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都市型”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的探讨
2012-07-13李莉诸葛凌阳
李莉 诸葛凌阳
摘要:“城郊两栖型”农村商业银行通过改制降低了风险,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传统的经营与管理模式依然受到挑战,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寻找新的突破。而中间业务因其可以在不改变资本负债表的情况下扩大业务规模并提高经济效益,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银行同业的重要选择。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城郊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117-03
在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三农”的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农业比重已经很低,有些只占5%以下。作为信用社服务对象的农民,虽然身份没有变化,但大都已不再从事以传统种养耕作为主的农业生产和劳动,对支农服务的要求较少。同时,随着各项经济指标越来越接近城区数据,信用社实际也已经实行商业化经营。因此,从2000年开始,在国家政策精神指引下,各地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纷纷进行股份制改造。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组建农村商业银行155家,成为金融行业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我们且称之为“都市型”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通过改制降低了风险,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传统的经营与管理模式依然受到挑战。农村商业银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寻找新的突破。而中间业务因其可以在不改变资本负债表的情况下扩大业务规模并提高经济效益,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银行同业的重要选择。借助与城市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政策的支持下,倚赖郊区经济以较高增长率发展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快中间业务发展,实现多元化经营、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对处于路口的农村商业银行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间业务含义与特点
依据2001年7月4日人民银行颁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广义上讲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是银行不需动用自己的资金,依托业务、技术、机构、信誉和人才等优势,以中间人的身份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据以收取手续费,促使银行发展和扩大信用的业务。
中间业务是经济和银行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产物,主要是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资源依据银行良好的社会信誉为客户服务,是商业银行达到一定经验基础后的快速盈利捷径,具有风险低、利润高的特点,是一种投入少、收益高的银行业务。
二、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动力分析
(一)传统经营与模式受到外部宏观经营环境与自身经营状况的挑战
从我国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改制至今已10年有余,农信社通过资产的重新评估和股本结构的重组改组为地方性商业银行,建立了统一法人体制的地方性商业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在央行和政府的支持下,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逐渐完善,经营效益得到好转,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到2010年末,中国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34%,较2010年初下降0.43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达到12%。
农村商业银行在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时也更凸显了一些内在深层次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步伐,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村商业银行传统的赚取利差的战略受到外部宏观经营环境与自身经营状况共同影响和制约。首先,存贷利差的大小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呈周期波动。经济上升阶段,世界各国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为了消除可能到来的经济危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先后多次调高利率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实行紧缩或稳健的货币政策,为银行业带来多年稳定的利差收益。目前,经济已渐渐步入周期低谷,为避免以后出现通货紧缩的现象,刺激消费、投资和外贸,政府开始调低利率从而导致存贷利差减少。
同时,由于企业效益滑坡、银行自身经营管理能力较低等原因,银行吸收的大量资金不仅不能给银行带来高额的回报,反而因为每年要为巨额的现金存款支付大量的利息成为银行沉重的负担,导致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甚至出现一些不良案件。这不得不让农村商业银行重新思考依靠放贷,取得利差的“一条腿走路”盈利模式的时效性。
农村农业银行要走出这种困境,就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寻找一个更稳健的经营和管理方式,逐渐积累原始资本,壮大本就脆弱的经营体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二)金融市场竞争加剧
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一方面要解决农信社时期的贷款死滞,严控风险,提高贷款质量、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一方面还要应对来自大银行、国有银行在主导地位、小银行反应快准狠的两面夹击的影响和压力。近几年,国内许多商业银行开始逐步进入中间业务竞争,基础雄厚的大银行甚至绕开分业经营模式,向混业经营前进,逐步改变以往以存贷利差为主的收入结构,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并已取得初步成效。而随着城郊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地建立在雄厚经济基础之上的大银行、股份制银行也很快盯上了这块肥硕的市场。因此,作为城郊地区几十年来重要金融机构的农村商业银行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利用优势,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否则,只会被历史的潮流所淘汰。
另外,“金融脱媒”也构成农村商业银行的一大威胁。金融脱媒是随着中小企业银行信贷准入门槛不断提升而产生的,即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的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和融资者手里,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2008年以来,金融市场发展仍然非常迅速,金融脱媒趋势越来越明显,也在倒逼银行努力开发新的盈利模式来提高竞争力,即开拓非利息收入的中间业务。
(三)城郊地区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条件成熟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发展遇到了瓶颈,而城郊地区便成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补充。城郊区域开发占地、新增就业等等都有力的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为我们充分利用各种中间业务工具为其拓宽服务渠道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三、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一)中间业务净收入占比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商业银行逐渐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意义,中间业务收益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但目前,刚刚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盈利重点依然在取得利差方面,中间业务所占比重很少,较之国外中间业务净收入占比40%-50%的平均指标,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净收入占比仍然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就拿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农村商业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来说,虽然2008年上半年该行实现非利息收入1.18亿元,增长89.26%,但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也只在3.96%。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亟待发展和创新
(二)中间业务品种单调
中间业务既包括商业银行无需动用自有资金而代客办理的,如汇兑、代收、代销等无风险业务,还包括在金融创新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的,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业务。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开展的中间业务主要是利用银行的人力与技术设备等资源为客户提供初级层次的中介服务和劳务,起主导作用的只限于那些筹资功能较强、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类、代理类业务,范围比较固定,品种相对狭窄,缺乏创新。例如,在信托业务方面,一般仅开办贷款等,并没有开办信托存款等业务;在代理业务方面,目前也仅开办少量的代收、代付业务;在咨询业务方面,仅开办查账等简单的业务,且很少收取必要的费用,而为大公司充当投资顾问、财务顾问,为公司的收购、合并、重组提供咨询服务等这样的业务几乎没有能力涉及。
(三)中间业务产品营销意识淡薄
营销意识是指银行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思想,通过与客户沟通其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和认识,向客户推介合理的理财建议和产品。而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对市场营销认识不足,在经营过程中仍带有较深计划经济的痕迹,较少做更深入的市场调研,将市场营销等同于推销,而不是根据客户的需求系统完整地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在制度上缺乏合作与激励安排,即使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却又因缺乏整体团队意识,造成恶性竞争;在经营策略上虽也借用了营销概念,但往往又把营销当做推销,甚至有的商业银行为争存款,出现了给储户送礼品、赠券等违规行为。从深层次来看,还没有真正摆脱传统的经营观念,对市场营销在商业银行中的地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市场营销的作用在农村商业银行中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四、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优势所在
随着国家对城市郊区经济的转变和发展大力支持,大量经济体和资金纷纷进驻,使得原本已经从这部分地区收缩和撤离的各大型和国有商业银行也伺机寻找机会,意图分上一杯羹。但农村商业银行有着其他各大银行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几十年来,农信社坚持在农村发展,并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服务“三农”,不仅成为支农的主力军,更是在农村和农民心目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这是其继续在农村发展的非常好的基础,也为其今后进行网点转型、发展中间业务埋下了伏笔。
作为政策性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一直以来作为金融政策的践行者,受到了当地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并在农村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这些都将有力地帮助农村商业银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五、如何发展拓宽中间业务
(一)站在战略的高度树立中间业务多元化经营理念
转换盈利模式,制定相应政策与制度,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充分重视中间业务的战略意义。全体员工不仅要认识到中间业务的重要性,更要将其精神贯彻到行动当中,确立发展中间业务的战略思想:以传统业务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同时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来支撑和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与前进,使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循环机制。
(二)积极拓宽中间业务,增加金融品种及服务项目,提高深度挖掘新老客户的中间业务能力
从微观层面看,国有等大型银行利用其先进的科技和丰富的经验在中间业务上抢占先机,而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包袱重、业务单一等原因在竞争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农村商业银行要扭转经营困境,必须在不断盘活存量资产和优化资产增量的前提下,努力扩大负债规模,同时进一步拓展中间业务经营范围,实施多元化战略。
作为地方性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上目前还触及不到混业经营模式,但从西方银行的经验来看,混业经营却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大趋势。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在加快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度实行混业经营,充分利用当前的政策环境探索分业经营模式下的业务交叉经营,在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寻求银证、银保合作的途径,更有效地发挥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规模经济效应,提高银行的收益率。
(三)改革人事制度,加强人才培养
银行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不仅取决于人才知识层次的高低,更深深受到人事制度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受到老信用社管理体制的影响,任人唯亲的现象普遍存在,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所以,农村商业银行应改革人事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激励,最大限度地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管理思想,打破束缚人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的一些“潜规则”,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减少员工的流动性。其次,要加强人才培训,提高员工素质。现代经济日新月异,一个富有竞争力的银行,不仅要有经验丰富、沉稳老练的老员工的引导,还要有一批有知识、有激情的年轻员工不断加入新鲜的血液,层次分明,相互扶持,并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晋升通道,才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出富有竞争力的人才。
(四)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
战略重在方向,策略主攻技术。战略上,要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首先要从内部制度做起,树立营销意识,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全员营销的大局面。策略上,要走出去,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开拓创新,变被动为主动,扩大市场占有率。要根据客户对银行收益的影响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为提供差别化服务做好准备;要根据客户的特点实行个性营销;最后,要定期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加强对成本的管理
(五)进行网点转型,提升服务,优化流程
网点转型是指网点的业务功能由核算交易主导型向营销服务主导型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用统一的标准,规范网点的服务营销模式,实现服务标准化和客户体验的一致性,以提高产品销售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要发展中间业务,拓宽金融业务范围,网点转型是必经阶段。网点转型是对传统经营和管理模式的重新整合与再造,通过网点转型,可以将发展中间业务的思想贯彻到每一位员工,规范员工言行,培养和提高营销意识和技能,杜绝不规范服务的行为和现象,坚持标准和差别服务。
(六)借助科技的力量
科技在现代银行业务的发展中起到了“四两拨千金”的作用,作为大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中心,信息系统适应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所需的金融服务,这里是一个真正没有硝烟的战场。为实现业务收入多元化,一方面要通过完善服务功能,大力推行科技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不断加快电子化建设进程,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开展网上银行、短信平台系统、中间业务平台核心业务系统的改造,为实现盈利模式新突破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峰.对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开展现状的思考[J].江苏商论,2004,(7).
[2]王英杰,陈理.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面临的困惑与出路[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1,15(4).
[3]陈太玉,龙明开.加快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思考[J].管理学家,2009,(11).
[4]文世英.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比较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5]聂银学.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工会论坛,2004,(9).
[责任编辑柯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