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几种情境创设法

2012-07-13巴惠斯

教育界·上旬 2012年8期
关键词:情感体验情境教学

巴惠斯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各种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情境创设法涌现而出,内容上是天文地理、政史百科齐上场,轰轰烈烈,蔚为大观,但也因此经常喧宾夺主,少了语文课堂最本真的味道——“语文味”。本文结合本市优质课评比中的王霄怡老师执教的《想北平》一课来探索既不失“语文味”又能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情境创设法。

【关键词】情境教学 情境创设法 情感体验

情景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简言之,就是要立足于课文内容,结合学生情感知识现状,发散思维,引发情感共鸣,最终实现本课教学目标。接下来谈谈从王霄怡老师这一课中所映射出的几种情境创设法。

一、配乐朗诵——渲染氛围,引发情意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如此深情的字眼,配以舒缓动情的曲子,王老师的配乐朗诵刹那间便使课堂顿时安静,学生们在音乐的熏陶下,教师深情的朗诵下,仿佛听到了老舍的心灵倾诉,心里流淌过一阵阵情感热流,情不自禁地进入老舍那份对北平深深的爱恋当中。

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本是作者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两者的交融,能更好地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景,创造氛围。所以适时地挑选一些课文段落进行配乐朗诵,能够“不言而喻”,学生从心灵的交汇之中自然体会到课文的主旨,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相似经历——迁移情感,流露真情

说起北京,一般人印象最深刻的总是长城、天安门、故宫、鸟巢、水立方等等。可在老舍心中,最让他快乐和安心的是“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该如何在普通人和老舍之间、老舍和同学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双方能够相互理解呢?

王老师智慧的一问,便搭建了桥梁,沟通了心灵:“蝌蚪、蜻蜓承载了老舍的童年,打上了童年的烙印,同学们可有相似的经历,不起眼的小事却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此问一出,同学们便纷纷打开记忆的闸门,述说起自己儿时那些虽小却又无法从记忆中抹去的事。也顿时明白,老舍之所以独挑“蝌蚪”和“蜻蜓”,是因为它们都是与老舍血肉相连的,它们和同学们的那些“小事儿”也是一样的。老舍之所以没有赞美长城,感慨水立方,是因为他所写的是与自己血肉相连的充满童年回忆的故乡北平,而不是普通人眼中的旅游胜地。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童年记忆,老舍有,学生也有。寻找相似的经历,创设具有共同情感体验的情境,便可以弥补文本语言的空白,让一些教学难题迎刃而解,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涵。

三、还原经验——换位思考,体验情境

《想北平》中第五段,作者主要描述北平特点布置匀调,貌似与“想北平”的迫切之间还有一段距离。王老师设置问题“假如你是北京人,你会怎样安排一天”,将学生定位为北京人的角色,还原“北京人”一天的生活经验,以北京人的身份去走走北平,感受感受它的布置匀调:“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处处有空儿”、“ 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一路走下来”,学生们在看到城市建筑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自然的气息,自由的空气,深刻体会到老舍笔下布置匀调的北平不仅给人人为之中显自然的感觉,更让人真实地感受到北平带给“北京人”的那种自由与闲适。难怪在当时紧张时局气氛中的老舍是如此想念那个只属于他的“北平”。

还原课文中所涉及的情境,结合生活体验,让学生身临其境,借助于想象的翅膀,学生便能在还原的课文环境中体会到真切感受与在自我的真实体验中感受到作者彼时的心情。通过如此换位思考,合理想象,那么学生对于作者的情感真实便会了然于胸。

四、迁移载体——同旨异构,体会情感

《想北平》中第六段,老舍说,“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这是因为这些红红绿绿的蔬果承载了漂泊游子对家乡的热爱。但是“作者为何要挑选‘青菜作为回忆故乡的载体呢”?在常人眼里,青菜是多么的不起眼,多么的平凡世俗,为什么会有“诗一般”的美丽呢?

王老师先是选取了齐白石先生的画作《青菜与菌菇》来阐释其中的道理。它们之所以美丽,之所以诗意,不是因为它们本身,而是它们萦绕着作者的乡思。其次王老师又提到了叶圣陶先生的《藕与莼菜》:“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老舍所恋的是北平的“花花绿绿”,那么北平就是他的故乡了。当繁华落尽之时,最平凡最生活最世俗的东西就是记忆中最珍贵的臻品。

王老师利用同类题材体现相同主题的多种载体(画作和文章)来构建理解文意的绿色通道,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拓开了学生的思维,不同维度地展现了文意,更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真情实感。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吸引多大分量的铁。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一切动作的原动力。”情感为思维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是激发兴趣的内在“激素”和“催化剂”。情境教学就是为学生设一个磁力场,并以教材之情作诱发物,以教师之情作导体,勾起学生的共同情感体验,引发情感共鸣,为作者文本读者构建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迅速走进文本,体会情感,理解主旨,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路宏建.语文教学中的情景创设探究[ 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0(8).

猜你喜欢

情感体验情境教学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探究情境教学与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融合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