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因素:人力资本投资
2012-07-12王力南
王力南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1)
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经济持续的快速增长,我国的自然环境逐步恶化,资源和能源压力不断增大,企业的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消退。同时伴随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外部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倒逼着我国必须实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所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由能源、资源的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向依靠环保、高科技产业的集约型增长转变,就成为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所以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应尽力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发挥具有丰富人力资源禀赋的优势,加快人力资源优势向人力资本优势的转变,以快速实现工业化。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显著的赶超性质,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不是发挥资源优势,致使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人力资源优势难以有效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如今正承受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其在未来经济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并且其能否实现顺利转型也将对其它地区未来的经济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而要推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向走依靠人力资本优势的方向转变,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必须首先弄清楚人力资本投资对东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研究,也就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实现经济的增长一直都是经济学家所追求的研究目标,而要实现经济增长,需要对以往的经济增长做出解释。当前对经济增长的解释理论主要有三种,分别为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其中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内生增长理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们的重视,其研究成果不断增多。Schultz(1960)是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的学者,他把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归功于人力资本,并指出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随着研究的不断扩展,学者们将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划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经济增长源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即人力资本的投资,如Uzawa(1965)、Lucas(1988)。另外一类则认为经济增长应归功于可用的人力资本存量,如Romer(1990)、Benhabib和 Spiegel(1994)。
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解释中,人力资本是国内学者们重要的研究视角。胡永远(2003)以我国的数据为样本,估算了人力资本的产出贡献率。他的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率显著为正,但贡献率却较小,且不具有长期产出增长效应。杨建芳等(2006)构建了一个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和存量都会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模型,利用1985~2000年我国的经验数据分析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存量以及人力资本的形成要素—教育和健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肖志勇(2010)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进行的研究发现,我国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表现出鲜明的空间相关性,多数省份位于高-高、低-低类型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丁胜红、周红霞(2011)基于三个假设条件:以制度要素为核心的治理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假设、以技术要素为核心的人力资本边际收益递增假设和人力资本与治理资本最优结构存在的假设,阐述了技术和制度共同影响增长的机制。
上述文献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而有关人力资本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却较少,具有代表性的为刘桂芝、张肃(2004),孔进、孔宪香(2007)等的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只限于理论探讨,没有进一步的展开实证分析。在此,本文基于相关理论文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这是有益的尝试。
2 人力资本投资对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2.1 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待检验的假说
产业结构是劳动力、资金、各种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中的配置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发达程度、内在活力以及增长潜力。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受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要素既包括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也包括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其中,人力资本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而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人力资本的形成方式则可以通过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来推动新的产业部门的形成、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刺激需求结构和贸易结构的优化等作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1)人力资本投资推动了新的产业部门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新的产业部门的形成,而技术进步是形成新的产业部门的直接推动力,但是技术进步的前提是技术创新人才、新技术运用人才以及高素质的产业工人的存在。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提升不仅能够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直接为新的产业发展提供所必需的各种人才,而且还可优化人才结构,从而使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智能化产品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加速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
(2)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人力资本投资创造了大量的创新人才,当这些创新人才进入传统产业后,使得传统产业发展中能够不断融入新的技术,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3)人力资本投资刺激需求结构的优化。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教育的投资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后,人们会有更多的精神追求,这间接的会促进娱乐、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促使消费品升级换代,改变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结构,通过需求的变化来推动产业的优化调整。同时人力资本投资的提升为向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人才基础。
(4)人力资本投资优化了国际贸易结构。人力资本投资提升了一国或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技术基础和产业优势。现阶段的国际竞争已不再只是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而更多的是基于人力资本储备的创新优势,我国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的主要原因就是创新人才的不足。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增加产业创新的可行性,使得企业生产能够逐步攀升到产业链的高端,从而改善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的贸易产品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在改革开放后之所以能够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除了良好的区位环境和优惠的政策以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到2010年,三次产业所占比例为0.07:0.49:0.44,工业和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其中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与此伴随着的是,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各省对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不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水平—1997年人力资本投资额为1224.7亿元,2008年为5933.43亿元,增加了近4倍,这有效的开发了人力资源,提高了人力资本的规模和素质层次。而这也将有助于推动东部地区新的产业部门形成、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刺激需求结构和贸易结构的优化,为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提供了动力。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在此提出所要检验的假说就是:人力资本投资是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源之一,即人力资本投资推动了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2 模型的设定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基本的模型设定为:
这是参考面板数据的一般形式所设定的。本文之所以选择使用面板数据是因为面板数据包含了时序数据和截面数据,在分析省际的差异时,又可以描述各省的动态变化特征。同时面板数据扩大了本文的样本容量,使得模型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模型中的变量设定如下:
Isuit表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本文选取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工具变量表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该值的增加表示东部各省产业结构的优化。
Hum-init表示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考虑到统计数据的可得性、复杂性和有效性等因素,并参照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文献,本文以各省教育事业费用支出作为衡量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指标;
Xit表示物质资本投资水平(capitalit)和对外开放水平(tradeit)的控制集合,我们分别以各省资本形成额与GDP的比值、各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与GDP比值作为工具变量来代理;
xit表示模型的残差,假定它服从独立同分布。
以上变量的样本区间为1997~2008年,各变量的原始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汇编》和中宏数据库相关内容部分。
2.3 模型的识别和结果分析
(1)面板数据模型的识别
面板数据模型在操作中需要根据使用的面板数据性质来确定具体的模型形式,选择方法通常为F检验和Hausman检验,这两种方法分别用于确定是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还是混合效应模型、是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检验结果具体为:F检验的结果为F统计值的P值等于零,这说明本文的面板数据更适合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Hausman检验的卡方统计值的P值也等于零,从而模型设定的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的面板数据应用于固定效应模型模型分析。
(2)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的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到:
(1)在回归1和回归2中,人力资本投资变量的系数值均为正值,系数值分别为0.533951和0.773636,并且估计值均通过了5%和10%的置信水平检验。这说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提升推动了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实证结果与本文的假说是相一致的,这有力的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因而本文的假说成立。
(2)物质资本投资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作为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其它变量被纳入到本文模型的分析中,从回归方程2中可以看到,影响变量的系数统计值依次为-0.106681和0.033907,且通过了5%、1%的较高置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物质资本投资水平的提升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存在负面效应,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显然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们认为这与东部地区的物质资本投资结构和对外贸易的波及效应具有紧密的联系。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现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这个阶段经济发展以重工业为主,而重工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物质资本投资的倾向正迎合这一需求。同时东部是世界的加工工厂,对外贸易十分发达,对外贸易水平的推进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如金融业、旅游业、餐饮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外部贸易市场对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促进工业的发展水平。因此,物质资本投资结构的重工业倾向与对外贸易的波及效应对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表现出差异性效应。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阐述人力资本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基础上,运用东部地区1997年~2008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的结论与本文提出的假说具有一致性,即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因素之一。根据本文的结论,我们认为,在东部地区乃至整个宏观经济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以此来推动各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具体的建议如下:
首先,科学制定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一方面要确实落实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规模,尤其是针对高层次人力资本的投资,以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需要。另一方面要调整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增加对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顺利转移。同时,加强生产要素流动市场建设,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提高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不仅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又可以缓解结构性失业。
其次,营造有利于吸引和聚集人才的良好环境,对人才进行有效激励,发挥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流量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如今世界各国的竞争表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而科技实力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要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拥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因此各国在加强对本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国外人才的进入,而在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却存在大量的智力外流现象。所以我们必须营造一个吸引和聚集人才的环境,对人才进行有效激励,争取留住本国高素质人才。同时,吸引世界其它国家的优秀人才来我国,促进国际间人才之间的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发挥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流量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
表1 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
[1] 靳卫东.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转化的动态匹配效应-就业、增长和收入分配问题的评述[J].经济评论,2010,(6).
[2] Schultz,T.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1(51).
[3] Uzawa,H.Optimum Technical Change in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65,(6).
[4] Lucas,R.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1).
[5] Romer,P.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
[6] Benhabib,J.,M.M.Spiegel.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Aggregate Cross-Country Data[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4,34(2).
[7] 胡永远.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一个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3,(1).
[8] 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J].管理世界,2006,(5).
[9] 肖志勇.人力资本、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分析[J].财经科学,2010,(3).
[10] 丁胜红,周红霞.人本资本形成与内生经济增长[J].经济问题,2011,(8).
[11] 刘桂芝,张肃.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中的人力资本效应[J].经济问题探索,2004,(6).
[12] 孔进,孔宪香.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可持续调整的关系研究[J].东岳论坛,2007,(4).
[13] Hausmann,Ricardo,Jason Hwang,Dani Rodrik.What You Export Matters[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