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发展 共享成功

2012-07-13王兆平

江苏教育 2012年16期
关键词:班级学校语文

【作者简介】

王兆平,江苏省东台中学校长、党委书记,中共东台市委委员。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1994年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1995年成为盐城市首批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1998年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8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批“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我的主张】

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

作为学校107年历史上第36任校长的我,基于沿革与继承、创新与超越的思想,本世纪初,和大家一起与时俱进地提出了“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的办学主张,期待构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利益共同体,让每一个学习、工作在东台中学的人,都能够同学校一起行走,共同发展,共享成功。这两年注重让更多的教师在合作发展中成为有特点、专业化的教师。因为我深知要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学生,关键要有一支教育理念新、教育教学水平高和教育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一个优秀的教师首要的条件是必须真正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做一个有特点的教师,然后才有可能成为名师、大家。一个人有特点,才能被人们记住;一名教师教有特点,才会让学生感佩。我们每个教师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只要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就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很多人也许评不上特级教师,或成为不了名教师,但通过共同的努力,完全可以做一个有特点的教师。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有特点的教师,应当是又红又专,德艺双馨。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想专业发展、能专业发展、会专业发展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形成教育教学个性或风格的教师。新时期教育更加呼唤这些有特点的教师不断涌现。

蔡元培先生曾说,有特点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校长要努力创造这样的财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尽可能提供给每一位教师有梦可做、有法可循、有思可行的个性化发展通途,促进他们“术业有专攻”,甚或走向名师、走向教育家。我以为新时期学校教育教学生活中,更需要凸现合作、多赢和共享的时代精神。学校外在的竞争力源于学校内存的合作力。“竞争”在于扬长避短,胜出对手,凸现自我;“合作”则是取长补短,丰富自己,发展我你。这些年我们学校内部努力提倡的是团结共事,合作共赢,充分积聚集体的力量,发挥整体的优势,以期教师们共同赢得专业化成长,努力成为有特点的教师。

具体说来,一是加强“教”与“教”的合作。同学科、或跨学科,同班组、或跨年级,构建教师之间的教学与教学合作的平台,整体运行,集体取向,践行“班之为战”的思想,实施“科之为战”的策略,拓展“名师治教”的道路。二是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树立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营造师生之间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中坚持互动式教学,研究性学习中突出互动式探究,学科竞赛培训中首重互动式研讨。三是加强“教”与“研”的同步。引导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努力与学科研究同步,与新课程同行,注重校本研究的实践性,凸显课题研究的引领性,寻求课程研究的多样性。四是加强“教”与“管”的共振。想方设法实现教学与管理的同频共振,促进教师研究教学和研究管理并重,既是教学活动的实际操作者,又是教学过程中所有资源的主要管理者,倾力所教学科的建设,参与学校宏观的管理。

实践告诉我们,在新时期学校教育教学生活中,加强诸如“教”与“教”、“教”与“学”、“教”与“研”和“教”与“管”的合力打造,追求“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才能有教师专业不一样的实力,才会有教师教学不一般的给力,以此去努力实现教师和学校、学生“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的教育理想境界。

【我的行走】

思想着,是美丽的

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考取了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江苏省东台中学,至今没有挪过窝,已有三十个年头。随着时间的推移,角色在变换着,先是学校八年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再是八年的学校中层管理者,后是经过五年的学校副职,2003年下半年担任学校的主要负责人。这可以说是我从教至今的三个阶段。

(一)

上大学前,我曾在乡下初中代过两年课。回想起代课时走过的路,有“教然后知困”的感受,更有“误人子弟”的自责。1982年夏天,我又踏上了新的教学之路。当时就想自己科班出身了,总不能像以前代课那样“随便”。何况高中语文教学,别有特点,另有蹊径,更需要在学中教,教中学。至今有许多“头一回”记忆犹新。

我任教的第一届高中班级是个“农村班”。由于当时乡下的初中没有开设英语课,这些学生中考时连猜带蒙,得了个8分、9分的。语文成绩也在年级末位。面对“双语”差的班情和学情,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就一头扎进去和学生们一起趟河攀山。英语学习,从识记ABC字母和学拼国际音标开始,或英语教师带“研究生”式地学习,或同学间相互“兵教兵”地切磋,我甚至用汉语拼音的四声调去加强学生记忆英语单词。就这样硬是用三年的时间拼下了六年的初、高中外语教程,保证了许多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现为南京某高校博士生导师的凌祥,当年中考英语成绩9.5分,高考考出了92分的好成绩。在语文教学上,我则要求学生每学一篇课文,课前必须预习。课堂上只是大家围绕教学目标,共同探讨问题。古诗文教学则贯彻一个“背”字,不管是短篇的诗词曲,还是长篇的文言文,我和每个学生无一例外,而且每人每周是要到我跟前或背或默过关的。虽说是个理科班,可是学生们无论在学校,还是走出校门都显示了良好的语文功力,有的学生甚至终身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这个班级最后被评为江苏省先进班集体。

记得工作后的第二年,我有幸第一次代表学校对外开公开课,这在我们那一批同时分配到东中工作的人当中,算得上是佼佼者。这可是学校对我教学的肯定。因为这之前,我的语文教学有些做法曾引来不少的微词。例如我习惯于书头备课,教科书空白处往往写得密密麻麻,不够了还另纸书写和剪贴,而备课笔记则是“不像样”的,只有数行字,或者只是写有简单的教学框架什么的。东中有个好传统,评价一节课或是一位教师,凭学生学习的状况,凭一学期一学年教师教学的成绩。我有幸先于他人开放公开课,也许是这个缘故吧。一般情况下,公开教学的课只能上一节,可我第一次上就“得寸进尺”,提出要求连上《张衡传》两节课,这在当时可算是“走异路”了。在同样是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务处老主任武克家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竟破例同意了。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完整地展现一篇课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次公开课,我设计了以学生自读为主的教学,学生们带着工具书,带着课前预习准备的问题等走进课堂,我则和学生一起解决所有预设的和一些随机生成的问题。最后大家现场背诵了课文,尽管不乏“南郭先生”,但当堂巩固的教学效果还是显见的。

1990年上半年,我以年级组长的身份做了件现在想来“太胆大”的事情。我率领整个高二年级三百多号师生骑自行车去海滨农场劳动实践。海滨农场距离学校有一百多华里,集体骑自行车去,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特别是师生的人身安全。起初学校领导迟疑不决,经过我几番申请才获准了,而且是提交了包括出现学生自行车坏了怎么办的行动预案。去的路上,真的就出现了事故,一个骑车的学生,经过路口被一横穿马路的老汉撞倒了。学生还好,可是老汉跌倒后,许久才艰难地爬起来。我留下将老汉送往临近医院就治,同时让其他教师带着大部队赶往目的地。到了海滨农场后,师生们和农场职工实行了“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间或到农场周边农村进行社会调查。那些天,我和几位老师更是起早带晚,全方位关注着学生们。有天晚上,两位女生请假到附近的亲戚家,可迟迟没有返回。是亲戚留住了,还是其他原因呢?我和班主任经过多方打听,才找到那两位学生。问明原因后,返回到住地已是凌晨三四点钟。那一周的社会劳动实践,现在大家聚在一起,无不说起那时那景。这是我从教至今这样做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二)

前三届学生,我是以班主任的角色,从高一到高三完整地送出的。这要感谢学校让我能够在有序的“反复”中及时调整,少走弯路,逐渐走向成熟。1990年暑假后,我担任了教务处副主任、主任,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八年。这期间主要参与了五届高三毕业年级的管理和教学,我在继承中创新,努力追求着“不一般”的境界。

创新实施了“科之为战”的策略。就是以学科为单位,步调一致,整体运行,个体置于集体中教学、考核和评价。1994年在语文教研组,我借鉴大学教学的模式,进行了高考语文复习教学的改革,旨在扬长避短,合作共进。先是集体备课,形成“定标导学,精讲质疑,反馈巩固”的教学思路,然后根据各个人自己擅长的方面进行分工,经过个体的重点备课,再到年级所有班级上课。同时将集体备课从课前延伸到课堂,大家随堂听课,再行评课。这样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激发了个体的潜能,赢得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有些知识点难讲,或者大家平时接触不多,我就主动承担。我上过语法、修辞、逻辑复习系列课,一上就是三周15节;我还上过文言文阅读复习课,形成了“选例子”、“放样子”、“指路子”的教学模式。

探索践行了“班之为战”的思想。就是在同一班级中不同学科的教学,由所在班级班主任牵头,各学科任课教师分工合作,共同负责。根据班级整体状况和学生个体学习差异,因时而化,因材施教。特别是每次学业水平测试后,所有任课教师一起参加班级分析会,逐个排查,归类诊断,甚至具体到个别学困生,考虑到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后教学的措施和帮扶的办法。对教师的考评只重于“团队”精神的体现。我们坚持的是每天一练习,每周一小结。以班级为单位反馈有关情况,年级汇总公布比照。1997年的那一届,个别班级有一次一名教师没能及时批改练习,班主任为了不影响班级其他学科教师的考核,用了前些周的一科数据来代替,我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相关数据,当即指出了该班主任的“造假”,并在全年级大会上进行了通报,让全体高三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及时”和“共同”效应的重要,就是这样加强了“捆绑”的考核,才拥有了那一届“跨越式”的好成绩。

那些年,我还有意识地和有经验的老教师一起,或一对一,或一带两,多方位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和教研活动,促进他们健康地发展和成长。2001年暑期,江苏进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开始试用人教版的新教材,我先行多方面深入研究,开设有关教材教法的讲座,尔后带头教学实践。那几年我的课堂教学,几乎节节有徒弟听,课课有同事评。有些比较成熟的课,都是我的课堂实录,再经过大家一起研究,进而加工而成的。平时我对年轻教师的教学更是严格要求,不仅帮助他们认真分析教材,仔细琢磨教法,还从选题、备课到谋篇布局、板书设计等环节上把关,不跳过一个难点,不漏过一个重点,也绝不放过一个疑点。在他们承担公开教学的时候,更是在“磨”课上下足了功夫,说教材,讲设计,写教案,试教学,难得有一次性过关或成型的。这些年语文组涌现了一批教有个性的年轻教师,我的几名徒弟也先后在省市语文教学竞赛中获得过好的成绩。2000年我校语文组被评为“江苏省先进教研组”。

(三)

经历了两个八年的路程,1998年暑期我进入了校级班子,先后担任副校长和副校长兼党委副书记,2003年6月成为了学校历史上第36任校长,并兼任着党委书记。近十年思考和实践的是,如何着力于学校百年历史在新形势下的传承与创新,释放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决心和活力,体现出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人的实力。于是我努力做出自己的“这一个”。

学校理应是一个文化的场所,但是文化场所并不一定有文化,因为学校不会自动生成文化,需要校长带领大家去有意识地多层次地建设。2003年我上任伊始,正值学校搬迁到新校区,基于以上的认识,着力百年文化在新校区的传承与创新。注重体现学校的物质文化,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主题,寓教于境,寄情于景,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形象,激励和教育师生“敬业”“勤业”“精业”和“成人”“成才”“成功”;注重再现学校的历史文化,运用标语文字、雕塑图案和校史陈列等不同的形式来再现学校百年历史,诸如升旗台旗杆高度1905厘米,就是寓意学校开办于1905年;注重凸现学校的精神文化,提出“没有水平的管理是毫无作用的,没有思想的教学是毫无价值的,没有进取的学习是毫无希望的,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毫无意义的”观念,要求大家发扬东中“永不言弃,永无止境”的精神,和学校共同成长。例如艺术报告厅南墙上“夸父逐日”的巨幅字画就是其精神的诠释。

学校的教育教学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提升质量也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在这方面下足了“勤”的功夫,提出了“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的办学理念,用一个“勤”字作为校训,勉励、规范自己和全校师生,勤恳地做人,勤勉地工作,勤奋地学习,勤俭地生活,勤劳地积累。多年来每一学期三个年级的各门学科,我一直坚持着率领分管干部到班到科参加备课,参加分析。毕业年级每到关键时段,我更是要和各学科的教师们一起研讨,共同备课,甚至具体到每一周、每一课型和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学期初的备课侧重拟订计划、制定目标和提出实施策略;学期中的备课侧重对照计划和根据学情,反思得失,修改方案;学期末的备课侧重站在数据上分析,跳出数据外反思,为来年下学期教学实践制定新的方案做准备。并积极推行了课型定位、过程聚焦、及时反馈等的做法,适时实行教育和教学的“一样性”和“不一样性”。有时我还亲自通过上语文示范课来先行实践,以期校正各学科的复习取向,表明我们共同的教学理念。

学校教育教学高位运行的关键还在于有水平的管理和有思想的教学。在东中“凭本事吃饭”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要做学校的一名管理者,首先要懂教学、会教学,是一名优秀的教师。这些年,我们多是通过教学实绩“量化”提拔和考核中层干部的。2006年春学期,政教处和教务处各有一位主任,由于所教学科和所教班级落后于同轨班科,我要求他们在高三全体教师会议上分析原因,尔后暂停处内分工,从相关处室将办公桌搬到教研组办公,并且表示什么时候教“好”了课、管“好”了班,就什么时候返回处室。这样既严格要求了两名中层干部,又教育了全体教师。而对于普通的教师,我更多的是呵护和指导。我们学校搭高三班子,坚持“推”陈出“新”,教而优则“仕”,保证有三分之一的新人。每每这时,总会有家长担心新教师的教学是否有经验,甚至集体来访,我一方面讲明用人的依据和策略,另一方面又以校长的身份亲自“担保”。这些年,我先后“担保”了五六名教师,他们激动之余都会不遗余力地投入,其教学不仅肯定没有问题,甚至有更多的亮点出现。

如今我在东中从教已三十个年头,主持学校全面工作也近十年,一步步走来感到很充实,很幸福,因为我与同事、学生和学校在共同发展,共享成功。办学实践更让我懂得,教育就是要坚持“反复”做,在“简单”中体现“不简单”,在“平凡”中凸现“不平凡”。

思想着,是美丽的;思想着,才会走向远方。

【我的反思】

“课堂”的情结与纠结

三十年的教育生涯,我对“课堂”始终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踏着上课的铃声走进教室,和着下课的铃声向学生说声再见,那旋律、那感觉真好,真美妙。可自从担任了学校校长之后,不能像过去那样拥有“课堂”,真的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结。

担当校长起初,正值学校校区搬迁,办学规模扩大,自己又是个新手,压力挺大的,而我仍然继续承担着2004届高三(14)班的语文课教学。那一年,我白天除了上课,主要忙着学校的事情,多是起早带晚来备课和改作业。尽管我很努力,教学成绩也还好,但是难得跟备课组的同事集体办公,难得有更多的时间到班级去辅导答疑,甚或因学校工作不少调课,大家虽不说什么,但我心中很不是滋味,恐怕“误人子弟”。后来我也尝试过让其他教师协助我,或我协助其他教师上课,总是没有以往那种上课的感觉。有同行点拨我,现在你是校长,应重在学校宏观管理。话是有道理的,可跟“课堂”若即若离还是让我心存芥蒂。

这些年我在寻求着怎样“接近”或“深入”到教学第一线的“课堂”,也做了一些努力。例如坚持参加高中三个年级各学科的集体备课,尤其是毕业年级的九门学科,我总在关键时段率领分管的同志一起深入到备课组,拟订计划,落实措施,甚至具体商议到每一课时、每一课型的教学内容;一有时间就到语文组教师办公室,和他们谈课堂教学,说教学方法,跟一周主备课的教师议论相关重点和难点,以及课堂上如何现场示范;自己有时上一些观摩课和专题课。这几年,我就上过《打假纠偏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真正的记叙文写好出彩的记叙文》等写作指导课和文言文、古诗词等复习课。这些就是我与“课堂”的接触,多少减少了我对“课堂”的纠结。

至于多数人推崇的校长通过“听课”去深入课堂,我是另有看法的。我总认为这类“听课”只能是听个别的,一个人或是一节课而已,多少有些“马后炮”的滞后反应。相对集体备课的“未雨绸缪”,个别听课至多是“亡羊补牢”。我更反感于一个校长一学期听了多少节课的统计和自诩,反感于“作秀式”的听课,虽然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各学科教学的“理”也是相通的,但校长毕竟不是全能专家,随随便便指手画脚,或者说些正确的废话,往往是隔靴搔痒,甚至适得其反。

“课堂”也是生活的状态,就是人生的舞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生存、发展,就在于拥有充实的“课堂”。因此,不管晴天雨天,有无雨伞,我都将努力奔跑。

猜你喜欢

班级学校语文
班级“无课日”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学校推介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