机能探讨(I)[J].中国养兔杂志,1999,(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