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的影响

2012-07-13解放军第463医院妇产科110036杜文晖

辽宁医学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初产妇显著性产后

解放军第463医院妇产科(110036) 杜文晖

社区产后访视能解决产妇出院后护理支持的不足,对减少初产妇产后焦虑和抑郁有重要意义[1]。随着身心医学的发展,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妊娠、分娩是女性生命历程中一次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2],产妇常常会因为妊娠分娩时内分泌、心理、人格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分娩后表现出情绪低落、孤独、悲观、反应迟钝、内疚感甚至出现抑郁症等自责自罪现象,严重者会出现自杀企图。尤其初产妇,更容易引起一系列情绪反应[3]。因此,我院选派具有产科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产后访视,按《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为产妇做好常规访视,同时配合心理干预,观察心理干预对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强化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我院访视的62例产妇,均为初产妇。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2)精神病史。3)严重内分泌疾病。将62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31例,年龄22~36岁,平均28.7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例,高中及以上27例。对照组31例,年龄22~36岁,平均29.58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例,高中及以上28例。两组平均年龄和文化程度构成差异无显著性。产妇对研究均知情同意。

1.2 干预方法

1.2.1 评分标准 第1次访视及第3次访视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4]评定产妇焦虑、抑郁状况。SAS由20条组成,15条正向评分,5条反向评分。每条根据被测试者最近1周的实际感觉按1~4级评分,累计各条目得出粗分,乘以1.25为标准分。<50分为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由20条组成,10条正向评分,10条反向评分。每条根据被试者最近1周的实际感觉按1~4级评分,累计各条目得出粗分,乘以1.25为标准分。<53分为无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2.2 干预措施 对照组初产妇按常规访视[5]处理。干预组在常规访视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内容包括:1)心理支持疗法:支持、帮助求治者适应目前所面对的现实。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访视人员耐心、正确使用倾听,针对产妇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让其宣泄,然后劝导、启发、鼓励、支持、同情、说服、消除疑虑减轻应激情绪反应,帮助分析心理问题,指导减压的方法。必须准确回答产妇的咨询内容和科学,指导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学会新生儿护理知识,对高龄产妇、手术产和有重男轻女思想等抑郁高危因素的产妇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其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2)分散或转移产妇注意力,鼓励看电视、心理教学片、听音乐等。3)放松疗法:放松训练在改善各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况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6],鼓励室外活动,调整呼吸等松弛训练。4)指导产妇正确运用社会支持系统:多与朋友、亲人交流,尤其多与丈夫交流自己的思想,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7]。家人的关心对产妇的影响很大,鼓励家属多陪伴,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在情感上给予呵护,尽量避免独处时间。产妇经受生理、心理、体力的消耗后情感比较脆弱,密切注意产妇的情绪变化,以及家庭、社会、环境带来的心理变化,访视人员要重视产后抑郁症,尽可能早期发现产后抑郁症。同时护士也应对家属进行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向家属传授产后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得到家人的重视,以便取得明显的疗效。心理干预以访视时个体干预为主要形式,对家属采用小组教育和讨论形式开展。小组治疗、个体干预各进行3次,每周1次,每次20~30分钟。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用SPSS11.5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 心理干预前两组的SAS得分及SDS得分,两组总体均服从正态分布,两样本均数方差齐性。两组人群在干预前2项测验上的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差异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 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前后的SAS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理干预对于干预人群的焦虑情绪缓解有明显作用。对照组SAS评分与访视前无明显差异(P>0.05),焦虑情绪改善不明显。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

2.3 两组干预前后SDS评分比较 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前后的SDS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理干预对于干预人群的抑郁情绪缓解有明显作用。对照组SDS评分与访视前无明显差异(P>0.05),抑郁情绪改善不明显。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DS评分比较

3 讨 论

妊娠和分娩的不同阶段孕产妇会面对不同的应激,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产妇因产后体内激素水平波动明显,同时伴有疼痛不适、社交活动减少等多种生理、心理因素,导致自我评价降低,而易诱发产后抑郁。而有抑郁情绪的产妇,多数选择向朋友或者当地的医护人员求助。尤其是初产妇经历了妊娠和分娩期恐惧、焦虑、烦躁、怨恨、害羞和无助等心理压力后更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一项产后心理疾病的研究发现,第1次当母亲的女性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概率更高,而且不仅仅是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婴安全的产科精神障碍性疾病,针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孕产期的心理调节干预可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调查显示,58%的产妇抑郁原因来源于丈夫不会帮助妻子分担家务和照料婴儿而产生情绪低落等负性情绪[7],因此,家人及医护人员是最重要的支持系统,通过支持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的负性情绪。产妇产后疲劳及母亲新角色的不适应,特别是初产妇缺乏照顾婴儿经验,常常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护理人员对具体事项的操作指导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及时传授育婴知识、指导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母婴互动情感交流,可促使产妇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因此,基层卫生服务应重视产后访视人员安排,最好选用产科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管理此项工作,同时需强化社区医务人员心理知识培训。

总之,社区产后常规访视与心理干预同时实施,SAS、SDS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说明产后访视适当心理干预对消除焦虑、悲观情绪,改善产后抑郁有积极作用。

[1] 潘涿如.产后抑郁的发病因素及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1):7

[2] 袁晓梅,曾杨滨.产后抑郁症的社区访视[J].广州医药,2006(3):76

[3] 梁海英,陈兢思,何萍.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05,26(5):687

[4]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94

[5] 朱丽萍,华嘉增.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111

[6] 杨维真,张霞.产前/后社区综合护理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1977

[7] 徐岚,刘念稚,董国娟.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10,31(4):435

猜你喜欢

初产妇显著性产后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