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PC或PC+时代:传统PC产业何以应对转型挑战移动互联:英特尔能否再次Inside?
2012-07-10孙永杰
本刊记者 | 孙永杰
曾经先知先觉,未能先发制人
熟悉英特尔的都清楚,早在6年前,英特尔就曾经以XScale架构手机芯片涉足过手机市场,甚至当时如日中天的RIM(黑莓)和之后被惠普并购的Palm还一度采用过英特尔的这类芯片。但英特尔在2006年将这块业务出售给了Marvell,但就在其出售这块业务的一年之后,苹果iPhone上市了。不知道英特尔对此会作何感想?
在谈及此事时,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叙告诉记者,当时英特尔就已经意识到了计算与通信等应用融合的趋势,但当时确实没有哪个企业会对这个趋势的前景看得非常清楚,尤其是未来产品的形态及应用。不过对此业内到有另外的一种说法,即当时PC市场正如火如荼,而当时英特尔的XScale业务却处在亏损之中,为了业绩的表现,英特尔最终选择放弃了这块业务。
此外,记者还从另外的渠道获悉,当时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时曾经找到过英特尔,但经过测试后发现英特尔芯片的功耗太大而不得不放弃。其实直到今天,业内担心英特尔能否重返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因素之一还是功耗。
今非昔比 计算力渐成优势
失去第一次机会的英特尔在阔别6年之后,再次返回移动互联网市场。但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尤其是智能手机市场已今非昔比。
苹果的iPhone的发展到了第五代,并完成了完整和封闭移动生态系统的建立;谷歌的Android拿下了智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最新的统计显示,仅苹果App Store的应用就达到了65万,下载次数突破300亿次,加上谷歌Android和微软WP应用的话,这三个主流移动生态系统的应用数量就突破了100万。
与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势头相比,英特尔仍然在按部就班地按照芯片产业的摩尔定律和自己的Tick—Tock(钟摆模式)前行,而今,英特尔芯片的制程达到了22纳米,并采用了新的3D晶体管技术。这些技术及新材料的采用,令英特尔芯片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功耗也随之下降。
其实为了再次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英特尔这两年加快了摩尔定律更新的步伐。据英特尔研究院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在用于移动互联网的Atom(凌动)系列的研发中,其更新周期已从摩尔定律的18个月,缩短为12个月。
正是由于技术更新步伐的加快,英特尔芯片在智能手机上功耗过大的问题早已是老黄历了。对此,手机中国联盟负责人王艳辉告诉记者,业内对于英特尔芯片功耗高的偏见该是扭转的时候了。
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英特尔芯片既有的性能(计算和处理能力)的优势由于前面所说的移动应用的不断丰富而得以体现。据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叙介绍,目前智能手机90%以上的应用已经与基本的通信无关,更多是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应用,例如高清视频、游戏、拍照等,这些对于芯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恰是英特尔或者是X86架构的优势所在。
阔别6年之后,英特尔再次重返移动互联网。
对此,相关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移动应用的普及,确实对于智能手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基于ARM架构的双核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四核智能手机的出现,虽然有厂商间比拼硬件的成份,但也从另一角度证明了移动用户对于体验提高上的需求。
对手云集 转型是马拉松
如果说6年前英特尔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放弃了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先机的话,那么当智能手机处在应用爆发期时,英特尔的再次杀入颇有恰逢其时的意味。但面对诸如高通、三星、Nvidia、德州仪器等这些对手,与在传统的PC市场一家独大不同,英特尔的转型之路注定是对手云集。
就在英特尔在中国携手联想发布K800之前,高通也在中国发布了其最新的S4骁龙系列芯片,从公布的相关数据看,高通会继续在一段的时间内在移动处理器芯片市场领跑,而三星在今年年初举办的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上也抢先展示了旗下首款采用32纳米制程的四核处理器。
面对目前领先于自己的对手的不断施压,英特尔已经开始了7纳米、5纳米工艺的研发工作,据英特尔提供的资料显示,22纳米工艺之后,英特尔将在2013年进入14纳米时代,下一站是10纳米,看来英特尔势必要在技术上压对手一头。
不过除了技术之外,英特尔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其目前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全包的芯片产业模式。尤其是制造方面,英特尔拥有自己的芯片工厂,这样既能保持芯片的良品率,又能保持市场需求的产能,尤其是未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设备需求的激增,拥有独立的制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相关人士向记者做了上述表示。
走过弯路也好,还是走上正道也罢,此次英特尔杀入移动互联网势在必得,但能否将曾经在PC产业中的Intel Inside的规模和优势延伸到移动互联网中的智能手机中去,按照英特尔全球总裁兼中国总裁杨叙的话说,智能手机的竞争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赛跑,这是否意味着英特尔的转型之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呢?万事开头难,英特尔毕竟迈出了第一步。