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的态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2012-07-13关然
关然
摘要:2012年恰逢邓小平同志南巡20周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不仅为我国改革开放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定了调,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指明了方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惟有以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特征,不断总结近20年来中国走过的道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是对邓小平南方谈话最好的纪念。
关键词: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中图分类:F127.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209-04
2012年恰逢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一次思想解放,不仅为我国改革开放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定了调,而且为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确立指明了方向。时至今日,邓小平南方谈话依然是深化、扩大改革开放的重要精神力量,邓小平南方谈话所体现的战略眼光、政治勇气和民生情怀依然值得我们宏扬。因此,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应以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总结中国走过的道路,深刻认识我们所处时代的特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只有更加发扬南方谈话思想,人们才能在各种困惑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方向才能更加清晰。只有光大邓小平南方谈话思想,才能用科学的态度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发展。
一、发展是硬道理,惟有抓住机遇才能发展自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发生的变化及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1992年初的中国却面临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严峻考验。在国际形势方面,东欧突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在国内方面,改革遇到了困难,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分歧,各种矛盾最终演变成了政治风波。邓小平同志在纷繁复杂的中外形势面前看到了机遇,认为“苏东剧变”、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为中国拓展了更大的空间,中国刚好迎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南方谈话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为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作出了贡献。因此,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怎样判断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旨在找到适合中国发展的机遇。
1989年11月9日,作为东西方两个阵营标志的柏林墙被冲开。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不少人主张中国应加强反和平演变。当中国历史走到1992年那个春天的十字路口时,1992年1月18日起至2月21日,88岁的小平同志从世界与中国的变化实际出发,以高超的理论自觉与政治勇气在南方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使当时甚嚣尘上的否定市场取向改革的舆论戛然而止。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必须敢“闯”、敢“试”、敢“冒”;“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只有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才能抓住机遇”;改革“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要用“三个有利于”突破思想禁锢。所以,南方谈话是中国迎接和平、发展与合作的宣言书,标志着中国开始了的和平崛起。邓小平南方谈话既是对改革开放思想进行的一次总结,更为深化改革开放找到了突破口。此后,中国经济奇迹般的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奠定的。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曾经在“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改革进程中暂时绕过去的问题,以及改革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正此起彼伏地冒将出来;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金融等领域存在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中国再次站在了改革抉择的路口。因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的,“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牢牢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只有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才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惟有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才能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努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
二、直面发展的问题,小平告诫人们“不要急”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力发展,归根到底是使社会主义新制度取得胜利的根本基础。在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之前,党内外争议的主要问题是中国能不能搞市场经济。特别是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再加上东欧剧变,传统体制的守护者找到了所谓的“否定改革开放的现实支持”,污蔑改革开放是在引进、发展资本主义、抛弃社会主义,认为多发展私人企业、个体经济改变了新中国的性质。当时在理论界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主张争锋:一种是放弃社会主义的历史选择,重新走资本主义道路,把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中国改革的目标;另一种是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实行计划经济,搞市场经济就是搞经济上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面对如此重大的分歧和对立,邓小平的回答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突破,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石。
目前,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问题继续发酵,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仍然不小。我国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阶段性问题,如依靠投资和出口支撑的增长方式导致资源匮乏、环境破坏,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已经威胁到社会稳定,以及备受关注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甚至在一些地方、一些阶层还有许多怨气。这些问题有的是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有的是改革本身不到位所造成的,有的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由于经验不足、设计不周密、操作不规范所致。它们在宏观经济层面上表现为内部经济的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以及外部经济进出口的国际收支失衡。停顿、倒退没有出路,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核心。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不够格”,又不能指望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社会主义理想变成现实,社会主义的实现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奋斗,不能急。
由于社会建设问题凸显,社会主义本质不可能全部立刻实现,厘清矛盾性质要靠不断发展来解决,解决“见物不见人”的问题必须以经济建设所提供的物质条件为基础。所以,无论是政治建设问题、社会建设问题,还是生态建设问题,都不要忘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有丝毫动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是惟一出路。只有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大解决突出问题工作力度,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基础。
三、深化改革是对邓小平南方谈话最好的纪念
20世纪70年代末,在经济全球化潮流刚刚兴起之时,是邓小平带领中国开启了对外开放之门;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在经济全球化潮流加速度扩展之时,又是邓小平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距今已有20年了,今天的国际环境和发展态势与20年前何其相似。20年前的春天,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世纪伟人邓小平35天的南国之行犹如浩荡春风,给华夏大地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改革在今天的中国依然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如今的中国社会需要重新形成改革共识,尤其需要重唤那一份胆识、智慧和历史自觉。只有把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积极”和“稳妥”的关系,把握好多元利益格局下的改革力度和节奏,才能在用好机遇、化解风险中奋力闯出“深水区”。只有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0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为了纠正“大跃进”带来的经济灾难,邓小平就提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小平同志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目前,发展起来的问题、公平正义的焦虑、路径锁定的忧叹等,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所以,在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之际,人们对改革的普遍关切标注着以开放为先导的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邓小平同志在20多年前就曾告诫“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我们处理问题,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冒点风险不怕”。因此,面对“躲不开、绕不过”的体制机制障碍,如何突破既得利益格局、凝聚社会共识,使中国改革涉过深水区,步入光明前途,仍然需要回到邓小平的改革范式:面向世界,相信民众。
1.把社会改革作为全面改革的先导。如果能在社会改革上找到突破口,那么中国社会稳定就有了基础。1992 —2007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从69%下降到53%;与此同时,企业可支配收入占我国GDP的比重从12%上升到23%,政府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上升到24%。2011年,中国全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3 740亿元,比2010年增长24.8%,创下历史新高。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证明了民众发展自己的迫切愿望和潜在的惊人能量,为了让大多数人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必须调整当前的利益格局,目前,经济改革深化不下去的重要原因就是社会改革跟不上。社会低保、教育改革、医疗改革、保障房建设等社会改革需要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改革的突破口在于鉴于基本公共服务不充分、不均等,社会发育不足、社会自组织能力太弱的困局,把社会改革作为全面改革的先导:一是社会制度建设;二是深化经济改革,做好经济转型,转向内需社会;三是防止政治改革激进化。这些不仅在呼应民众的权利诉求,也是沿着先进国家城市化、现代化的道路前行。
过去30多年的经济改革主要围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展开,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新问题,不能以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阶层分化等理由来否定改革。社会领域的改革指向是实现社会平等,核心是机会公平而非结果平等,公共产权制度改革旨在使社会主义公有制落地而不是悬在半空。公共资源、公共资产为国家所有,落地的方式是其收益能够让全国人民共享。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经过社会改革才能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才能使社会进步,民族繁荣;要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2.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分配问题是邓小平晚年思考、关注的重要问题,从1990年4月到1993年9月谈及和着重谈及分配问题见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邓小平年谱(1975—1997)》的谈话就达六次之多,小平同志在谈到分配的问题时指出“如果改革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如果搞两极分化,中国就会发生问题”。1993年9月16日,小平同志与家人谈话时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
收入差距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带来了社会和政治问题。共同富裕是和社会主义本质连在一起的,是关系到全国亿万人民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现在之所以比较迫切与我国现阶段性的政策有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核心问题是一部分先富、暴富与大部分不太富或贫穷的矛盾。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同志在和中央的几个老领导谈话时谈到“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会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讲“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小平同志在《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中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
社会主义最大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要落实到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涉及到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为什么社会主义的中国会发生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很容易,实现社会公平克服贫富差距扩大趋势非常困难,难点在于涉及到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切身利益;主要原于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效率优先、做大GDP规模上面,而把社会公平、分配好社会产品的问题放在“兼顾”的次要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决定社会分配,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决定着劳动产品的收益权和分配权。要解决共同富裕问题,最根本是要坚持、巩固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没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名副其实,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应有明确的、不容曲解的、数量与质量统一的定义,国家既要掌控拥有高效劳动生产率和先进工艺技术、支柱性的现代化产业,同时,也要确保公有的经营性资产份额。国家兴办现代化大型企业和支柱性的产业,应该尽可能是公有制有或公有制控股的为主。公有资产应该有一定的不可逾越的底线,这是解决共同富裕制度性的保证,否则就会葬送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第二,社会性质是由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特别是由所有制决定的,公有制企业要真正坚持按劳分配。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也要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的经营和发展,工会要在非公企业里代表工人的利益。国家还应运用行政手段调节税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增加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解决共同富裕问题是我国社会制度本身的必然要求。当然,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有一个逐步实现过程,而且不能搞平均主义。当初实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旨在让一部分人在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基础上先富起来,以支持和带动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2011年,我国的GDP已经达到47万多亿元,人均GDP3.4万元,我国已经有条件、有基本的经济实力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要克服和扭转贫富差距扩大和两极分化的趋势,需要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转变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要把30多年来的经济成果更多地扩展到社会改革进程,特别是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等领域,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3.深化市场化方向的改革。20年来,伴随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加深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初步建立走向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而且改革的难度在加大。有的人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和矛盾悲观失望,甚至对改革产生了怀疑,有意无意地贬斥、否定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验,将创富热情异化为金钱至上。目前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问题都是社会领域的问题,不是经济领域的问题,需要来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革,加快民生改革步伐来解决。如果把经济政策滥用到社会领域是错误的,那么,把社会政策滥用到经济领域也是错误的。改革不是要消灭既得利益,而是要给既得利益寻找出路,克服既得利益的阻力,使改革双赢地往前推进。其实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甚多,缩小贫富差距、扭转两级分化不能单纯靠国家财政调节手段,还要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而走出一条经济建设的新路子,需要从强化公有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着手来解决这个问题,调节收入分配的重点应放在解决非正常收入问题上。因此,人们对社会竞争加剧、财富差距拉大的不安和焦虑并不矫情,安全感不应该是“奢侈品”,政府应该通过制度建设培育公众的心理归属感和对未来的稳定预期,而这些都呼唤我国在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要加速向纵深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既要强调社会主义的成分,包括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又要在经济领域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不能走回头路了。
4.政府转型是调整社会利益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关键。改革开放已经使利益格局乃至权力架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的公共政策及其他制度是否和谐直接影响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包括发展的结构失衡、公共政策的偏颇、政治制度的缺失,归根结底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失衡,最大的挑战在于利益羁绊。所以,改革诉求日益越出“纯”经济领域,不断触及社会的、政府行政管理和政治层面,如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改革以及推动这种改革的政治意愿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如果经济改革不辅之以相应的政治改革和行政体制安排,就难以取得深入的进展,反而会加剧社会不和谐。因此,小平同志指出: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否则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目前,改革是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而最大的阻力来自30多年形成的既得利益格局。如果说30年前的改革主要是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那么现在的改革主要是要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的制约,核心是解决“改革到官为止”的问题;如果说以往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现在则是纠结在推动力上,或者说在于打破某些部门“假装摸石头”的假寐上。现在政府自身的改革主要包括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最大阻力来自政府行政权力的配置格局,有一些是逐步固化的部门权力利益的格局。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要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真正管用的、能够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行政行为的好体制、好机制,形成政府内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只有选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才能打破已经不合时宜的利益格局拔除随心所欲支配公共资源、甚至不惜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政弊端,真正把人民政府建设成为服务型政府。只有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才能打破体制障碍,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第一,在非市场领域或者是市场领域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消除产权歧视,强化产权保护,致力于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第二,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建立科技基础研究、生态和环境保护,为社会提供市场机制所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服务。第三,完善收入分配职能。完善分税制,规范对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事业,形成较为完整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完整政府的监督机制,公共权利要透明。第四,通过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使市场主体能够依据政策、信息自主决策。第五,必须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缓解和化解利益失衡情况,使公民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建立新的和谐关系,特别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吴松营.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陈锡添.东方风来满眼春[N].深圳特区报,1992-03-26.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
[6] 吴松营.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N].东方早报,2012-01-18(A06).[责任编辑柯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